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反问句的诗句

1、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译文: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译文: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3、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译文: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赠董大》)译文: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5、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杜甫《绝句》)译文: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6、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译文: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7、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译文:打扮好了轻轻问丈夫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译文: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二、推荐几首关于“含有反问句”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译文: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译文: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译文: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5、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译文: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6、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译文: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译文: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8、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译文: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10、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 译文: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三、反问的古诗句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孟浩然《春晓》花落知多少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七步诗 曹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九日 王勃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春雪 东方虬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感遇 张九龄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 黄庭坚

客亭长短路南北,衮衮行人哪得知?

丑奴儿 辛弃疾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声声慢 李清照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沁园春 郑燮

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咏史 龚自珍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四、诗中的反问句是哪句

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孟浩然《春晓》花落知多少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清照:知否?知否?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五、有关反问的诗句有哪些

一、《七步诗》 作者:三国曹植 1、原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翻译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二、《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作者:唐代孟浩然 1、原句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2、翻译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三、《凉州词二首》 作者:唐代王翰 1、原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翻译 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君也不要笑我,自古以来上战场的有几人能回来呢? 四、《咏史》 作者:清代龚自珍 1、原句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2、翻译 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五、《赠花卿》 作者:唐代杜甫 1、原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翻译 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六、《忆江南三首》 作者:白居易 1、原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2、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六、夸张的古诗有哪些

人言箸插东西倒,我道匙挑前后流。

解缙《感咏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日出江花红胜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李白《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雪》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翰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在我回答的下面点击 “好评”,谢谢你啦^_^)。

七、诗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加强语气,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人辩论时犹如“回马一枪”,写作文时用上排比反问,能增强气势。

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

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比如: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这里“难道”一词也可以省略。 3.”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我们难道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表示极度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