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增广贤文》:“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人悔悟太晚,没有钱了才想到断酒,人到晚年才想到读经寻求庇佑,前者是不得已而为之,后者是临时抱佛脚。毫无疑问,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如此。
“悔悟”这种事,有时候很难讲,有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悔悟,而有的人则长年累月觉悟很低。说白了就是,有的人一直在提升自己的觉悟,并且应用到生活中;而有的人妄想一劳永逸,自认为没有错,到头来才发现自己错了。
没有人想过得不好,但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之做点什么。除了上面两种非此即彼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卡在中间的情况,有的人看似悔悟了,但没完全悔悟,结果在中途一劳永逸的过程中除了差错。
下面这个女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就是有关“悔悟与否”的问题,她所走过的弯路,希望其他人能引以为戒:
 

 
『曾经我的自信是盲目的,我自认为自己努力上进还算优秀,就觉得我男朋友肯定会珍惜我,因为在我看来,我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宝贝。虽然有人劝过我不要大意,跟我讲了很多反面教材,但我没当回事,我觉得别人的失败不会在我身上上演。
现在回头想想我们俩当时的分工,真的很可笑,我竟然同意他留在老家,我外出去工作赚钱,当时想着反正我优秀,既然坐实了这个名声,我们就必须这样分工,如此才能彰显我的地位,如此才能在结婚后由我来主导婚姻。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在外工作赚钱,男朋友却在老家偷偷结婚了,小丑竟然是我自己,那种挫败感真的让人很难受。
我回去找他对质的时候,哭过闹过,但什么作用都没有,他既然敢背着我结婚,肯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提前想好了对策,连如何应对我的质问都想好了,要不然也不会在我质问他的时候流利作答。
这时候我才明白,之前朋友劝我的那些话都是合理的,感情的失败有可能在每个人身上发生,想要降低失败的概率,需要有远见,需要防患于未然,需要未雨绸缪,更重要的是,需要洁身自爱,只有这样,摊上不该爱的人,才能做到狠心说再见,丢了也不觉得可惜。』
 

 
02
虽然我们可以用随遇而安的态度对待“失败了才追悔莫及”这种事,但这种事终究不算什么好事,我们不能总把自己的“觉悟”寄希望于失败,很多失败是可以避免的。
像前面那个女人经历的那种感情问题,只要她不自以为是,只要她有防范之心,就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不用被动地接受失败,及时发现有问题,可以主动让感情失败,别看只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性质完全不一样。
或许有人会说,没经历过就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能避免呢?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顾虑,是因为我们的观念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认为所有事都必须经历了才会明白怎么回事,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不是第一代人类,在我们之前有太多人走过弯路了,我们只需要吸取他们留下的教训,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至于能否把这种思路运用到生活中,还跟个人的觉悟有关,你认为不行,那你就只能经历之后才明白。你认为可行,你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03
有些感情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只要两个人都没问题,都足够自律,心中只有彼此,时间和空间都无法让两个人分开,彼此之间也不会有背叛。但从现实角度来说,肯定不是所有感情都这样。
有的感情成就与否,跟当事人是否自律有关;有的感情是否长久,跟时间和空间有关;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开始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是否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都很自律,你就可以不用为感情花费太多心思,专心做好其他事就好;但如果不是这样,你就必须为感情多花一些心思,你如果不满意可以换,你如果不换,那你就没有别的可走。
从个体角度来说,自律的人可以很自觉,不用人提醒也能把所有事做好。但有的人则需要有人管着,抽着,监督着,引导着才能做好事情,你如果爱的是这种人,你就不能一劳永逸,因为你所处的爱情现实不满足一劳永逸的条件。
 

 
04
管理心理学中有个“彼得原理”,指的是在职场中,由于习惯对在某个职位上称职的人进行提拔,从而会使得员工趋向于被提升到不称职的职位。
这很好理解,一个只擅长搞技术的人,因为工作优秀就被提拔做管理者,他就未必能像之前搞技术时那样如鱼得水,因为把他放到了一个不适合他的岗位上。
这种现象会引发很多问题,有的人被提拔之后错误百出,结果被否定;有的人为了守住不适合自己的高等级职位,开始制造工作很忙,事务很多的假象,从而让公司增员,一年到头高一些花里胡哨没有任何意义的项目。
那个原理的意思是说,应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此才能既成全个人,又成全公司。这不仅是对管理者的要求,要知人善用;同时也是对个人的要求,最好不要做无法彰显自身价值的事,否则时间久了容易废掉。
这种“角色扮演”方面的问题,不仅在职场中要注意,在感情中也要注意,包括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懂得选择一个真正适合你的人扮演爱人的角色,二是要确保双方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彰显各自的价值,达到互惠双赢的效果。
感情也是需要管理的,每个人都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能否扮演好这两种角色,就取决于个人的绝无高低。你有明确的原则和标准,能判断出感情是否有问题,你的感情就不会有太多问题,反之则会频频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