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对于教师来说,这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工作,是教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也是最为基础的专业素养。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懂得,“教学的成功,85%源于课前的预设”(特级教师靳家彦),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很看重备课,那是源于“它是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战略’策划,‘战术’酝酿,是课堂运筹帷幄,决定学生万里发展的冲锋号”(《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从内容上的整体备课、单元备课到课时备课,从形式上的个体备课到集体备课、多次备课、个性化备课,从备课周期上的模块备课、学期备课到先周备课,从备课的成果上的教案、学案+教案到教学案一体化,等等,足见备课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份量,从实践中着着实实地印证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备课,无论多么强调和重视备课,毋庸讳言的是,我们的备课还停留在为教师“教”、为“怎样教好”而备。更有甚者,有不少的教师在实际操作上,将“备”课,演化成为“背”课。课上不能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不能恰当地利用生成,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很欣赏这个“备”字。备,这里的“备”显然是预备、准备之意。过去我们常讲,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然没错,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和价值。钻研教材、选择教法仍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我们必须要弄清的是,备课究竟为何而“备”?到底是为了教师的“教”、“教好”、“教得顺利”而备?还是为了学生的“学”、“学会”、“学得轻松”、“学会会学”而备?

我认为,备课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备课的关键是为了如何帮助学生更加顺利、轻松地理解、把握和活化课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的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毫不例外,课堂教学必然要为学生的“学”有“备”而来。

有专家说,“备课的实质就是对课程的理解”,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厘清教材这一基本课程资源的重点、难点,规划教材的处理流程,策划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由浅入深,设计如何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是对课程的整合、化繁为简,乃至再度开发的过程。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为“学”而“备”呢?

解读课标,为“学”定向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必须严加遵循的“纲领性”的文件。《课程标准》的表述,具有高度的概括、凝练、浓缩的特点。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把握,单纯依靠学生的力量是难以实现和完成的。教师在准备阶段,就有必要认真、反复地研读课标,揣摩其丰富的内涵,并使之细化、浅化、具体化,使之变得丰厚、丰满,分解成便于学生落实的细目。只有透彻理解其内涵,才能更加准确、科学地把握、组织、整合符合课标要求的课程资源,才能使教与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诸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等,逗号前的表述,关键词多为“了解”、“知道”、“简述”、“列举”等,而逗号后的表述,关键词多是“理解”、“说明”、“认识”、“探讨”等,在能力层级上,显然后者为高位的概念,是对“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它实际上给学生界定了“学”的用力方向。

钻研教材,为“学”定标

备教材,无论何时都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中的一种,而且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钻进去”,还要“钻出来”。所谓“钻进去”即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既强调“钻”的深度,又要有“钻”的广度,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梳理和排查,吃透重点和难点,把握联系点和关键点,并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谋划实施策略;所谓“钻出来”,就是要求教师切实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操作性强的切合学生实际的三维目标,预设能引起学生“惊讶”和启迪思维的问题,预测问题解决的思维障碍点,要善于自问:根据课标要求,应该理解和掌握什么?应该确立怎样的三维目标?学生在重点问题的处理上已具备了哪些与之相关联的前提知识?围绕重点问题可以设计哪些问题?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方面的阻碍?怎样来点拨、疏导?应该经过一个怎样的探索过程?还可以选取哪些材料以丰富课程资源,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等等。而不是仅从我怎样教好这节课这一角度来准备教材。

把握学情,为“学”奠基

传统备课中,也非常重视对学情的了解与分析,也即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更要强调把握学情。但不只是体现在口头上和文章中,应实实在在地成为“备”的重要内容。

这里的学情,就是学生后继学习所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这是完成新任务的认知前提。“备”学生的过程,就是为“学”寻找铺垫。这个工作做得好,找得准,分析得到位,就能使“学”减缓坡度,找到合适的台阶。

如,小学低年级的“单式统计表”就是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认知前提。备课时,重点要思考的是:学生是否还记得单式统计表,是否还记得统计的过程,是否还会做数据的归类汇总,是否还记得单式统计应该注意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去根据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即设置一个怎样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按照观察从不同角度进行单式统计,从单式统计中发现相同的统计结果,确定怎样由这些反映不同角度的单式统计表组合在一起,怎样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组合中完成这一过程。这样的“备”,强调的就是想办法在单式统计与复式统计之间找到可以打通的道路,架设自主探究的桥梁。

巧设问题,为“学”搭梯

传统的备课,大多用心于课堂教学流程的整体设计,怎么导入,提问什么问题,如何讲述,怎样小结,如何板书,做哪些练习,等等,也有不少的老师关注到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以图通过设计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一步步理解文本,这较传统的备课已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问题的设置,出发点还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如在创新课评选中,一语文教师按照文本解读的思路和顺序,依次设计了30多个问题,学生按照老师的这些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课上得很顺利,学生按照老师的预设思维也算深刻,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确实下足了功夫。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设计只是取代了老师的满堂灌,取代了老师的一言堂,最终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不过老师的“讲”变成了“问”而已。

事实上,根本没必要设计那么周全的“层层叠叠”的问题,有的可以问,有的就没有问的价值,有的问题学生自己完全能自行解决。因此,备课时,我们要格外关注的是学生在哪个地方会产生问题,会提出什么问题,再诸如怎样从三角形和平行线的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角)的关系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之间,给学生架设起一座比较易于通过的桥梁,为学生“学”得顺利、“学”得深刻搭起思维的梯子。

确定方法,为“学”铺路

教育界普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被命名或没被命名的某某教学法多如繁星。特别是在备课阶段,老师们往往也非常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仅是为了教得顺畅,教得透彻,教得眉飞色舞,只关注教法,忽视指导学的研究,就是远远不够的了。虽也讲求在教案中写清了学法指导的项目,但缺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的指导,缺失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的指导,也是我们在备课中需要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我们关键是要在“备”中,确定引导学生解决由单式统计表怎样到复式统计表诸如此类的方法。唯有站在指导“学”的角度研究并确定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备课。

适用手段,为“学”助力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当今的课堂也必不可少地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应当说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课程资源,一定程度上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这些现代手段也是“双刃剑”,使用得当,会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插上翅膀,反之,不仅束缚教师的手脚,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一位语文老师讲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其中的景,蕴含的情,是何等的美啊!但当这位老师打开了制作精美而丰富的课件时,那种意境,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那种月光下的“柔柔的纱”,那种如梦的美景,岂是能用多媒体展示的?那种韵律,那种情怀,岂是多媒体所能承载的?

课堂上老师上下翻飞,手忙脚乱来点击鼠标,让“手段”捆住手脚,不是我们所愿;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声光电的展示中,失去想象,失去联想,也不是我们所想。因此,在“备”“手段”的时候,真的非常有必要掂量掂量,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的“学”,而不是为我们的“教”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