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鹤立鸡群,汉语成语,拼音是hè lì jī qún,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方一个人的仪表或能力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竹林七贤论》,《世说新语·容止》。

2、出处:

(1)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典故:晋惠帝时侍中嵇绍,他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体态魁梧,聪慧漂亮,在错误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实。有一次都城产生变乱,形势严格,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宫去。保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预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拦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产生变乱,嵇绍追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逝世伤流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掩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戎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度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方一个人的仪表或能力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