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源于中国且历史久远,所以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物件了。在我国,打麻将几乎是一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情,也应该是许多人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的,麻将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它既是人们的智力娱乐玩具,又是可以用来赌博的一种工具。因此,麻将虽好玩,千万不能贪,赌钱是违法,伤身更为惨。就让我们从麻将的前世今生,来看看它的功过是非吧。

麻将起源于中国,历史悠远,由来已久,在粤港澳及闽南等地区,俗称为“麻雀”。打麻将,是一种4人一起玩的骨牌式博弈游戏,主要流行于华人文化圈,还是许多人喜爱和热衷的活动。麻将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从古到今,一般是用竹子、木头、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形状,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

关于麻将的由来,应该是起源于我国古代时古人的古博戏。据《史记》等相关史料记载,古代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6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大概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打麻将时所用到的骰子。唐宋时期的“叶子戏”,明朝时的纸牌,尤其是当时比较盛行的马吊牌,都和麻将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直到清末时,骨制牌的出现,所谓正宗的麻将牌,从此才正式开始。

关于麻将的材质、游戏形式和演变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材质方面,从古代的竹制、木制、纸制、纸质、马吊牌、骨质等,直到今天的塑料制等。形式和演变轨迹方面,是从古代的棋类古博戏开始,由箸、琼、骰子,到叶子戏,再到纸牌马吊牌,最终才成为今天的麻将牌。

关于麻将牌具体起源的说法有好多种,比较主流的是源于江苏太仓的“护粮牌”。据史料记载,江苏省太仓市自战国时期起,历朝历代就常在这儿囤积粮食,曾有“皇家大粮仓”之称,朝廷常年在此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和不时之需。粮食多则自然雀患也多,每年都要因为雀患而损失很多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们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录捕雀的数量,并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原本的“护粮牌”。

而这种记录捕雀数目的筹牌上,刻着各种各样的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还能作为兑取奖金的凭证。当然,这种筹牌的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都是和捕雀有关的。比如“索”即“束”,即用细束绳扎串起来的雀鸟;“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等等。再比如捕雀打鸟要和“风”向有关、打“中”、“发”财、“白”打,还有“吃”、“碰”、“杠”、“和”等术语也都是与捕雀有关的。甚至有人说,“筒”就是一个个的粮囤子,“条”就是一排排的粮囤子。

麻将作为一种普及率非常高的娱乐工具,其益处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现在的打麻将活动早就风靡全国,而且各地的打法多有不同,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从而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即使在古代,麻将也曾立下了“汗马功劳”。明朝的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在众人漂泊海洋,寂寞难忍,思念家乡、亲人、祖国的时候,他和大家一起发明了似乎今天麻将的“木片牌”,既解除了苦闷情绪,还丰富了业余生活。可贵的是,他还以“大中华耀兵异域”为口号,刻了个红色的“中”字牌,从而弘扬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哩。

2017年4月,国际智力运动联盟宣布,麻将正式成为第六个世界智力运动项目。可见,现代的麻将已走出国门,迈向了全世界。只不过值得提醒的是,麻将虽然很好玩,但是只能作为一种智力娱乐活动,切不可利用麻将参与赌博,更不能因为打麻将而伤害到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如此。大家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