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夏,大树的树荫下,老房子里的一小片黄花蒿,在梅雨的细雨下,越来越绿。黄花蒿旁的少女雕像,眼中带着笑意,仿佛在和游人讲述她和黄花蒿之间的精彩故事。这是宁波海曙区明凯街26号姚宅的一幕。姚宅原为屠呦呦的爷爷姚白永和叔叔姚庆三的住所。屠呦呦少年时随父母在此生活了10年。今年5月1日,翻修后的姚宅成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过对中医的研究和实践。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病治疗研究方面的成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学送给世界的礼物。”上世纪60年代,当氯喹抗疟失败,人们饱受疟疾之苦时,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实习生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屠呦呦担任中医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医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由于科研设备陈旧,科研水平达不到国际一流水平,很多人认为这个任务很难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做不到,只能坚持。”整理中医经典,走访名老中医,她收集了640多个治疗疟疾的中医单方秘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来自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止疟的记载——“持青蒿一次,以两升水浸之,绞汁,尽服。”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利用低沸点溶剂富集黄花蒿的抗疟成分,最终于1972年由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每年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治疗了数亿患者。青蒿素发现后,屠呦呦继续对以青蒿素为核心的抗疟药进行深入研究。2019年6月,屠呦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在青蒿素抗疟机制研究、耐药原因和治疗方法调整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应对青蒿素耐药问题,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取得新成果,中医药科研著作走出去。“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就是从这个宝库中被发现的。未来,我们将深入研发青蒿素,把论文变成药物,让药物治愈疾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呦说。展厅里,翔实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和珍贵实物,生动展示了屠呦呦的事迹,弘扬了她几十年来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激励了新一代青年。热爱科学,行医。向往和探索祖国医学,是屠呦呦一贯的人生选择。她的家乡宁波,留下了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乡愁。“展馆让更多的新老宁波人了解了屠呦呦,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对家乡的信心;也让屠呦呦家乡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激励更多有志于为国家科学事业贡献力量的年轻人。”老展览馆所在的海曙区江夏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王元群说。(新华社杭州5月31日电(记者黄晓)图片均由新华社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