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于居民用电价格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起因是在中国政府网上,国家发改委回复网友提问的时候表示,我国居民用电的价格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较是偏低的,工商业的电价偏高,发改委将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使电力价格更好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发改委的这个表态一出来,大家普遍认为其言外之意是在不久的将来,居民的用电价格即将调整上涨。毕竟在发改委的表态之中不难看出,关键在于居民电价偏低,而工商业电价偏高。其次就是完善阶梯电价制度,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什么叫商品属性呢?简单而言就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所决定的,某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供求关系会影响到价格,使价格围绕着价值发生波动。

在我国,电力资源是属于重要民生资源,所以由国家管控可以弱化其商品属性,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截至2021年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7%。2012年7月开始,为了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居民用电一直实行着阶梯电价制度至今。

早前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出台过《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就提到要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那么问题来了,现阶段中国的居民用电价格真的偏低吗?

实际上,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居民的用电价格的确是偏低的。电价最高的是德国,每度电折合人民币2.31元,电价最低的是墨西哥,每度电只要0.43元。我国的居民电价为每度电0.618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这样看来,我国的居民用电确实是挺便宜的。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稳居世界第一。用电消费格局中,按照用电类别,可以分为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四类,工商业用电占比将近70%,居民用电仅仅占14%左右。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工业用电在补贴居民用电,对于电网来说,居民用电亏损的这一部分,由工商业用电的盈利来弥补。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扶持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包括降低用电价格在内的政策,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企业的经营面貌。这样一来,用电量依然较快增长,降低的这部分用电成本就转嫁到了电网以及发电企业的头上,再加上产能不断扩大带来的投入,可以看出,如果工商业用电也不赚钱,那么对于居民用电的补贴就难以为继。

另外我国电力行业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推进,高耗能的企业都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电力行业。他们以后还将承担碳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更高的生产成本带来电价上涨的预期也在常理之中。

低电价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电力浪费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国是电力大国,电力产能实际上是过剩的,电力价格太便宜会让居民和企业节能的愿望降低。这显然与“碳中和、碳达峰”的方向背道而驰。

即便都认为电价上涨是符合常理的,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居民用电价格不可能一下子快速上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电力行业是先亏损后盈利的过程,所以电价即便要涨也不会一下子涨很快,涨的幅度也不会太大。不仅居民用电价格将调整,工业电价也将跟着调整,但是何时调整、涨多少还是未知数。

可以预见的是,清洁能源将会被广泛推广使用,鼓励城乡居民都用清洁能源,意味着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其他方面可能会给出一些优惠。所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电费即使上涨,也只是可能是小幅度上涨,并且还有其他可以替代的能源,所以无需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