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菜篮子(杨丽萍提菜篮子逛车展)

63岁的杨丽萍,跳孔雀舞已经跳了50年,“牛舞”算是一次全新的自我突破。

|作者:李雨潇 张忆耕

|编辑:咖喱

|编审:劳灵格

2月3日晚,舞蹈家杨丽萍发微博称,她与团队准备的作品无缘今年央视的牛年春晚,同时,还晒出了一组该舞蹈的服装造型图。

·杨丽萍微博截图。

对这次大胆尝试改变风格之举,很多人都很期待。据云南广播电视台消息,杨丽萍的“牛舞”作品将在云南卫视播出。不少舞蹈迷得知后,遗憾中也有了新的期盼。

对杨丽萍来说,2月的开始是忙碌的。在发微博的前一天,她再次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杨丽萍是春晚舞台的老熟人。1989年,她在春晚首秀献出一支《孔雀》,优雅的舞姿和灵动的曲线,让当时的观众眼前一亮;1993年,她表演的《两棵树》通过演绎两棵互相依偎、缠绕的树,礼赞爱情和自然的伟大,在春晚舞台大放异彩;2012年,她与青年舞蹈演员王迪再度以孔雀为主题表演了《雀之恋》,春晚观众感叹,依然美得“令人窒息”。

《雀之恋》几乎是她最后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表演一支完整的舞蹈,此后,她更多时间是带领团队排练舞剧,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巡演。《云南映象》《十面埋伏》《春之祭》都是她叫好且叫座的舞剧“品牌”,胡沈员、朱凤伟等青年舞蹈演员都是从她的舞剧中走出来的。

·杨丽萍和她的“牛舞”团队。

1958年出生的杨丽萍,今年63岁了,她跳孔雀舞也已经跳了50年。似乎是时候来点新意了。

一支刚劲的“牛舞”

今年春晚,杨丽萍本希望以“牛”为主题创作一支刚劲的“牛舞”。

“我这个曾经在田间地头放过牛的人,为央视春晚创作一个以牛为主题的舞蹈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能表现出牛的牺牲精神和蓬勃的力量,在疫情之下要让牛的精神带领我们积极向上。我要感谢和我一起不远万里来自云南田间地头的少数民族舞者们和我在春晚共同的努力。”她在微博写道。

从她发布的造型图中可见,在黄铜色的背景前,舞者头戴黄色牛角,身上用红色颜料勾画图腾,从服饰到发饰,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韵味和原始风情。

·“牛舞”造型图。

这只“牛舞”,算得上是杨丽萍的一次自我突破。

很长一段时间里,杨丽萍都在跳孔雀舞。孔雀对她而言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动物,而是与她在灵魂中互相共鸣的存在。

“我的性格里面很要求完美。你想我是跳孔雀舞的人,孔雀多完美啊。”

孔雀舞灵动、优雅,具有“柔”性东方美;而“牛舞”刚劲有力,甚至有些粗莽,代表着东方美中“刚”的一面。

从曝光的定妆照中可以看出,这支舞中男性舞者的数量更多。即使是女性舞者,拍照时也会将身体前倾,背躬挺直,下颌微扬,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刚烈。而看上去只有几岁的小演员,则时刻不忘攥紧拳头,两臂在身前微曲,竭力展示自己的力量,目光坚毅有神,似乎对什么都不惧怕。

杨丽萍相信自然界中的阴阳平衡,这也许是她在一向的柔美之外,想要表现一次刚劲的原因。

·杨丽萍团队的“牛舞”造型图。

对于这次大胆尝试改变风格,却没有得到央视春晚的青睐,《环球人物》记者试图联系杨丽萍的助理,电话接通响了两声后提示不在服务区。截至发稿,杨丽萍方面没有进一步表态。

记者采访到之前接触过杨丽萍的一名工作人员,据她透露,杨丽萍“第一印象给人蛮严肃的,看起来真的很年轻,也很瘦。即便不在大理,她的穿着也比较偏民族艺术风,跟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

杨丽萍的个人气质和她的舞蹈风格保持着高度一致,严谨、力求完美,甚至有些“超然物外”,就像她说的,她作品中的原生态并不是原始,而是一种态度。

“孔雀是我的信仰”

很多人印象中的杨丽萍,都是那个手指纤长,擅长跳孔雀舞的舞蹈家。

跳孔雀的天赋,对杨丽萍而言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她在云南洱源的田野间长大,是个地道的白族姑娘,从小最爱的就是孔雀。“孔雀在云南是一种图腾,是自然界美的化身,我把它转变成我的信仰。”

·杨丽萍跳孔雀舞。

提起云南舞蹈,人们第一印象就是傣族舞,而傣族舞的灵魂,就是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

土生土长的云南姑娘跳孔雀舞,是那么顺理成章,但杨丽萍的孔雀舞,又跟别人的不一样。小时候,奶奶在她手中画过一只眼睛,告诉她,跳舞是与神对话。杨丽萍则说,她可以在万事万物中都看到舞蹈的轨迹,每个人身上都有神性。和自然对话,是她从小习得的本领。

“看到白云在变化,就感觉空气在自己的身体里舞动;看到河水流动,也是一样的道理,总能在身体上有所反映,自然而然将这些融入到舞蹈之中。”

11岁那年,杨丽萍在学校的操场上领操时,被选进了西双版纳歌舞团。她回忆说:“那时,我们经常走村串寨去表演,跟着村里的少数民族学会了不少民族舞。”多年后,在北京接触了各种舞蹈后,杨丽萍慢慢意识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独特意义。

·舞蹈《雀之恋》。

1979年,21岁的杨丽萍主演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荣获云南省1979年表演一等奖。次年,她被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专长便是跳孔雀舞。而真正让她蜚声海外的是她28岁那年创作、表演的独舞《雀之灵》。

从自然里悟到跳舞的灵感后,她的手腕和肢体在一曲一张中,都充满了自然的野性。

杨丽萍这只“孔雀”从云南的山林里飞出来,跳到了世界的舞台上。她自己也几乎成了云南地域文化的一个符号。

然而这是一只可能从未被“驯化”过的孔雀。就算离开家乡,离开西双版纳,离开山林,杨丽萍还是穿着一样的民族衣服,逛街买菜提着竹编的“菜篮子”,住的地方种满花花草草,像是个植物园。

就连她梦想中的个人剧场,也应该是一副纯天然的模样:“我想象的排练室是,都看得见植物,外面都是植物,是玻璃的,是透明的。我想象的化妆间像山洞一样,然后有流水,衣服都挂在树枝上,有些植物,反正就很美好。”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毫无意外地反映在她的作品里,融入到她的生命中,“艺术不是技巧,是生命的往来”。

排练《云南映象》时,杨丽萍从来不指导团员的舞蹈,顶多就是排排队形。她说,“在云南,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有灵性,树叶都会跳舞,我和这些舞蹈演员一样,都是从自然里学跳舞。”

面对衰老要“无畏一点”

舞蹈之外,杨丽萍的饮食起居都透露出“禅意”:她常常打坐、冥想、听音乐、晒太阳、观察周围的一切。对她来说,打坐很有意义,这意味着抽出时间来回想自己、观察自己,找到“零的出发点”。

“我的生活很平实,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穿一件有品位的衣服,喝杯咖啡,听到好听的音乐,看到一朵花开放,我都能感到幸福不已。”

但即便佛系如此,她也没能逃脱舆论的暴风眼。

去年,有网友在她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下留言:“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让你再年轻30年,到了100岁,难道还能保有30的岁样子?即使你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没有)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

这种观点立即引发网上一场爆炸式的讨论,其中有人挖苦,有人同情,但更多人明确地表达出支持她的声音。一场喧嚣中,杨丽萍始终默不作声,把争议屏蔽在外,顾自安然若素。

·一些网友对杨丽萍的质疑。

事实上,关于“要不要孩子”这个问题,杨丽萍在之前的采访中已经多次谈到过自己的看法。在此前与《环球人物》记者的对话中,她也有所提及:

“我并不是一个牺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会自己建造家园,自己种田。我从小就想当母亲,现在,我会当一朵花的母亲、一只小鸟的母亲,在我的眼里,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会感觉欠缺,也没有遗憾。

我已经过了喜爱孔雀公主与王子传说的年纪,太甜的东西会腻味。现在的我,更相信婚姻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归属。当然,我对爱情还是会有渴望,但它并不是我这种人非要去体验的人生。”

这场风波发生两个月后,极少参加真人秀的杨丽萍,在浙江卫视《青春环游记2》收官节目上“意外现身”。她身穿一袭飘逸烂漫的“孔雀纱裙”,手指依旧纤长,身材依旧曼妙,在节目常驻嘉宾郎朗的钢琴伴奏下,即兴来了一段代表性的孔雀舞。

节目中,她再次谈到了此前受到的争议:“每个人要选择自己的角度。真的不否认(别人的观点),因为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