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国时期,曹丕就曾问过大臣类似的问题,父亲和君主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可以说这个问题十分诛心,回答的好受到重用,回答不好,可能小命不保,面对这个问题,一位大臣回答了曹丕,而他的答案不禁令人称奇。

曹丕作为曹操的次子,本来是没有机会继任皇位,建安十三年,十三岁的曹冲身患重病,曹操亲自为其祈福,最终还是没能保住曹冲。曹冲的死令曹操极为悲伤,却也让曹丕看到了希望,因为曹冲死后,阻挡在他面前的就只有曹植了。最终曹丕在司马懿的帮助之下,成功战胜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曹丕晋升世子之后,曹操为其举荐了不少可靠之才,有意让他们辅佐曹丕,在这些人中,被曹操称为奇人的邴原,显得尤为起眼。

邴原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位奇人,他出生贫寒,十一岁父亲去世,邴原就此成了孤儿,当时他们家隔壁就是学堂。邴原在经过学堂时突然放声痛哭,学堂先生十分诧异,问邴原为何痛哭,邴原回答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能够读书的人,必定都是有父兄的人,我羡慕他们有父兄可以读书,所以痛苦”,先生听后,决定免费让邴原读书,这件事情被传为美谈,邴原泣学的典故由此而来。

邴原也没有让学堂先生失望,他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了东汉末年的名士。后来曹操听闻邴原的名声,征召他为司空掾。

后来曹冲病逝,曹操听闻邴原的女儿刚好病死,于是曹操便找来邴原,希望两人合葬,定个阴婚。面对这个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邴原选择了推辞,他对曹操说:“这样做不合乎礼仪,我之所以追随你,是因为你能遵守规则制度,如果我现在答应了你,我就会变得庸俗”,曹操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且之后将邴原称作奇人,更加重用他。

曹操出征时,经常留下邴原与张范和曹丕一同留守。有一次曹操出征时,身为魏王世子的邴原召开了一场酒会,推杯换盏间,曹丕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

曹丕这番话大意指:君主和父亲身患重病,你有一颗药丸,能救一个人,你救谁?曹丕这个问题,明显是想测试手下这帮臣子,在自己称帝后是否忠心,大臣们都不傻,都回答皇帝

只有邴原迟迟没有回答,曹丕便亲自点名,邴原站起来,非常坚决的说道:”父亲“,曹丕听后心中更加认定邴原果然是位奇人,也没有和他过多计较。后来,在跟随曹操东征的时候,邴原不幸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