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七次下西洋,为什么都是郑和指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一件伟大的航海壮举,在当代社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开始,直到宣德五年结束,郑和一共带队7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乃至人类航海史的壮举。这7次下西洋,郑和都是作为首领指挥全局,统帅上万人的船队远航。

  问题来了,永乐大帝朱棣为什么要钦点太监郑和带队下西洋呢?难道真的是朝中无人吗?

  当然不是,朱棣也算历史上有名的帝王,纵横沙场,自己手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郑和的身世和当时明朝的情况来综合考虑

  01 永乐对宦官的信任

  永乐皇帝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起兵,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登基称帝。

  在古代,起兵造反这种事情都是九死一生,虽然一旦成功回报巨大,但是在起兵之初没有人能预料最终结局如何。

  朱棣起兵之初,不论从道义上还是军事实力上都不占优势,甚至一度濒临绝地。因此,在一开始就跟着朱棣创业的人,经过腥风血雨的考验之后,朱棣通常都会拿他们当作心腹。

  在这些心腹之中有一批宦官,这其中就有郑和。

  据史料记载,郑和出生在云南,原名马三保,有可能是元朝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的后代。明军统一云南时,被当作俘虏带回南京。年幼的郑和随后被当作太监入宫服役。这之后郑和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从此跟在燕王身边,自然也参加了靖难之役。

  在郑坝村之战中,郑和率军突袭李景隆大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大喜之下赐名郑和。郑和也就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人生。

  而在朱棣身边,还有像王景弘、侯显这样的太监也立下战功。他们都是从刀枪火海中闯过来,也在战火中验证了他们对于朱棣的忠诚。因此,朱棣实际上对于这批宦官是有充分信任的。

  朱棣组织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史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里成祖就是朱棣,惠帝就是建文帝。朱棣攻破南京时,并没有抓到建文,也没有找到尸体。因此一直有传闻,朱棣怀疑建文帝逃到了海外,他派人下西洋的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而这个目的必然要交给最为心腹之人,郑和、王景弘这批宦官一开始就跟着朱棣,又跟着自己一起打江山,自然最为信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整个下西洋团队的领导班子里有好几位宦官,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三号人物侯显都是太监。

  02 枯燥的航海任务要求

  除掉朱棣的信任,另一个原因则是航海过于枯燥。

  不要说在古代,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长途航海依旧是一个枯燥且危险的事情。朱棣手下肯定有不少文臣武将,然而他们跟着朱棣造反打江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华富贵啊,并不是为了去海上吃海风受苦。如果朱棣强压,这些人即使去做了也不会全力以赴。

  相反,宦官们从小净身,无所牵挂。和皇帝的关系不是君臣,而是主仆。所以宦官们相比那些文武大臣们更适合完成枯燥危险的航海任务。

  03 郑和自身能力

  除了前面所述两个原因,郑和自身的能力也是朱棣选择其作为下西洋团队首脑的原因。

  朱棣准备下西洋的时候,郑和正当壮年,年富力强,“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此时的郑和无论从外形、体力、心智和才能来说,都是一个巅峰状态。

  另外一点,郑和还有一个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信仰。从后世专家考证来看,郑和很可能同时是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的三重信徒。而当时下西洋所途径的国家,宗教信仰上主要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郑和在宗教上的优势可以让他和当地人沟通起来减少隔阂,避免误会。

  第三,郑和懂军事。前文已经说了郑和跟着朱棣起兵,东征西讨,积累了很多战斗经验。而在下西洋过程中,郑和灭海盗陈祖义、打败锡兰王、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这三次战斗郑和根据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战术,全部获胜,验证了他的军事才能,也验证了朱棣看人的眼光。

  综合下西洋的任务要求、候选人各方面的素质,朱棣最终选择了郑和当下西洋项目的负责人。

  而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了,朱棣选人与用人是正确的——郑和七下西洋,建立了东南亚诸国和明朝的朝贡体系,更是将中国封建王朝时代的航海拓宽到了非洲大陆,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