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避灾的第二年,也就是蜀六年(公元263年),数十万曹魏大军开赴西南,打响了消灭蜀汉帝国的最后一战。曹魏的将军司马昭在战前做了精心的准备。邓艾领兵三万到栈,诸葛绪领兵三万到桥头,对姜维形成合围之势。钟会率领魏军主力从顾颉、洛古到汉中,直取蜀汉省会成都。曹中江分工明确,分成三路齐头并进。当务之急是歼灭蜀汉,平定益州。姜维躲在堆里,只享受了一年多的片刻安宁,就这样被曹魏的军队无情的碾压。

由于姜维得到了主导权,改变了魏延最早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理念。他想从汉中打开缺口,诱敌深入,进行围剿歼灭战。然而这个策略恰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让他在战争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面对曹魏两路大军的进攻,姜维忍痛战退,经阴平返回剑阁,决定在此阻击魏军主力。钟会率领的十余万大军在剑阁与蜀军苦战一个多月,再也无法前进。在此期间,由于士兵伤亡惨重,军粮装备供应困难等原因,钟会也有过退兵的打算。

“剑阁”是蜀军在部署的重要防线,也是曹魏此次出兵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那么,能挡住十几万曹魏精英的剑阁有什么特点呢?根据历史记载,作者对剑阁作了简要介绍。

图-剑门关的航拍照片

据相关史料记载,“剑阁”二字是山名和路名的组合。清代建州历史上,四川省北端有一座“凉山”。因山高崖陡,势如利剑,故名“大尖山”。大尖山西北还有一座山,叫肖剑山。这两座山起伏,像城垛一样挂在云上。据朱记载,尖山山势险峻,其中“亭路”一直延伸到蜀中,故名“剑阁”。据蜀杜甫记载,剑阁是一个山谷的名字,因山谷中的亭路而得名。在这三个记录中,“尖山”和“道格”被分别提及。那么,道格是什么意思?

据《钟书广记》记载,“道格”是“栈道”的延伸,在《史记》中有最详细的解释。在这本书里,一条陡峭的岩壁上有洞,插着粗木杆,铺着木板供人行走的路,叫做“栈道”或“亭道”。由此可见,实际上是一条贯通大小尖山峡谷,悬于绝壁上,与蜀相连的狭道。史料中有《太平玉环记》、《清朝统一纪事》等。,剑阁也叫剑阁路或剑阁路。这就是“剑阁”一词的由来,最初是用来指古代进入蜀国的必经之路“尖山通道”的险峻程度。在后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县的称谓,即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

据史料记载,剑阁有“剑门关”。然而,关于剑门关的起源,史料中说法不一。《剑阁县志续》中,大、小剑山之间沟壑纵横,陡峭险峻,两崖犹如天然城门,故名剑门关。在《建州纪年》中,也认为尖山的缺口就像一座城门,秦到蜀的通道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大一统清议》认为,在蜀汉占据益州期间,诸葛亮根据尖山山坳间的自然地形,修筑了一道关隘进行防御,因此得名剑门关。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体现了剑门关的一个特点。两崖相对的形状像一个门,人工构筑的城门使其成为四川的防御屏障。

据读史总结,古代秦蜀交通要道金牛路与剑门关的亭子路相连,直通蜀。由此可见,剑门关不仅是蜀国的防御屏障,也是控制关陇地区进入蜀国的重要关口。据《建州志》记载,自北向南,站在关外仰望谷内,尖山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将整个山谷阻挡得十分严密,其险峻程度令人恐惧。门内有一条名为“大剑河”的溪流,剑阁谷被溪流冲挖,增加了剑门关的险峻程度。区间谷除剑门关外,还有大悬崖、小悬崖等其他关隘。每道关口下只有一条狭窄的曲径,全是居高临下的坡道,最大倾斜度近70度。我低头看大门就头晕,攻克这个大门异常困难。剑关就在这样的优势地形。难怪钟会十万大军久攻不下。

此外,剑门关是通往四川北部的门户。据《建州志》记载,从剑阁到梓潼,剑阁地势最高,向南地势逐渐平缓。在剑阁以南200多里的梓潼北部有一处古遗址,名为“危亭”,顾名思义,从剑阁以南200多里的崎岖山路到此结束。从梓潼到成都平原基本上是一个马平川。也就是说,如果剑阁失守,汉中无险可守。所以剑阁不仅是成都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四川的北方门户。在清代的《保宁府志》中,剑阁曾被称为蜀北的第一道屏障,是秦川的咽喉。

图-剑门关沙盘模型

对于剑阁来说,剑门关是首要防御中枢。如果剑门关被攻克,整个剑阁也会沦陷。所以从古至今,剑门关也被形容为四川之门,是“全川之钥”。这也是姜维在听说曹魏主力南下后,尽全力冲出包围圈到剑阁御敌的原因。然而,尽管姜维据守江阁,抵挡住了曹魏军队的进攻,但仍然没有改变韩曙集团灭亡的命运。

参考书:《三国志》、《史记》、《太平万国志》、《建州志》、《剑阁郡续志》、《大清统志》、《钟书广济》、《梓潼郡志》、《保宁府志》、《阅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