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整个三国时代出任丞相的仅有曹操、诸葛亮二人。

司马懿是曹魏的权臣,杰出的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是西晋王朝的奠基者。

诸葛亮、司马懿都是三国时代的佼佼者,要比较谁的历史地位更高,就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来说。

对手之间互相评价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一是奇才,二是虑多决少。在经过较量后,司马懿在观看过诸葛亮的行军布阵遗迹后,由衷对自己的这位对手发出“真乃天下奇才也”的感叹;同时也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缺点,行事谨慎,往往考虑的太多,最后难以立马做出决断。正是由于这个缺点,诸葛亮坠入司马懿的谋划中,被对手拿捏的死死的。

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评价:小心思多,狗肉上不了台面。魏蜀两军对阵期间,司马懿组织两千人的队伍在蜀军阵营对面造势,宣称在接受东吴派来使者投降;诸葛亮知道后,就直接指出:这是对东吴没有办法了,都60多岁的老头子了,还玩这种鬼蜮把戏。

自己人对他们的评价

刘禅在追封诸葛亮为忠武侯时,认为诸葛亮接受临终托孤,匡扶汉室,常年出征,有续汉之功,功绩堪比伊尹、周公。

晋明帝司马绍有次与王导聊天时,谈到司马懿在曹魏后期的所作所为时,羞的这位后辈把头钻进被窝里,叹道:“如果晋朝是这样得来的,能长远了才怪。”

当时的人对他们的评价

对诸葛亮的评价:孙权在看到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周边少数民族归附,国家井然有序,认为即使伊尹、周公来治理也不过如此;贾诩、刘晔都是曹魏的重要谋臣,都认为诸葛亮善于治国,是一个称职的丞相。

对司马懿的评价: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将大将军曹爽、曹操养子何晏夷灭三族,费祎作为蜀汉重臣就认为司马懿绝“不义”“滥杀”。

张悌、张俨都出身于东吴,都将诸葛亮、司马懿放在一块比较,认为都是受命于危难之间、为托孤重臣,肩负重任。诸葛亮以一州之地,北伐中原,意图恢复汉室;司马懿占据天下十倍之地,却没有进取之心,仅仅得以保全,让诸葛亮来去自如。最后得出司马懿才能不及诸葛亮的结论。

唐朝时期对他们的评价

房玄龄在修《晋书》时,对司马懿的评价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在汉末乱世怀有忧天下心;同时认为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肯定诸葛亮的知识才能,评价为“冠代奇才,志图中夏”;他的臣子虞世南也十分推崇诸葛亮,以“世之奇才”来评价,以伊尹、周公来比较。

近现代对他们的评价

伟人毛泽东对他们的评价:认为“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