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艾媒咨询|2021中国新业态商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完整高清pdf版共337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第一章 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全球疫情发展现状及经济形势

2020年的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12月除了中国、南亚、非洲,以及居住人口较少的格陵兰岛外,其他国家及地区特别是美国、cis(独联体国家)、欧洲、南美洲东部及南部地区的确诊病例数仍在逐步攀升。

尽管全球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措施应对新冠疫情,但是前期疫情对经济的严重冲击已经形成,国际贸易、国内消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收缩4.4%,其中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收缩1.7%。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预测为正增长的国家,主要是由于自疫情爆发初期,中国政府就积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疫情防控,民众严格执行卫生部门的防疫指导,政府不计成本救治病患,为困难群体提供生活补助,在上下团结一致的情况下,打赢了此次的疫情攻坚战。在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中国又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中国还开足马力为全球生产紧缺的医疗物资和设备,仅口罩和防护服就分别向世界出口了568亿只和2.5亿件。此外,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复市复学,使经济和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1.2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2.1 经济环境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经济开始腾飞,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但是受经济增速换档的影响,中国经济自2010年起增速逐渐放缓,到201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幅已经降到6.1%,是21世纪以来的最低值。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1.2.3 社会环境

一、消费升级

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开始从实物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实际增长5.8%;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同比增长5.5%。

国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居民消费结构。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不仅衣食行等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支出1281元,增长4.8%)有所增长,而且教育文娱等软性消费支出占比也持续上升(支出2513元,增长12.9%)。教育文娱等软性消费可以进一步培养用户的直播使用习惯,生活用品等消费增加则为直播电商的成交转化提供了更多空间。

 1.3 疫情对中国商业业态的影响

2020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加快2.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

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而母婴、养老、医美等刚需产业也在疫情中借助新的营销模式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 中国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

2.2 直播电商发展驱动力分析

2020年的新冠疫情,把直播电商推上了风口浪尖,火热程度,一时无两。5年来,直播电商从萌芽到爆发,展现出数字经济时代的活力。

2.2.1商业创新和价值创造

直播电商发展的动力在于商业创新和价值创造。从文字到图片,从短视频,再到直播,表面是网络营销方式的更新迭代,是主播们的在线推销,背后是满足消费者追求更真实、更可信度的购物诉求。电商与直播融合,赢得消费者,不是靠表演,更多是主播们专业化地为消费者推荐质优、价廉、可信赖的商票。这正是电商价值所在。

2.2.2直播技术迭代升级

直播流程主要包括录制、编码、网络传输、解码、播放,因而,直播电商平台的技术可以分为四大模块,视频采集和编码录制端、视频播放端、视频服务端和内容分发系统。不同模块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但都与互联网传输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密不可分。因此,直播电商行业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技术发展,会进一步完善直播电商行业,同时也给行业中的各个环节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4k分辨率(4k resolution,简称4k)将进一步推动画质的精细化发展。在数字电视及数字摄影的领域里出现多种4k分辨率,多为3840×2160和4096×2160像素2种规格。超高清的画质带来沉浸式直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也对主播的技术运用、形象管理和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直播更加强调实时性,因而直播的打开时间和延迟变成了影响产品功能发展重要指标。受技术的成熟度、硬件环境等的影响,比较大的运营平台都是通过网络、协议、编解码、移动终端四个点进行优化,以实现低延迟、秒开的直播体验。5g技术的商用落地,更低时延的网络特点为直播用户带来更流畅的观看体验。

 2.3.4 直播电商消费市场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80后、90后是直播电商用户中的主力军,两者占比一共达到65.4%。随着00后的崛起,新一代消费者对网购模式的接受程度更高,网购用户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网购社会接受程度提高成为直播电商发展的基础。

2.4 直播电商行业生态分析

直播电商经过几年的发展,生态日趋完善,供应链、网店、mcn机构、主播、平台、用户、服务商以及政府等各类角色各司其职,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形成一个快速发展活力十足的新生态。但也应该注意到,直播电商生态系统是在动态变化中的,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各角色和分工也会随之改变。

2.4.1 直播电商平台

整体而言,行业进入直播电商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电商平台设立直播间,吸引商家入驻直播,如淘宝直播、京东、蘑菇街等传统电商平台;一种是基于原来的娱乐直播平台,通过自建商城或者接入传统电商平台的形式,完成直播+电商的转型,如快手和抖音;最后一种是自己搭建直播平台销售商家货物,如批批网等。

淘宝直播商家可以分为天猫店铺、企业店铺、淘宝店铺和红人店铺。其中,天猫店铺和企业店铺需要企业公司资质才能在线上开店,而淘宝店铺和红人店铺可以个人开店,进入门槛较低。2020年2月10日,淘宝直播宣布所有商家均可以零门槛入驻直播,1个月之内就有100多种线下职业转战淘宝直播间。淘榜单显示,2020年2月份新开播商家数量环比增加了719%。2020年商家加快布局直播生态,截至2020年6月18日,淘宝直播商家直播间数量同比增幅超过160%,其中在天猫618期间平台15个破亿直播间中,商家直播间占了9个,。整个活动期间,商家直播gmv占淘宝直播整体gmv的7成。

(四)从消费水平看,淘宝平台上直播用户消费水平与非直播用户的比较接近,都集中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是比较高的。

2.4.3.2 收入情况分析

从收入情况看,艾媒咨询监测数据发现,2020年,中国网络主播平均月工资收入在10k以下的占比为84.1%,其中收入在4.5k-8k的主播占比最多,为37.2%;而收入在50k以上的主播只占0.6%。

2014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主播招聘平均工资呈现梯形,2015-2019年平均工资均高于10000元,保持在高位,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回落且低于2014年全年的工资水平,为8330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在裁员降薪的背景下,部分劳动力加入直播行业,直播的从业人员规模扩大,而资本方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导致主播的议价能力降低,主播的收入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5 直播电商行业问题分析

2.5.1吃播模式

2020年8月12日,央视新闻在节目中批评有些大胃王吃播时存在浪费严重的现象,吸引了众多关注。各大直播平台也纷纷做出回应,将加强对美食直播内容的审核。受此影响,很多“大胃王”主播开始转型。截至31日,国家信网办共依法处置违规“吃播”账号1.36万个。吃播大胃王大多被封杀,吃播模式也需要变革,单纯依靠假吃或多吃的猎奇模式,将逐渐消失。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胃王吃播不仅浪费粮食,还会营造不良的社会风气,针对这种直播乱象必须“零容忍”。

2.5.2坑位费模式

对于小品牌商,合作标的额不高且有基础销量要求,mcn机构盈利空间较小,因而针对中小品牌,部分机构会通过孵化大量素人直播间收取“坑位费”进行盈利。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这种模式,mcn机构盈利点与企业诉求不匹配,不会对企业销量或品牌曝光负责,从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生态健康发展。由于中小品牌商家议价能力比较低,“坑位费”需要在直播前就向直播合作方缴纳,这就容易产生虚假下单的交易骗局。mcn机构或主播利用商家支付的“坑位费”制造销售额,完成商家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事后再分批退货回笼资金,而剩余的产品可以通过团购、二手交易等形式再次分销变现,最后的损失实际上由商家承担。

 第三章 中国本地生活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

到店o2o平台本身不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也不需要物流配送团队,而是通过平台连接线下门店资源与消费者,为两方需求进行匹配,模式较轻。综合类到店平台具备建立场景消费关联的优势,通过餐饮等发展较为成熟的成熟的细分领域,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将休闲娱乐等其他细分场景串联起来,建立一站式生活服务生态圈。垂直类平台深入某一细分领域,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衍生,探寻多增长可能。目前,综合类平台巨头凭借强大流量基础形成规模优势,在到店o2o市场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

第四章 中国文娱消费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

4.1 中国文娱消费行业热点分析

2020年疫情影响下,中国文娱行业呈现两极分化。线下的影视综艺拍摄、娱乐休闲活动收到重创,而线上阅读、网络视听、短视频、音乐live等迅速兴起。而在疫情缓和后,复苏的中国文娱行业爆发了更强的动力:线下行业的密室逃脱、付费自习室等近年新兴的领域,在被疫情压抑的消费动能得到释放后,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实现了新的行业扩张;而线上综艺方面方面,多档爆款综艺上线,尤其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在网络上掀起热潮。

4.3.2 文娱消费行业投融资情况

从投资事件的细分领域分布来看,2020年前11个月中国最受资本青睐的文娱细分领域是视频/直播领域,投资数量占总体的29.9%,其次是媒体和阅读领域,占19.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年初由于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政策给互联网相关业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短视频/直播等领域借此机会有了大幅增长,而影视、动漫以及演艺等业态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并没有获得较多的资本偏好。

从投资事件的轮次分布来看,2020年前11个月中国文娱产业战略投资占比较高,达35.6%,在其余的投资事件中,a轮及以下的早期投资事件占大多数,占比45.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疫情爆发后文娱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资本市场选择了较多的战略投资,意味着投资者的投资大多保持谨慎的态度,将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融资方的公司治理中,在战略层面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提高投资资金的可控制性,降低投资风险。

四、技术驱动型文娱项目受青睐

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vr以及云游戏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虚拟世界的表达力。新技术不仅可以为网络视听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体系重构,同时还能优化现有影视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文娱企业可借助5g的高速度与低延迟,实现通过ar/vr设备操控素材并组织故事线,更简便地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时5g也将促进影视作品远程协同制作,通过云上制作管理实现多点共制,任务实时分配与监管等,提升制作效率。与此同时,5g也将推动内容触达的革新,打通文化产业与现实生活的各个联系节点,例如vr全景直播、智慧影院、4k电视等新兴传播场景有望诞生。此外,5g也将催生超高清视频、vr短视频等全新产品形态,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感官体验。

第五章 中国医美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

5.1 医美行业热点议题

5.1.4 医美行业特性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中明确注解医疗美容的定义:“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市场上,医疗美容项目分为手术类及非手术类项目。手术类项目主要是眼睑/耳部/鼻整形、脂肪/假体填充、隆胸、植发、吸脂手术等,而非手术类手术主要是注射肉毒素、注射玻尿酸、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等。

 5.2 医美行业发展驱动力

5.2.1 医美行业发展历程

相比美国、台湾、韩国等成熟市场,中国医美行业起步较晚,自医美行业在中国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芽期(1948)——探索期(1949-1994)——成长期(1994-2009)——高速发展期(2010-至今)。2010年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方面大量年轻用户持续渗透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医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赛阶段,2012年医美app出现,新兴机构涌现,行业机构、渠道开始出现变革。

中国医美从萌芽期走向成熟期,主要是因为颜值经济的崛起,加上可支配收入提高,使得人们对美的认知和美的追求都在提升。而医美需求一端的火热,使得供给端也加速服务产出,从而在供需两端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5.2.2 颜值经济崛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会更多倾斜到化妆品这类刚需特性的产品中。人们越来越看重自身外表,追求美的意愿也日益强烈起来,这主要反应在化妆品领域,在颜值经济的驱动下,中国化妆品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姿态。

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消费者的成长,造就了颜值的热潮,使得颜值经济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并延展到口碑传播和粉丝经济,用户消费观念的升级进一步拉动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人们对颜值的需求促使颜值经济生态圈不断丰富,而医美行业成为颜值消费的新热点。

(三)儿科

中国儿童口腔疾病治愈率有了显著提升,其中12岁儿童龋齿治疗率相较10年前上升了6个点至16.5%。49%的家长表示会定期带孩子去进行口腔检查,51%的家长表示如果出现口腔问题会带孩子去进行口腔检查。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提升,儿牙市场可拓展空间巨大。

市面上专门针对儿童看牙的机构并不多,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委会登记的儿童牙医只有2200多个,儿童看牙的选择少。中国的儿童口腔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医生和家长在诊疗上还存在技术以及理念的问题和困扰,相应的儿童口腔医院在人才、获客、患者教育和管理方面同样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种植与正畸外,口腔医疗还包括义齿修复、树脂充填、根管治疗、冷光美白等服务,这些服务都有特定的需求对象与潜在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在持续增长的口腔消费中,洗牙项目消费人数最多,占67%,其次是补牙,美白,分别占13%,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日益加强,以“洗牙+补牙+美白”形成的颜值经济“三驾马车”会是未来口腔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四、中国口腔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颜值经济催生了医美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保持高速的市场增长。医美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医美机构也在向服务更好、价格更透明转化,用服务、品质来吸引更多顾客。其中轻医美以其时尚、快速、便捷,创伤小、风险低、复购率高、修复期短的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医美市场占比日趋提升,消费份额持续加码。

随着医生培训和患者教育的不断加强,种植牙的渗透率未来将继续提高。近年来中国市场已成为齿科企业最重要的业绩增量来源,相关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强在国内的学术推广力度,提高了种植牙在普通患者中的普及程度。牙科医生资源的不足也是限制我国种植牙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口腔医师协会和齿科企业的合作培训、海外医生引进等手段,情况有望大幅改善。预计未来几年内,种植牙市场仍将保持 30%以上的较快增速。

种植牙产业链中,基台和牙冠生产企业多,价值低,而种植体是种植系统核心部件,我们主要关注种植体市场潜力。在种植牙配件方面进口种植体在国内占有率超过90%。目前国内企业在材料和表面处理等方面技术已逐步成熟,但在品牌和渠道建设等方面与进口品牌仍有差距,与一些韩国品牌相比性价比优势并不突出。但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取长补短,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将加速进行。

种植牙产业链中,基台和牙冠生产企业多,价值低,而种植体是种植系统核心部件,我们主要关注种植体市场潜力。在种植牙配件方面进口种植体在国内占有率超过90%。目前国内企业在材料和表面处理等方面技术已逐步成熟,但在品牌和渠道建设等方面与进口品牌仍有差距,与一些韩国品牌相比性价比优势并不突出。但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取长补短,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将加速进行。

发挥三级公立医院带动作用。综合能力或者专科服务力较强的社会办医可牵头组建医联体。社会办医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络,提高诊疗服务能力。社会办医优先承接三级公立医院下转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业务,降低三级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随着政府提出“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拓展社会办医空间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政策支持,以及资本市场主推民营口腔医院,中国民营口腔机构将得到很好的发展。此外中国网民规模不断上升,未来口腔医疗护理机构将开拓互联网平台,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广阔平台,线各类引流产品,实现消费增加。“口腔+保险”打造商业闭环模式。与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互补,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居民多方位的需求,实现“就医+保险”一站式结算服务。

 5.5 医美行业发展挑战分析

5.5.1消费者心理因素对整形美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第一,医疗美容没有客观标准,医疗美容毫无疑问是医疗行为,但是它却与几乎所有医疗行为的结果都不一样,因为医疗美容的结果几乎没有绝对客观标准可言,而且在医学标准上也没有对医疗美容制定出标准,可能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通行的标准。所以一些认为效果不理想的手术或治疗而导致的纠纷,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或法院都无法给予一个比较明确、清晰、规范的答复。这也是医疗美容行业的一个软肋,也直接给整个医疗美容市场带来了诸多的不利。第二,整形手术费用过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整形手术的费用较高,有整形愿望且又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这就造成了目前整形手术市场的受众面过窄。第三,传统观念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对人们影响较大,消费者在进入整形场所消费时有很多顾虑,需面对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有时还要面对严酷的法律障碍,以至潜在顾客很多,一时还未能成为主顾。第四,整形手术存在较大风险。整形风险对于任何一位来整形美容机构求美的消费者都是存在。无论整形的技术如何发展,这毕竟是手术,只要是手术,就一定存在风险。在现行的医疗水平下,任何手术或治疗都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5.5.2市场龙蛇混杂,良莠不齐

一方面我国医美行业仍旧存在比较混乱的现象,集中在行业中下游,存在较多非法机构、非法行医、黑中介,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恶性事件仍旧不时出现。行业监管存在真空。另一方面,我国医美行业起步晚,莆田系机构进入早、投入多、规模大,行业发展受莆田系高举高打模式影响明显。行业传统模式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莆田系等传统中游的医美机构经营者,大多非医疗行业出身,本身对医美行业、医美相关的技术等缺乏了解,受行业早期较高的利润、松散的监管、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等多方面的吸引,进入到医美行业。本身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缺乏专业理解,他们更多的选择了重度营销、大投广告的商业方式,以提高机构知名度,广泛吸引消费者的模式来进行机构经营。这种模式本身就脱离了医美行业高技术服务门槛、长投资回报周期、需要精细化运营管理的医美行业本质。虽然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得到了极大的规范,但还是有少数不规范的医疗机构还在使用已经淘汰或违法、违规材料,聘用技术水平低下的医生,通过诱人的违规广告、动人的低廉价格来吸引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5.6 医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疫情影响冲击医美发展,同时助医美行业迎来新变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1975亿元,受疫情影响增速下滑,但相比全球医美市场疫情前10%以内的增长率仍是高速增长。疫情过后,近三成消费者表示对“医美”消费有浓厚兴趣。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疫情的冲击,2020年医美行业会出现头部集中效应,甚至会出现大规模洗牌现象。

轻医美将成为中游的医美机构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医美市场,美妆行业的各大企业开始掘金该市场,而轻医美,也成为其跨界美容最有效的方式。在分析医美产业价值链各节点当前的现状及痛点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游的医美机构未来变革方向会是重点发展轻医美,引入前沿设备及产品来提升利润空间,打造标准化模式,以及更侧重以投产比效果来选择获客渠道,让价值最大化。

资金技术投入助力医疗美容生态化发展

综合实力和资金强大的集团开始进行生态布局,具有医美级护肤效果的功能性护肤品吸引投资者入局。一些综合实力和资金强大的集团开始进行生态布局。同时,具有医美级护肤效果的功能性护肤品的体量和利润都很可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入局,催生了一些医美功能性护肤品牌。

精细营销提升盈利空间,互联网平台打破信息不对称

营销成本占了总成本的50%-70%,很大程度降低了医美机构的利润率,影响了机构的收益和盈利能力,因此营销成本的变化成为企业能否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要素。互联网医疗美容平台的出现,以其低廉的佣金和可靠的垂直搜索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美行业吸引更多消费者,拓展了获客渠道,未来医美机构应该更加注重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新手段更加精准的进行用户挖掘和服务扩散。

政策出台支持医疗美容行业规范化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医美行业的规范化,并对非法医美现象进行严打,截至2019 年 1 月共查处非法医美 2700 多例,医美政策端将更加标准化。因此,为了保障医美行业长期有机发展,急需监管机构进入整顿市场。其监管职能需要多方机构协作完成,且需要深入到产业链每一个环节,以保障消费者利益。

第六章 中国母婴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

6.1 母婴行业发展驱动力

6.1.1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母婴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0-14岁的婴童和孕妇,因此,母婴零售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婴幼儿人口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2014年前,我国新生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人口红利给母婴行业创造了发展黄金期。2016年 “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在二孩政策出台后迎来小高峰,但随后开始下降。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465万人,同比降幅3.8%,相比2017年下降1.95%,出生率进入下降通道。

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驱动下,中国二胎比例(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高速增长,2019年二孩(及以上)的孩子在出生人口占比高达59.5%,预计未来二胎比例还将持续走高。未来5年,中国5-9岁中童数量还将持续增加,二胎家庭和中大童或成未来母婴市场需求新功能。

6.1.2 育儿观念转变

在需求和态度层面,母婴人群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基础需求转变为更加立体的需求,他们变得更加以育儿为导向,家庭为导向,妈妈为导向。相较传统育儿理念,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较高的新一代家长追求科学育儿,观念更加开放,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精细教育的需求充分释放。

数据显示,孕育后,多数95后妈妈在食物以及用品方面,为自己的消费金额较孕育前增加较多,尤其在用品领域,孕育后消费金额明显上升的受访者比例占48.5%。

另一方面,受访95后妈妈群体在母婴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健康、安全以及品质,占比分别达87.9%、84.8%、72.7%。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母婴市场产品供给丰富多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95后妈妈群体的消费,同时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生代家长群体的更迭使得我国传统育儿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消费观念和习惯以健康、安全、品质摆在首位,还关注舒适度及品牌。

6.1.3 “她经济”崛起

数据显示,收入在20k以上的,75后男女占比差距为-1.4%,85后男女占比差距为-0.6%,95后男女占比差距为-0.1%,可见,在高收入群体中,男女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随着女性收入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女性消费市场体量也日渐庞大,从而使得女性在母婴消费方面的支出更高,对产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而推动了母婴产业的发展。

第七章: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分析

7.1 养老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

7.2.2 中国养老模式分析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失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中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除了这三种养老模式,近几年还兴起的几种新型养老模式如嵌入式养老、候鸟式养老、田园式养老等。

本文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新业态商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