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拟声词    拟声词就是摹拟声音的词,如“咕咚咕咚”地滚、 “哗啦哗啦”地响、“叽叽喳喳”地叫等20个拟声词。拟声词运用得好,能使语言表达得具体、生动、形象,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给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它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刻画事物状态    ①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钓鱼的启示》)    ②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海底世界》)    例①中的“啪啪”是鱼尾拍打湖面的声音,再现了鱼儿上钩的情景,同时也可见上钩鲈鱼的大,令人如见其形。例②中的“嗡嗡”“啾啾”“汪汪”是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令人如见其景。

    二、渲染环境气氛    ③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少年闰土》)    ④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小英雄雨来》)    例③中的“啦啦”是猹咬瓜的声音,鲁迅先生借助拟声词逼真地描绘出闰土月下看瓜的情景,表现出少年闰土生活的丰富多彩。例④中的“嗡嗡嗡嗡”是上课前孩子们的说话声, “哗啦哗啦”则是上课时翻课本的声音,前后对比表现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三、塑造人物形象    ⑤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走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嘴里咿咿呀呀地乱唱着。 (《我的舞台》)    ⑥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手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彩色的翅膀》)    例⑤中的“咿咿呀呀”是“我”在模仿母亲唱戏,作者通过拟声词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富有童真童趣。例⑥中“啧啧”的赞叹声伴随着细细地端详、轻轻地闻、慢慢地咬的动作,传神地勾画出战士们专注品尝西瓜的模样,还有他们心中那抑制不住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叫人久久难以忘怀。

1.乒乓

2.扑哧?

3.喀嚓

4.喀嗒

5.滴答

6.叮当

7.布谷

8.知了

9.哧溜

10.啪嗒

11.哗啦

12.呼噜

13.噼啪

14.间关

15.绵蛮

16.呢喃

17.轰隆

18.喵呜

19.呼啦

20.啁啾 “扑通”造句: 1.我把游泳圈一甩,“扑通”一声跳进了奔腾的湘江,像小泥鳅似的游了起来。 2.树上的鸟叫虫鸣,池塘里鱼儿在唱歌跳舞,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操场上同学们的嬉戏声,教室里老师们上课的声音,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声音。这是一首优美的协奏曲啊! 3.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冰凉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4.水里的鱼儿纷纷跃出水面,一时间水面“扑通”作响,和着小河欢唱的歌声、小草的沙沙的朗读声,便谱写成一首阳春三月的交响曲。 5.孩子们的身子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大海里。 6.“喜欢。”我低声回答,心里却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 7.将手贴近胸口,听见扑通扑通的心跳,好开心,因为我还活着. 8.情人节又来到,过节的人们心如小兔扑通跳,等着情人电话来呼叫,去品尝爱情的味道。愿有情人做幸福的比翼鸟! 9.风在笑,鸟在唱,思念浓,情谊久,心扑通,在期待,五一临,祝福传:烦恼消,忧愁跑,欢笑蔓,幸福延,身轻松,逍遥游,快乐久,乐悠悠! 10.我将手放到胸口,感觉到扑通的声音。心脏还在跳动,好开心,我。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