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要求。

《通知》发出第二日,有人在微博上建立了#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当日即冲上热搜第一。截至发稿日,该话题阅读量已达10亿次。

19日,#专家解读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又登上微博热搜。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解读:“花呗、借呗只是产品名称,它不是背后就是小贷公司。”

那么,“花呗”“借呗”“白条”“微粒贷”等产品,属不属于此次监管范围?大学生还能不能用?放贷机构如何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

实测:大学生身份开通贷款服务

有的平台无提示,有的需承诺非学生

19日上午,记者委托一名在校大四学生小雪(化名),先后在支付宝、京东、、美团四个平台入口尝试开通贷款服务。

在支付宝上,小雪尝试开通花呗服务。在《花呗用户服务合同》中,开通花呗服务限制条件为“年满十八岁”。小雪在同意授权、填写相关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后即开通了花呗服务,获得3000元额度。“在填写相关信息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学生不能使用花呗的提示。”小雪说。

随后,小雪尝试开通“借呗”服务。在《借呗服务协议》中,开通借呗服务的限制条件与花呗基本一致。小雪在同意授权并验证支付密码后即开通了借呗服务,获得500元贷款额度。

京东金融白条相关页面

在京东APP上,小雪尝试开通“白条”服务。小雪发现,在签署相关协议时,除《征信授权书》和《白条信用付款服务协议》,还包含一份《非学生承诺函》。《非学生承诺函》要求开通服务者声明“本人不是学生,且拥有合法的固定收入来源”。小雪点击开通白条服务,获得6000元额度。

在美团APP上,小雪尝试开通“美团生活费·借款”服务。在《美团生活费综合服务协议》“使用服务条件”一栏里,小雪看到,除了规定“已年满十八周岁并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还规定“并非在校学生,且已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承诺本人非学生且有固定收入”被写入借款主页面。小雪点击同意协议,页面显示有最高1万元的借款额度。

至于“微粒贷”,小雪未在平台上找到相关申请入口。

也就是说,虽然是学生身份,小雪仍可以开通花呗、借呗、白条、美团生活费·借款服务。短短一上午,小雪在各平台累计获得19500元额度,超过她一年的大学生活费。

平台说法:

能否开通借贷服务,与是不是大学生没有关系

记者以客户身份,先后咨询了花呗、借呗、白条、微粒贷、美团生活费·借款服务客服。平台客服大都表示:能否开通借贷服务,与是不是大学生没有关系。

花呗、借呗客服表示,花呗只是一个消费支付方式,不属于消费贷;借呗是用于个人消费的借贷服务。“后台会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多方面综合评估,只要满足借款条件才会获得机会。既然可以开通借呗,肯定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当记者询问开通花呗、借呗与是不是大学生有无关系时,对方如此回复。

“白条是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大学生可以使用白条,只要不逾期就不会影响征信。”白条客服如此回复。

当记者以学生身份拨打美团生活费·借款客服热线时,对方表示,美团生活费·借款的限制条件是年满20周岁。“大学生也可以借款,但要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

至于微粒贷,微粒贷客服表示,微粒贷是系统邀请机制,只有当系统邀请时,客户才能看到对应入口,邀请的机制是系统通过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微粒贷是银行信用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如果没有邀请到客户,与其信用记录没有达到要求有关,和他是不是学生没有关系。”对方表示,微粒贷推广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想要开通的客户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或将能获得邀请的机会。

当记者提及《通知》里的最新政策对其服务有没有影响时,不同平台作出了不同回复。

花呗客服表示:“能否继续使用花呗是根据系统综合评估,我们没有区别对待,都是统一政策。”

借呗客服表示:“能否使用借呗与合作金融机构系统综合评估有关,后期会不定期进行评估。”

美团生活费·借款客服则作出提醒:如果是学生,有还款能力可以尝试申请,没有收入来源根据个人情况使用。因为“美团生活费·借款是正规贷款,要上征信”。

微粒贷客服则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具体能否使用以微粒贷页面显示为主。

花呗借呗还能借钱给大学生吗?

专业人士看法不尽相同,但都强调监管

关于《通知》,也引爆了网友多轮讨论。至于大学生到底还能不能用花呗等产品,网友声音也出现了两极分化。

通过中国银保监局官网上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中国银保监局未果。财政税务和对外经贸领域专业人士,说法不尽相同。

19日,有平台报道,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提出:花呗、借呗只是产品名称,它不是背后就是小贷公司。“花呗、借呗有很多助贷行为,如果授信主体是银行或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且做了相关风控调查,这种放贷是可以的。影响较大的是那些本身就不太合规的小贷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会计学博士黄昊持不同看法。“花呗、借呗等互联网信贷产品是不能向大学生放款的。”他认为,“持牌”实际上是指公司是否具有政府认可的运营资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花呗”“借呗”“白条”等服务背后的授信主体都是“小额贷款公司”,从《通知》的角度来看,它们所提供的服务都在被监管的范围中。

他强调,《通知》的重点在于是对群体的规范,即“明确不准对大学生”放贷,其次才是讨论机构资质、持牌的问题。“《通知》出台的目的在于避免大学生被诱导进行超额、提前消费,花呗、借呗等是当前大学生超额提前消费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即便背后有助贷行为,也在监管范围内。”他认为,《通知》对小额贷款机构的覆盖非常全面,会对目前所有发放学生消费贷款的公司或单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家都需要调整放贷策略。

“新政出来后,花呗、借呗、白条、微粒贷等互联网消费贷产品,大学生或将不能使用。”经济学家宋清辉与黄昊持类似观点,他认为,《通知》中已明确指出小额贷款公司不允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大家熟知的支付宝“借呗”“花呗”“白条”“微粒贷”等产品,就是属于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信贷服务。

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博士、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讲师卞洋则表示,《通知》并没有完全限制大学生使用花呗、借呗、白条等互联网消费贷款的权利,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

卞洋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虽然暂时没有收入,但提前消费的权利值得斟酌,无论是从实际需要还是培养金融素养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贷款有一定的合理性。“《通知》并没有一刀切地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贷款,而是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来促进行业的健康运行。如果一刀切地禁止互联网消费贷款,反而会滋生地下贷款,‘校园贷’就曾给学生群体带来巨大伤害。”

但他强调,无论贷款来源如何,是否有银行的资金介入,小额贷款公司都在此次《通知》的规范之列,都需要按照《通知》所规定的,加强审核,完善监管。

专家呼吁:

相关细则应及时细化完善

记者在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名录中看到,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都是注册在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天眼查显示,这几家公司分别提供“美团生活费”“京东白条”“花呗”“借呗”服务。

“要落实《通知》,难处可能在于,银行业目前并没有太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记录,也无法从掌握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的互联网公司获取数据。受限于监管要求,短时间内银行业尚无法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合规服务。”此外,《通知》中还提到要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卞洋认为,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落实难度也比较大,仅通过电话等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的做法是否符合《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还有待讨论。因此,相关细则,仍待细化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总体偏严,金融机构为减少潜在的政策风险,可能逐步放弃校园金融服务市场。”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年轻一代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客观存在,且增长较快。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以合适的方式满足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

他提出,金融管理部门要继续“堵偏门”“开正门”: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违规借贷行为无序蔓延,将“偏门”堵严、堵实;另一方面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将“正门”开大、开好。“支持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合理消费需求,用‘良币’驱逐‘劣币’,‘校园贷’等乱象才可能得以根治。”

另一方面,董希淼认为,金融机构应成为校园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发针对性、定制化的新产品,如提供额度、利率适中的信用卡、消费贷款等,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金融消费观,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而金融机构在提供校园信贷服务时,除了要加强对第二还款来源的审核,从源头上把控信贷风险,减少大学生盲目借贷行为的发生,还要采取“刚性扣减”的原则,防范对大学生多头授信、过度授信。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王培哲 实习生 漆雪梅 摄影报道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