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咣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就是我们对古代打更最直观的印象——除了八九十岁的老人,我们对打更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古装影视剧。
在古代,更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时间完全在晚上,只有夜班,没有白班,黑白颠倒,十分辛苦,那么古代更夫是怎么上班?又为什么要打更呢?
 

 
古代的打更制度
更夫通常是两人一组,一搭一档,一唱一和,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一边走边敲,每隔一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敲1次,“笃笃———咣咣”1次就表示过了一更,整个晚上要敲5次,也就是5个时辰10个小时。
更夫是如何准确掌握时间的呢?他们晚上不能睡觉,必须守着“滴漏”(相当于古代的时钟)或者燃香(也可用于计时),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不至于错过时辰。
古代的打更方法
 

 
打更不是乱敲锣乱打梆子,每次都有规定:
打首更在晚上7点(戌时),一慢一快,连打3次;
打二更在晚上9点(亥时),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
打三更在晚上11点(子时),一慢两快;
打四更在凌晨1点(丑时)时,一慢三快;
打五更在凌晨3点(寅时)时,一慢四快。
打完五更,更夫就可以下班了,不用等到凌晨5时再打六更,因为凌晨5时已经开始鸡叫,不需要再打更提醒时间,而且古人习惯于早睡早起,此时大多已经起床了。

 
古代打更的作用
古代打更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项目,主要有三个作用。
一是定时报时。古代普通人家没有计时的东西,也没什么娱乐项目,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到了晚上没有日头,只能靠打更报时,按部就班地生活起居、辛苦劳作。
二是提醒防火防盗。更夫既要定时报时,还要充当警察,在城内到处巡逻,一方面是提醒大家注意防火防盗,另一方面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处理。
三是驱鬼。打更最早起源于原始巫术,是巫师神婆用来驱鬼的,后来逐渐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古代人普遍迷信,因此打更一定程度上仍承担驱鬼的作用。

 
如今打更早已远离我们,每当听到“笃笃——咣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声音,我的心思就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似乎看到了当时人们的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