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十分喜欢吃豆制品的人,尤其是豆腐柔嫩又带有豆香的美味。我们家很早以前的老房子附近就有个豆腐坊,所以经常能买到最新鲜优质的传统豆腐,趁热淋上一点酱油我就能吃一大块,那个浓郁的豆香味道我现在都记忆犹新。而现在可能有些地方还能买到这样的豆腐,但是确实感觉市场上不少豆腐已经没有那种浓郁的香味了。
【市场上的豆腐为什么没有豆腐香味了?】
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豆腐很多已经“变了”,这种改变基本是为了效率和成本,毕竟做豆腐可是一个苦营生,能够多赚点钱也无可厚非,但是因此让豆腐的浓郁香味也大大降低了,这也是客观事实。

 
就拿我记忆中的那个豆腐坊来说吧,因为离得近而且他们家的孩子也是我一个学校的,所以我总跑去玩。在我印象里他们家总有浸泡着豆子的大盆,不远处就是一个机械带动的石磨,最醒目的就是一口巨大的烧锅,偶尔还能看到晾晒的腐皮,角落里还有一些木板和石块,应该是用来把豆腐压制成型的。我印象中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个歇后语的真实变化的时候,也是感觉到十分的神奇。这些零散的记忆就构成了我对豆腐这种美食的基本认知,而他们家豆腐坊里出品的香味,就给我的这个认知盖上了一个一辈子都磨灭不去的印记。

 
可是现在的很多豆腐已经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不是说工业化就不好,如果食品没有工业化是没办法供给我们这样庞大的人口的,但是在产量提高、成本降低的同时,豆腐这种美食也失去了原本的香味和“人情温度”。虽然我们这种吃货可能有时候就会有一点矫情,觉得食物要有“温度”、要有文化、匠人精神之类的,但是就算不扯这些“虚的”,就算是传统方式做豆腐都有所区别。比如1斤豆子用盐卤点差不多也就出3斤左右豆腐,如果是用石膏点的话产量差不多就4、5斤往上了,但是香味就没有盐卤点的那么好了。而现在据说有些做豆腐的能做到1斤豆子出10斤豆腐,这简直就是魔术啊,什么豆子的香味也架不住这般稀释啊,而魔术的“魔”字好像也说明了一些事情,比如“等你麻木的时候,下面就搞鬼。”。

 
【除了豆腐本身变了,还有其他原因嘛?】
除了“豆腐变了”这个原因之外,其实吃豆腐的人也变了。
不只是豆腐这种传统食品,几乎任何一种美食都有人在感叹“还是以前的好!”,甚至是“只有以前的某一家才好”,事实上除了食物品质之外,这种说法有时候也是因为对于以往记忆的怀念。而有些平凡的食物,有了这些情感、记忆的加持,自然也就变得“不平凡”了。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好像也变得越来越不珍惜、越来越不知足,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口味上都是如此,这是很多生物的本性。

 
比如说我母亲小的时候家里很困难,兄弟姐妹又特别多,最困难的时候逢年过节才有鸡蛋吃,所以在我母亲的记忆中那个鸡蛋就是最美味的。可之前我们过年机会回去她童年生活的地方,还是那个老旧的村子,还是一样当地人自己散养的土鸡,还是一样的鸡蛋,但是在她口中就完全不是一样的味道了。因为经过这些年,她所珍视的更多的是情感和记忆的味道,这不是单纯的口味能比拟的。所以基本上经常把“还是以前的···好”挂在嘴上的人,很多都是有一定年纪的或者曾经有过一些苦日子的,他们有时候怀念的、珍视的东西并不只是那个食物本身,更多的是他们过往的时光、记忆。

 
豆腐这个事情也是一样的,就算我之前回到老家,也尽量找到了还在用类似以前老办法做豆腐的店家,虽然也是有着浓郁的豆香,但是跟我小时候记忆中的美味相比起来总觉得少点什么的,可能就是少了在容易知足的心态下才会得到的无比满足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