林徽因的孩子(林徽因孙辈都改了姓)

句诗在说郎才应当配女貌。自古以来也是人们心中对爱情美好模样的期许,而林徽因与梁思成就正是这样一对恋人。

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贵人的安排下出国留学。四年的相处,期间怎样的浪漫亦或曲折,真真假假。但四年后两人在渥太华的中国领事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让所有的猜疑与流言都化为了一生的陪伴。可天有不测风云。仅结婚二十多年,50岁的林徽因猝然离世,让当时所有人都万分的惋惜。之中的惋惜除却一位美貌才人的离开,更是不忍当年被传为佳话的这样一对碧人,如今只留下一人在这世间凄凄惨惨。

所有人都以为梁思成这一生只会有林徽因这一个妻子。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六年余,梁思成就把年轻自己近30岁的林洙迎娶到家。一个能让梁思成这样一个富有才情又重情重义的人选择不理会众人的眼光再娶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呢?

林徽因曾是她的老师

或许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叫林洙的女人并不算是林徽因的学生,但林徽因于她的教授恩情却超出了一个老师对学生所付出的。

那年林洙刚过完19岁的生日,因为想要加入清华大学的先修班,她找到了林徽因辅导功课。其实当时林徽因还正在进行清华大学普通学生的课时,先修班根本还没有开始。并且那时林徽因已经在肺结核晚期了,但她怎么忍心拒绝一个想要学习的人,并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老乡。所以林徽因忍受着病痛,每个周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给林洙一个人教授功课。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林徽因在肺结核晚期的情况下,抱病坚持每周给林洙辅导,说一句林洙是她的学生不为过吧。

可是也正是林徽因接受了这个学生,让林洙有机会认识了梁思成。林徽因一向重情重义,是渴求知识的学生,更是老乡,她当自己人看。林洙也得以和梁家有了来往。可是林徽因那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善举帮助的那个人竟在自己离世后取代了自己。

林洙曾有过一段婚姻,可这段婚姻好像也是林徽因的“撮合”。和梁家有过来往之后,林洙也认识了梁思成当时最为得意的门生,程应铨。两人一见如故,结婚后没多久,林洙与丈夫又有了龙凤一双,可以说是幸福美满了。

而“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放在林洙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他们结婚后的第八个年头,程应铨因为为陈占祥和另一名挚友打抱不平,被划为右派。作为妻子的林洙也没有幸免于难,马上她就被从建筑系秘书被转职到资料库当一名资料员。在程应铨还未从划为右派重击中反应过来,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她对外宣称已经和程应铨没有了婚姻关系。非但离婚,更是禁止程应铨见自己的孩子。

自己被调职,又带着两个孩子。林洙很清楚凭借自己的能力,她很难给孩子或者给自己一个很好的生活,她需要迅速找到另一个“依靠”。而那时林徽因已经离世,还有什么人比一个清华大学教授更能给自己和孩子保证的人呢。她选择了梁思成,她曾今师母的丈夫。

她先是去协助梁思成完成繁重的资料整合,继而对梁思成的生活关怀照料。上了年纪的梁思成不再如年轻时意气风发,前呼后拥。独居的梁思成此时看到小自己27岁的“年轻女孩”,她是那样的细心温和又温柔懂事。而且自己几乎半生都在钻研学术,那样的需要一个照顾自己的人。加上林洙的甜言蜜语把梁思成的母亲也哄得十分欢喜,梁思成就这样和林洙组建了家庭。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林洙只知道曾经对丈夫程应铨的决绝保全了自己,却不知自己早已经在交际的圈子里臭了名声。所以当时梁思成的家人朋友知道梁思成要娶这样一个女人时都极力反对。而且她选择和梁思成结合更是“司马昭之心”,甚至于连梁思成的学生都极力劝阻梁思成再做思量。

但两个人还是坚决的选择了结合。这样一次亲友不支持的结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梁再冰怒打继母林洙耳光,梁思成冷眼观看

既然当初选择嫁入梁家,林洙就从来没有想过委曲求全的做一个相夫教子的梁家“小保姆”。她知道林徽因在梁思成心目中的分量,更知道林徽因在这个家里的分量,即使林徽因已经离世。除了求一个安身之处,她更迫切的是想当这个家的女主人。

林洙是个聪明的人,她不可能像普通妇人一样做出明示自己主权的冒然行为,她知道这样一定会招致梁家人的反感。所以她做尽了小动作,慢慢在家里的装饰和平时家人饮食习惯打上自己的烙印。但她还是操之过急了,或许是她实在低估了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和梁家人心中的不可替代。她做了一件自己失算的事情,或许她以为时机已经成熟。

在这之前梁家住所的厅堂里一直挂着林徽因的一副画像,那么些年或许家人习以为常,但更多的是对林徽因念念的不舍。所有人都觉得林徽因作为曾今梁家的女主人,即使离世在这个家也不可替代。其实林洙又何曾不知道,而这个给大家带来慰藉的画像,在林洙眼里像是始终碍着眼睛的灰霾。不只那时林洙是做了怎样的思想,她取下了那张林徽因的画像。

而她未曾想到这样的一个举动换来了林徽因女儿的一记耳光,而这记耳光落在林洙脸上的时候梁思成也在场。于情理来说,即使林洙有错也应该嗔怪女儿几句。但梁思成却只是看了看,喃喃的说了句“何必呢?”

其实这个时候梁思成已经和结婚了一段时间,梁思成也从之前的热烈冷静了下来。林洙始终代替不了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的地位。其实这也是无可厚非,不论从相貌,才华还是品德林洙和林徽因根本没有可比性。况且林洙这样的行为,也实在没有一个作为“梁妻”的度量。何况先前丈夫的这位亡妻还曾对自己如此恩情。那张画像于谁都可取,可唯独林洙不行,也不能。

林洙结婚后的一系列举动更是处处彰显着自己的本性。

两人相差27岁。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待梁思成真正的年迈无用之时,亦或梁思成遭遇难灾之时,林洙会再次凭借自己的“年轻”决绝的离开。但好像故事并没有按照大家想象的情节发展。

这个女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梁思成作为清华大学的老师,好像被那场“十年浩荡”裹卷进去是不可避免的。梁思成从清华大学的讲师,变成了反对权威,反对学术的反革命分子。梁思成丢了工作,并没有了经济来源。本来可以养活自己和林洙一家的家境急转直下,而且还避免不了被批斗的命运。屋漏偏锋连夜雨,梁思成的身体也逐渐支持不住。

这样的场景好像似曾相识,甚至于比当时更为糟糕。所有人都望着林洙的出逃,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梁思成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她一个人挣钱养家。去当给别人当保姆,去医院当护工,甚至于做起了给人理头的活。工资少,她就多干,又累又苦她咬牙坚持。那样的年代,她一个女人竟然养活了一家人。

梁思成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那时他在北京的一个医院里。亲友们去探望他,他喃喃的说:“林洙!没有她我都不知道现在在哪躺着呢”。

之后梁思成离世,留下年迈的母亲。林洙二话不说担起照顾林徽因母亲的任务,她这是善心使然还是对那段师生情的报答,让人不得而知。可是如若真的是知恩之人也不至于做出如此种种。之后林徽因的母亲逝世,这个女人又担负起担起这个大家庭的重任。

结语:

世人若评林洙好像十分犯难。对于第一任丈夫程应铨,她冷酷无情,趋炎附势,唯利是图。而对于梁思成她又那样的尽职尽责,深情守候,甚至于担负起照顾林徽因母亲的责任。

如若看过林洙这一生的故事,许多人肯定会心中狐疑几番。这个人究竟是一个好女人好妻子,还是一个令人不耻薄情寡义的女人呢?人们甚至因此争执,辩驳。是啊,我们总会想要给一件事一个定论,给某个人的一生一个定论。可人的这一生怎又能轻易评判好坏呢?谁人这一生无过,谁人这一生真的毫无功德呢?林洙或者王洙,这时间的每一个人又是如何评判好坏呢?

只有说人性是何其的复杂,为人一场是功是过切妄轻易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