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很多人是从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认识唐明皇的,唐明皇真的是个情圣吗?笔者只能呵呵了。

我们先来捋捋,唐明皇,即唐玄宗,即李隆基,即李三郎,他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梨园老祖。武则天是他亲奶奶,唐睿宗李旦是他亲爹,唐中宗李显、韦皇后是他三大爷、三大妈,看这亲友团,背景够硬吧

!别看背景硬,他还真是个苦孩子出身。

鉴于武奶奶是权力的发烧友,她对可能夺取她权力的李唐子孙极尽打压,李三郎从小看着他奶奶像捏面人似的,把他三大爷和他爸(前两位大爷已不在人世)一会儿立、一会儿废、一会儿发配、一会儿幽禁,他的命运也跟着像坐过山车似的。他九岁那年,他的母亲因为莫须有的原因,被武则天秘密处死,而且尸骨无踪,他爸李旦老婆没了,都不敢问一声,还乐呵呵装得跟没事人似的。

刚及弱冠,他就亲眼看到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奶奶退了位,拥立了他三大爷为唐中宗。五年后,他学成出师,联手姑母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一举斩杀了企图效仿武奶奶当女皇的他三大妈,并且把韦后集团里高过马鞭的男子斩尽杀绝,趁乱还断了太平公主的臂膀上官婉儿。

看着大家一脸懵逼的样子,他知道自己成长得太快了,众人都还不适应,他于是推出老爸李旦在皇帝的宝座上先当着吉祥物,李旦也很识趣,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替儿子看摊儿,无论大臣们奏报什么问题,李旦都统一回复:三郎知道吗?三郎同意吗?三郎什么意见?两年后,李旦禅位,李隆基登基称帝。

李隆基上台就展开了跟太平公主的权力争夺战,并最终胜出,太上皇李旦亲自去向儿子求情,也没能保住太平公主一条命。

李三郎挥舞着权杖一路登顶,什么阴谋阳谋没见过,别看人家才二十七岁,只怕见过的套路比一般人走过的路都多,他比谁都懂皇家的无情,权力的冰冷,说这样的人能是情种,鬼都不信。

李三郎的结发妻子是王氏,他们的感情曾经非常好,王氏及其一家一直都是他的坚强后盾。李三郎当了皇帝后,又爱上了武小姐,就想废掉王皇后,给武小姐腾地方,王皇后哭着说:三郎你忘了咱们穷的时候,你过生日我父亲卖了衣服为你做长寿面吗?你忘了讨伐韦后、讨伐太平公主时我哥哥为你出生入死、冲锋陷阵了吗?说得李三郎当时很惭愧。惭愧只维持了三十秒,没能挡住李隆基追求新欢的脚步。皇后依然是被废了,王庶人没多久就恹恹而死,王庶人生前待人温婉宽厚,人缘儿很好,很多人都爱戴她,所以有人就去建议,提高一下王庶人的丧葬规格,追封一下,给死人给个面子,也不碍活人的事。李隆基竟然没有同意。这样的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是多情的人,说凉薄还差不离。

武小姐,不,已经是武惠妃了,二十多年的专房之宠,让她有些飘,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成为太子宰相李林甫也想攀附武惠妃,俩人就一唱一和,

在玄宗面前诋毁现任太子李瑛、吹捧李瑁。

老不见唐玄宗有动静,武惠妃急了,干脆赤膊上阵,直接诬陷李瑛意图谋反,这次起作用了,唐玄宗不光赐死了李瑛,同案还杀掉了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但,并没有立李瑁为太子,而是另立李亨为太子。唐玄宗怎么可能让李瑁当太子呢?要的就是太子和宰相相互制衡,哪能让你们出自一党!唐玄宗终其一朝,都在防火防盗防太子,李瑛被杀时三十一岁,当了二十三年太子,真难为他了,总算是解脱了。

武惠妃的心理素质实在差,天天做噩梦,梦见李瑛三人索命,才三十八岁,就把自己吓死了。她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凭她,杀得了三个皇子?不信的诸位,你写道诏书,盖个萝卜章试试,看看谁能听你的!唐玄宗早就不满这三个儿子经常在一起嘀嘀咕咕、口出怨言,早就想要除掉太子,顺水推舟、甩锅给她罢了。还以为皇帝对她是真爱呢,打脸了吧!打脸的还在后头。

武惠妃尸骨未寒,就有人进言唐玄宗,说您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特别漂亮、特别能歌善舞,让她来陪伴您,您肯定满意。杨玉环是历史上顶尖的艺术家之一,又正是十七八岁的大好年华,唐玄宗一眼万年,喜欢上她,费尽心机想要弄到手一点都不奇怪,他要是纠缠上一个中老年大妈,那在历史上倒又是一段奇闻了。不顾小两口恩爱甜蜜岁月静好,唐玄宗下诏,勒令杨玉环离婚,入道观为女道士,然后又为寿王另娶寿王妃,断了俩人想破镜重圆的念想。明抢肯定是明抢了,马甲还是要给穿一件的,穿了马甲的杨玉环,变身为太真娘子,最终入宫成了杨贵妃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李商隐的诗句道出了李瑁的悲苦、尴尬和无奈,那个与他有“夺妻之恨”的人正是他的父皇啊!千百年来,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些愚忠愚孝观念的洗脑,让大家都选择性失明,都不去正视,那个权力无限膨胀的皇帝,其实是最大的恶霸,杨玉环有反抗的权力吗?如果说李三郎对杨玉环是爱情,那南霸天对吴琼花、黄世仁对喜儿、高衙内对张贞娘都可以是爱情了。李三郎只爱自己,只信奉手中的权力,说到底还是有权任性!

红楼梦》中,描写秦可卿屋中的陈设时,写案上摆着一个“安禄山掷破太真乳的木瓜”,似乎在暗示杨玉环和安禄山之间有香艳故事。那个真没有。唐玄宗准许安禄山经常入宫、准许安禄山认杨贵妃为母、准许杨玉环用大襁褓包着安禄山为他洗三,都是为了博杨玉环一笑吗?当然不是。唐玄宗为什么要笼络、扶持安禄山呢?一来,是因为唐初几代皇帝都在开疆拓土,疆域面积很大,玄宗定下的国策就是重用少数民族将领来巩固边防;二来呢,安禄山很会揣摩玄宗的心思,他故意欺负太子、怼宰相,让唐玄宗酸爽无比,觉得安禄山是制衡太子和相权的给力工具。

迈入老年的唐玄宗变得昏聩,不再有当年的进取心。

唐玄宗开始享受人生了,锦绣成堆的骊山终日仙乐飘飘,李隆基是梨园祖师爷,杨玉环是顶级艺术家,俩人合作的《霓裳羽衣曲》可谓珠联璧合,“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君王在看歌舞,安禄山则看到了机会,文恬武嬉、危机四伏的唐王朝在他眼里已不堪一击。

“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长安,唐玄宗只能带着权贵们向蜀中逃窜,走到马嵬驿这个地方,兵士哗变,乱军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及其他杨姓诸贵后,仍然不肯散去,玄宗问怎么回事?兵士答:“贼本尚在”,说是怕以后杨贵妃翻旧账,吹枕头风,清算他们,要求斩草除根,连杨贵妃一块杀掉。

杨国忠当然不是什么良相,可客观地说,跟历史上的权奸比起来,杨国忠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他能当上宰相,主要还是靠会拍玄宗马屁,而且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唐玄宗一直牢牢地控制着大权的,杨玉环当贵妃的十年里,曾两次触怒玄宗,被撵回娘家,杨家吓得屁滚尿流,最终都是以杨贵妃服软、痛哭流涕告终的。杨国忠曾多次向唐玄宗报告过,说安禄山必反,可唐玄宗乾纲独断,认为他们是在互掐,没当回事。说起来杨家还是替唐玄宗背了锅,其实从张九龄罢相、唐玄宗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开始,大唐的国运就开始走向没落,只不过是在杨国忠执政时总爆发而已。杨家招人厌烦、嫉恨,主要还是因为她们家人太奢靡,太骄纵,太不懂低调,其实她们家没有太多干涉朝政。

“君王掩面救不得”,究竟是压根就没去救还是救不得?晚唐诗人郑畋的《马

嵬坡》写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婉讽了唐玄宗连陈后主都不如,陈后主是带着心爱的女人一起躲井里;唐玄宗是丢出女人当挡箭牌,只顾自保。

以李、杨为题材的各类作品很多,最切中要害的当属清代袁枚的《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别再跪舔帝、妃的那点破事了,安史之乱像一道人间银河,造成了多少百姓的离散啊!

看看他们给天下苍生造成的苦难吧!像石壕村老夫妻诀别那样的人间惨剧数不胜数,老百姓的泪水可比长生殿上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