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测试(精神病的表现测试30题)

社交中有两个重要元素直接影响我们的社交快感与社交需求——一个是“对外的公众形象”,另一个是“社交后的内心舒适度”。

想想看:

当你参加公司年会或亲朋好友的婚宴时会把自己好好打扮一番吗?

当你跟老友或志趣相投的人畅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并希望能有机会再聚吗?

而且不仅是线下社交,网络社交也离不开这两个元素;如:头像和网名就属于网络上的“对外公众形象”;常去哪些社交平台,喜欢与什么样的网友聊天、游戏,又与自己的“内心舒适度”紧密相关。

所以我打算用两篇短文,跟大家畅聊一下这两大元素。今天先聊聊“对外的公众形象”:

通过2个测试,自测一下你有多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你以为公众形象就是颜值、衣品这些“面子工程”吗?Fu浅!公众形象还透着一个人的学识、审美、教养、表达等综合素质。所以正常的肉胎凡身都很在意它,那究竟有多在意呢?不如先玩两个测试。

等==,测试前容我啰嗦两句:所有的心理测试结果都不能全信,因为答案多是基于“你以为……”的主观选择。那做心理测试还有啥意义?最大的意义就是从测试结果中拿到线索再进一步了解自己,咱们今天这两个测试也不例外。

准备好纸、笔、计算器了吗?what,手纸行吗?手机不香吗……GO!

测试一:

测试二:

欧克,做完了对吗?

测试的结果符合你的预期吗?

觉得与现实中的自己差别大吗?

行行行,我就是八卦一下,你可以不告诉我。但现在我们得先把测试结果放一放,花5秒钟了解一下这两个测试:

先说测试一:

测试一的目的是检测“社交中你有多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满分28,你测得的分数越接近(或等于)28,就说明“外向性自我意识就越强”,好好好,我说人话,意思就是“分数越高,表示你越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再说说测试二:

这个测试主要用来判断“社交中你有多大程度会自我监视和控制在众人面前的行为[4]”即“你是否会按大众喜欢的标准讲话行事”。

13分及以上表示你是个“高自我监控者(high self-monitoring)”,也就是在社交中你清楚受欢迎的人应该做什么,善于察言观色,为人处世圆滑老练,朋友类型多而广。

12分及以下表示你是个“低自我监控者(low self-monitoring)”,即:社交时侧重坚守自己的原则,习惯从自己的视角解读他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心。

(注:这两种类型的自我监控者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处世态度不同。)

“自我监控得分高的人往往在外向性自我意识上得分也高(Tomarelli & Shaffer,1985)[3]。”

为什么在意公众形象,却不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好感呢?

有个现象不知大家遇到过没有?就是在社交中,并不是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就能获得他人的好感的。

我曾遇到这样一种人——他/她着装得体、举止有礼,试图对每个人都很好;可大家并不买账,纷纷说这种人太假、太刻意;当事人无意间听到别人这么评价自己,委屈巴巴的说:“我不是太假、太刻意,只是想给大家一些好印象才以礼相待的,没想到这也能被说,弄得我都不知该怎么做好了。”

接下来我不单独分析这类“费力不讨好”的现象,而是通过6项指标揭示四大类社交者(见下表)。相信朋友们看完自然就知道为何有的人很在意公众形象,却拿不到好评了。

这6项指标分别是:

① 社交意愿

② 是否在意公众形象

③ 内在秩序与社交适应性

④ 社交能力

⑤ 社交时的行为表现

⑥ 社交后的内心舒适度

表格不难懂,我只把其中两项指标稍稍解释一下:

内在秩序与社交适应性: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行为逻辑,这是在成长中逐渐形成的,且较为稳定;而一个社会又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社交规则;当一个人的思维言行与大多数社交规则相吻合时,他/她在社交上就会感到畅行无碍、径情直遂,反之则别别扭扭、磕磕绊绊。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主要包括仪表礼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自控能力、共情理解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中有小部分与天赋和性格有关,大多数则需要后天的刻意训练。而社交能力又可以经社交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能通过对自己社交行为的观察,来判断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

相信大家看到这儿应该明白——“在意公众形象”是个美好的愿望,但最终能否获得他人好感与我们的“内在秩序与社交适应性”、“社交能力”和“社交时的行为表现”密切相关。

举个栗子:古人社交中有作揖、跪拜、 跽、顿首……balabala一堆礼节,完了再补一句“礼多人不怪”;可放到现在礼多还真有可能被怪,因为现代的生活节奏很快,简洁、直接、自然大方才是大众喜欢的社交方式。

所以当社交遇挫时,先别急着灭掉自己的社交意愿,更别立马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你只需要找到自己内在秩序与社交规则的“悖点”或者留心一下自己社交行为上的“弱点”,社交能力就一定会大幅度改进,进化成社交达人也不是件难事。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打骨子里就是个“佛性社交者”,那就“保持佛性真,莫被红尘扰”,也准能修至大成。

好啦,今天的话题就聊完了。啥?社交后内心舒适度低咋解决?这不是咱下一篇的内容嘛,放心,我忘不了。

最后再八卦问一句,你是哪类“社交者”呐?

汗-_-||,不想告诉我?行吧,行吧,佛性社交者都这么个性的吗(捂脸笑飘走……)

【参考资料】

[1] 量表资料来源: Adapted from Fenigstein, Scheier, & Bus,1975, Journal of cou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 522-528. Copyright 1975. Adapted by permiss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 量表资料来源: Snyder,1974,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 526-537. Copyright 1974. Adapted by permiss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 TOMARELLL, M. M., SHAFFER, D.R.(1985). What aspects of self do self-monitors monitor?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23, 135-138.

[4] JONATHON D. BROWN & MARGARET A. BROWN (2015). The Self. Psycholog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