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为“子肿”。亦称“妊娠肿胀”。古人根据肿胀的部位、性质和程度不同,又有子肿、子气、皱脚、脆脚等

妊娠中晚期,孕妇四肢肿胀称为“肿胀”。又称“妊娠肿胀”。根据古人肿胀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还有肿、气、皱脚、脆脚等别称。

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怀孕5-6个月后。此时胴体逐渐长大,升降机构不利。如果脏腑不足,胎儿就会阻碍脏腑,妊娠就会严重。因此,脾肾阳虚、水湿壅滞或气滞湿阻是妊娠肿胀的主要机制,脾肾功能失调常相互影响或相继出现。妊娠肿胀的治疗应本着治未病、安胎并举的原则,以运化水湿为重点,适当添加养血安胎的产品,慎用温燥、寒凉、陡降、滑利的产品,再用皮肤利尿剂,避免损伤胎儿。

辨证论治

1。脾虚证

症状:怀孕几个月后,面部、四肢肿胀,或周身,皮肤薄而亮,不能沉郁,面色苍白无光,精神萎靡,气短,口闷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稀稀,舌质淡而肥,侧面有齿痕,舌苔白或腻,脉缓滑。

治法:健脾利湿。

处方:白术散加砂仁。

常用药:白术健脾利湿;茯苓健脾益中湿;砂仁、生姜性温,理气;腹部皮肤下的流水;橙红色调适中。

2。肾虚证

症状:怀孕前几个月,面部和四肢,特别是下肢肿胀如泥,腰部酸痛无力,下肢油腻冰凉,排尿困难,舌淡,苔白,脉缓。

治法:补肾温阳,行气活水。

方药:真武汤。

常用药物:附子温阳化气;生姜、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白芍开阴结。与养阳药同用,引阳入阴,以消浊斑。

3。气滞证

症状:孕三、四个月后,肢体肿胀从双脚开始,逐渐延伸至腿部,皮肤颜色不变,胸闷、胁肋胀、头晕、疼痛,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散结,祛湿消肿。

处方:天仙藤散。

常用药物:南蛇藤行气祛风消肿;香附、乌药疏肝理气;紫苏泻肺沥水;橘皮、木瓜、甘草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