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具有动态效果的图片
  • 人物表情的生动刻画
  • 惊心动魄的故事。
  • 宋代“黑科技”的整合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画(清明上河图场景解析)什么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场景分析)

张择端的《宋代清明上河图》是世界绘画史上不朽的杰作。

《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极其宏大,但令人惊叹的是,如果把细节放大再放大,你会不断发现画家描绘的新世界!

这幅画有5米多长,但只有25.5厘米高。由于身高的限制,画中人物的比例很小,近处人物小于3厘米,而孩子或远处人物小于1厘米。这么小的一个人物,如果放大看,形象和动作都很清晰,尤其是表情栩栩如生。

下面的截图(图1)是最遥远的图之一。轿夫和孩子的实际尺寸只有几毫米,相当于手指甲的宽度。原画放大10倍后(图2),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呼应,非常逼真。

图1

图2原画放大10倍后

放大清明上河图看细节太棒了!虽然是图文作文,但像纪录片,甚至像连续剧。有些图片很搞笑,有些很刺激。下面大山老师精选了一些有趣的部分,放大给大家欣赏。

具有动态效果的图片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是一位写意大师。他的人物和牲畜画是动态的,有几笔,无论是形式还是精神。

这张长卷从右向左展开,进入画面的第一个场景是郊区的碳运输队(图3)。

当我们放大图片时会发现什么(图4)?

图3

图4

原来驴队要转了。丁字路口,朝小桥走去,就是进城的路。

小伙子牵着驴,左手拿着鞭子棒挡住驴前进的路,右手推着驴的前半部分,指挥它转弯,“哎哟——!开车-!”驴子已经开始转身了。

让我们看看图片中间的汴河及其岸边的一个片段(图5)。

图5

“第一部分”是岸上纤维探测器的图片(图6)。放大后可以看到,三个人低头挣扎着向前拉光纤,另外两个人一边拉光纤一边回头观察河中大船的航向。因为汴河船多,必须控制拉丝节奏,避免碰撞。

几个追踪者正躬身在地,一步一个脚印,细绳的沉甸甸的重量压在纸上,迫不及待地要找人帮忙。

图6

追踪器拉的船情况如何?“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画面遥相呼应(图7):船主和船夫非常紧张,因为他们在船只密集的河上航行。右舷船夫正在用杆子向外推船,以免与其他船只相撞。站在左舷和船头的两个船夫手里都拿着杆子,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船夫在岸上的牵引,船夫紧张的表情,船下的急流和漩涡,都让船有逆流而上的感觉。

图7

“第3部分”是另一艘船(图8)。船尾的八名渡船夫正在奋力摇晃它。放大:他们的嘴张开,那是船夫的圣歌,“哟嗬嗬嗬……………”

摆渡人身体倾斜,保持动态平衡,似乎船真的在摇摆。

图8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画卷末尾的一组慢镜头(图9):一群骆驼正在过城门,但它们不得不减速。

怎么看骆驼队走走停停?前面发生了什么?

图9

画家的构图很巧妙:右边城外的骆驼显示前半部分,左边城里除了两只完整的骆驼,还有一只显示后半部分。正是这两只残缺的骆驼带来了视觉上的联系,让整个骆驼队有了穿越感。

骆驼队走走停停的慢动作画面非常细腻(图10):城市外的骆驼一条腿被迫向后支撑,另一条腿放下站立,明显是“刹车”动作;城市里的两只骆驼,前面的已经完全停了,后面的也必须停,但是它的一些腿还没有落地。

图10

如果和前面的图片联系起来(图11),我们就可以知道走骆驼队为什么停下来了。

图11

原来是一位老人和一位学者先生的旅行团队发生了摩擦。可能是包裹被撞掉了,有什么东西损坏了。他的搭档劝道:“别生气,快起来。”胡人用骆驼指着前方喊道:“让开,让开!”

有人将其解读为告别场景。半跪的人把宰杀的羊祭祀给路神,为路上的客人祈祷平安。但是当我们放大图片(图12)可以看到,地上的东西不是羊腿,而是一块布,更不用说送别的时候不应该选在交通枢纽了。

请注意每个人的眼睛。街上的情景喜剧很生动。

图12

人物表情的生动刻画

《清明上河图》中的千余个人物,因境遇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放大图片后,我们会更加佩服张泽端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让我们选择几幅典型的肖像来欣赏。

图13

一对骑驴春游的夫妻(图13),平时不常出门的妻子非常激动,回头问丈夫:“郎军,我们走的路对吗?”

见过世面,鼻孔朝天的老公:“你放心吧!”

驴旁边的仆人一脸不屑,自言自语道:“哼,你不信我!”

图14

这是业务伙伴分手的场景(图14)。酒店掌柜说:“王老板,下次一定来我家!”商船船主说:“好的,好的,再见!”

请注意:船夫礼貌地转身鞠躬,但脚步没有停下。他急于回到船上。

图15

桥头堡卖东西的场景(图15),是不是像现在火车站前小贩拉客的情况?

图16

这是一群坐轿子的公务员和一群骑马的武官“桥上争路”的场景(图16)。服务员喊道:“快让开,张大人来了!”那边服务员骂:“我瞎了,没看见李师傅和孙师傅来了!”

图17

这是宋代传递公文的驿站(图17)。门前,有几个士兵和两个公文包。院子里,一匹白马无聊地躺在地上,牵着缰绳的马夫是“葛优瘫”。这些懒惰的容忍度反映了北宋的官僚状况。

图18

羊肉店门前,有一个“大胡子说书人”(图18)。有许多人在听这本书。一个孩子冲进人群,另一个大人干脆把孩子扛在肩上。右边,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买菜。

一个有扇子的人可能怕被熟人看见,很快就把扇子放在了自己的脸档上,宋代称之为“随便脸”。

最生动的一个是胖乎乎的肉店老板,他似乎在听,而空却闲着,一条腿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图19

建筑的底部是纳税的地方(图19)。老人一听税务官的号码,就勃然大怒,大喊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活不下去?”!\”

老人的叫喊不仅惊动了屋里的人,也引起了主席台上一个人的好奇。

图20

这是护城河桥上的场景(图20)。放大看细节,很有意思。

不同于拉车挑担的苦力,有些有钱有闲的人在桥上看风景。附近有人在看什么(第一部分)?

原来他们在栏杆边看鱼,无聊的表情非常生动。在这个宏观巨系统中,画家张泽端把水中的鱼画得隐约可见(图21)。

图21

最真实的场景是桥另一边的场景(图20的第2部分)。几个书生模样的人想停下来看桥上的鱼,却被小乞丐缠住了。一个人用手往外推,另一个身体前倾,给了几个铜币让他逃走,而右边的小乞丐跪在地上,准备抱着大腿要钱(图22)。

图22

张泽端对各种各样的孩子都有很好的态度。我们来看下面的部分(图23):两个大人聊个没完,旁边的孩子却失去了耐心。他拽着父亲的衣服,不停地喊:“爸爸,爸爸,抱抱!我要回家!”

图23

惊心动魄的故事。

张泽端不仅是画家,还是超级导演。在《清明上河图》中,他不仅描绘了北宋都城百姓的日常生活,还精心构思了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场景。渲染气氛是他的拿手好戏。

第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在画卷的前半部分(图24)。

图24

一头驴(画卷不全的地方)突然失控,往前跑。

这头驴,因为这里缺少画卷,只留下一条尾巴,所以有人说它是惊马,这也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悬案之一。

作者为什么采用驴而不是马的理论?

这里是郊区,比较安静,没有其他特别的活动,所以马突然被吓到似乎不合理。那么,驴子为什么会疯狂奔跑呢?请看下面的详细图片(图25):

图25

清明节前后,正是驴的发情期,在这支返程队伍的前方不远处(图25),有一头母驴被拴在客栈的柱子上(母驴发情的独特习惯是嘴里嘶叫,耳朵变得不正常,腰向上弓,尾巴略夹)。

公驴看到母驴在嘶叫,就挣脱主人的缰绳,向母驴跑去。

用张泽端的细节衬托出惊心动魄的一幕:

图26

细节一:几个人拼命追;

细节二:一个小孩在路上蹒跚学步,被吓哭了。他看上去很无辜,老人惊慌地向他打招呼。

细节三:一位老人慌慌张张地试图逃跑;

细节四:发情母驴旁边的人着急的四处张望;

细节五:两头牛之所以无动于衷,是因为它们不是同一种驴,但它们也想知道这头公驴怎么了。

那么,细节六是什么?

放大,原来是两个孩子在墙上看热闹(图27)。

图27

第二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在画卷中间,也是整幅画的高潮。

这艘船上的每个人都紧张地看着前方。有些人惊恐地指向那个方向。有人喊道。那里的紧急事件是什么(图28)?

图28

原来,汴河最大的拱桥虹桥,正面临着一场惊险的生死时速:一艘被追踪者拉着的大船正往上游驶去,船夫忘了放下桅杆,不料就在桥洞附近,大船就要撞上虹桥了(图29)!

人们发现后大声呼喊,追踪者迅速松开绳子。船突然失去了向前的牵引力,开始旋转和翻滚。这时,另一艘船正顺流而下,两艘船有相撞的危险!

图29

放大以下细节(图30和31):

大船上的人行色匆匆,有的放桅杆,有的放扁担,有的扔缆绳,有的用长扁担抵抗开桥,有的拼命挥手示意对方船快停,连船舱里的女人都出来帮忙。

桥上一些热心的人也试图帮忙,一些人扔下绳子拖着船,还有五个人翻过栏杆勇敢前行。当然,更多的人在“吃瓜”。

图30

图31根据原画的线条画

听到叫声,另一艘船的船夫迅速调整航向,靠近岸边,将船抛锚(图32)。

一场危机终于要解决了。

图32

第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在画卷的后半部分(图33)。

有一辆四轮骡车急转弯,司机没有控制车速。骡子不停地跑,它正要以飞快的速度冲进繁忙的街道,但街上的人几乎没有察觉。

图33

我们来看看细节(图34):马车夫拼命压着车的横梁,喊着让动物们停下来,左手拉着刹车开关,车的后刹车装置已经拖到了地上。

坐在车里的男人惊慌失措,嘴里喊着什么;后面的车已经提前把自己的车减速了;来人放下包袱,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迎面而来的骑手紧紧地抓住马鞍,他的两个仆人,一个在他前面,另一个靠在马上,牢牢地抓住缰绳。

图34

在以上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中,张择端把最大的事件放在画卷中间,前后两个较弱,符合戏剧结构的一般规律。他确实是一个用画笔讲故事的大师。

宋代“黑科技”的整合

当时宋朝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清明上河图》也给出了很多证据。

我们先来看看造船技术(图35):

船上的可升降平衡舵在当时是一种高科技。仔细看,舵上有一条悬挂的舵链,用来控制升降。舵的高度根据河的深度决定,灵活的舵使船的航向更容易控制。

唐代木船均采用榫钉结合的方法,称为“钉榫”,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体结合技术。

图35

我们来看看美丽的单跨木拱桥——汴河虹桥(图36)。《东京梦中国录》记载:“虹桥,其桥无柱,以巨木为之,…就像长虹一样。”《清明上河图》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画面。

虹桥下桥清澈空,最大限度满足通航要求;虹桥两端的土垫层相当于引桥,减少了坡度,人、车、车在桥上来来往往非常方便。

图36

图37达芬奇设计的木桥

600多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列奥纳多·达·芬奇也设计了一座类似结构的木桥(图37),但他并没有真正建造这样的桥,但北宋时期的桥确实存在。

跨度这么大,很难造出吊桥空的木桥。这项造桥技术绝对是9世纪世界先进水平。张泽端留下的图片即使在今天也可以借鉴。

除了以上两项著名的工程技术,我们还可以通过放大《清明上河图》找到许多实用的发明。

图38

上图箭头所指的工具是工字框锯(图38),是木工的好助手。这种锯的发明对提高加工大板的效率非常重要。《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是中国最早的框架锯图像。

图39

这个人手里拿着一个便携式折叠货架,非常方便摆摊(图39)。

图40

在“赵泰成之家”的诊所和药房,柜台上有一个算盘(图40)。放大后可以看到算盘内有一根横梁,将珠子分为上下两部分,共15串珠子,与现代算盘基本相同。这大概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算盘了。

图41

上图中的箭头是什么(图41)?

放大(图42)。菜园里有一口井。好像有个人想在井边挑水。在井的左边,一个男人带着水离开了。

井上,有个东西,这是一个曲柄绞盘。抖抖锚机,把水提起来会很省力。汉代,中国有滑轮卷扬机。《清明上河图》中的曲柄卷扬机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图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一部画报百科全书,其中隐藏着大量的细节。今天岱山老师所做的解读,只是一窥豹,一窥水。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创作的每一个细节都细致入微,充满才情。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精彩,是因为画家尊重画中的每一个人物,赋予他们鲜活的灵魂。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集天下所有人的智慧于一卷,是取之不尽的历史瑰宝。

清明上河图,中国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