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标志,是要开始自己处理亲友间的人情世故。

而摆在年轻人面前最大的烦恼,则是一封接一封的红色炸弹。我们被困在份子钱里,接受着现实对友情的考验,和对自我收入的摧残。

这座人情与金钱交织而成的牢笼,我们逃得掉吗?

对颜妹来说,工作后最开心的事,是可以自己赚钱买想买的东西;而最不开心的,则是必须花钱做不想做的事情。

这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份子钱。

按理说,份子钱其实就是个人情往来的见证,你家里有红白喜事,我稍微表达一下祝福或者哀悼,但发展到今天,多少有些变味。

不说别的,随了份子钱被嫌少,你敢信?

颜妹逛豆瓣时看到一篇帖子,瞬间觉得十分无语。

楼主的朋友要结婚请她做伴娘,她在结婚前夕微信转账随了600块钱的礼,结果对方直接嫌少,说伴娘红包都封了400。

没办法楼主又转了200,对方回了一句“如果你结婚我给你1000”,楼主没再理会。

结果结婚当天,除了袋伴手礼(两个护手霜+一个夜灯),楼主一分钱的红包也没收到。

整件事下来,楼主随了800块钱的礼,当了伴娘,到最后连个好脸色也没得到,说不准,人家还会说她小气。而关系一旦闹僵,这随出去的钱也未必收得回来。

而回到最初,这一切的麻烦矛盾本可以用一个动作解决——随一个大金额的份子钱。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人就是会根据关系亲疏来决定随礼的金额。

多随点钱能让别人开心,谁不知道,但没钱就是没钱,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况且,600块钱,已经不算拿不出手了吧。

如果是颜妹自己,除了关系最好的几个闺蜜,其他600块钱都算是天花板了。

对人缘比较好、朋友比较多的人来说,要是个个都要天价份子钱,真的吃不消。颜妹室友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年到头都在随礼,然而自己单身成瘾,压根也收不回来。

要是谁都嫌少,日子就没法过了。

事实上,在颜妹看来,关系很好的朋友也不必过于看着份子钱的地位,过于执着的话,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颜妹有个5人闺蜜群,大家都是青梅青梅,感情甚笃。前两年其中一个结婚,其他4个商量,得出来的结论是随1200的礼,以后每个人结婚都是这样。

说实话,这个钱对那时候的我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更何况她是远嫁,来回机票就花了两三千,我得省吃俭用好一阵。

而且我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后来她生孩子、孩子满月我们的礼数自然也不能少。其他几个闺蜜也都在谈婚论嫁了。

随点份子钱谁都拿得出来,但这样的负担压在身上,谁也不会太轻松。

关系好,不得不随;那关系一般,能想不随就不随吗?

一位网友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除非彻底断了联系,否则只有两条路:要么表示友好随一随,要么就准备好被挖苦嘲笑。

她一个四年没联系过的初中同学,突然告诉她自己要结婚了,请她来参加婚礼,第一次她婉拒了,第二次没回复。

结果,对方直接发来两条语音“是不是死了”“没死不知道回微信”。最后,两人摊开来说,不欢而散。

一个不愿出冤大头的份子钱,一个坚决不承认是为了份子钱。

很奇怪,在这个人均社恐的社会,似乎所有人也都在为人情所累,越累越社恐,但社恐了,还是摆脱不了份子钱的泥淖。

年轻人们无法从中完全逃脱,我那位独身主义的室友常常开玩笑,说要在30岁的时候办场大寿,让大家把该还的还回来,但你我都知道,这不现实。

这不现实,但礼数还礼数是唯一保持平衡的办法,平衡,又往往需要妥协。

我们该怎么逃离份子钱的牢笼,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