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偶的诗句有哪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七律·送瘟神二首》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

二、运用对仗的诗句

对 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还可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有名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我想到的一些对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另外楼上朋友也给出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三、运用对偶的诗句有哪些,运用对偶的诗词及翻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七律·送瘟神二首》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

四、运用对偶写法的有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

一丈长竿一寸钩,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天一地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百尺楼前丈八溪,四声羌笛六桥西.

传书望断三春雁,倚枕愁闻五夜鸡.

七夕一逢牛女会,十年空说案眉齐.

万千心事肠回九,二月黄鹂向客啼.

五、关于对偶的古诗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无名氏《画》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对酒》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六、运用对偶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1、《登高》杜甫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花木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山园小梅》林逋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送友人》李白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古风二首》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画》无名氏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8、《野望》王绩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9、《静夜思》李白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写两句运用对偶手法的诗句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5.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解释]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释]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9.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释 ]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18709.aspx

八、运用“对偶写法”的有哪些诗句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杜甫《绝句》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代·杜甫《蜀相》

释义: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唐代·王维《画》

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代·王绩《野望》

释义: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7、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

释义: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杜甫《绝句》

释义: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李白《静夜思》

释义: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