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夜晚的诗句有哪些

1、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宋 张耒

释义: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2、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代赠二首·其一》唐 李商隐

释义:深居高楼黄昏时分,思念的人欲见而无法相见。天上一弯新月洒下淡淡的清辉投影在梯阶上。

3、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晚泊岳阳》宋 欧阳修

释义:江面空阔,明月渐渐升起,天水相连,夜气漾漾,江路茫茫。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 王建

释义: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琵琶引》唐 白居易

释义: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唐 韩愈

释义: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7、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宋 苏轼

释义: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绿色的玻璃一样。

8、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宋 刘著

释义:面对天上点点闪亮的星星,朗朗普照的圆月,我独自一人痛饮不休。喝着,喝着,好像觉得天上的银河倒流入了我的杯中。

9、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出塞二首》唐 王昌龄

释义: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10、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秋声赋》宋 欧阳修

释义: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二、赞美傍晚的诗句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4、《蝶恋花·忽破黄昏还太素》年代: 宋 作者: 黄裳

忽破黄昏还太素。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江上分明星汉路。金银闪闪神仙府。影卧清光随我舞。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今月亭亭曾照古。古人问月今何处。

5、《阮郎归》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黄昏 [huáng hūn]

[释义] 1.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2.傍晚

黄昏,傍晚在古诗里意境:千百年来,人们感念黄昏,描述黄昏,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上融合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照和领悟。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归鸟、笛声、悲鸣……初中课本中的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它们无一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但是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而是根据诗人传情达意的需要形成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黄昏意象独特的艺术情趣和无穷魅力。

三、赞美傍晚的诗句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

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

几时归去不销魂。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4、《蝶恋花·忽破黄昏还太素》年代: 宋 作者: 黄裳 忽破黄昏还太素。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

江上分明星汉路。金银闪闪神仙府。

影卧清光随我舞。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

今月亭亭曾照古。古人问月今何处。

5、《阮郎归》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

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

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黄昏 [huáng hūn] [释义] 1.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2.傍晚 黄昏,傍晚在古诗里意境:千百年来,人们感念黄昏,描述黄昏,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上融合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照和领悟。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归鸟、笛声、悲鸣……初中课本中的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

它们无一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但是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而是根据诗人传情达意的需要形成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黄昏意象独特的艺术情趣和无穷魅力。

四、形容深夜的诗句有哪些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解释: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2.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解释: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3.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解释: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4.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解释: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5.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解释: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

6.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解释:半夜手牵着幼子回到院子中,冰冷的月光照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看到人

7.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解释: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8.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解释: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9.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解释: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10.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解释:暮霭沉沉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

1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解释: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绕着大树飞翔三圈,不知可以依些在那根树枝?

12.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解释: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13. 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王元鼎《凭栏人·闺怨》

解释:我一个人睡觉,夜晚的月亮圆圆的人却没有圆

14. 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解释: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15.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李贺《南园十三首》

解释:夜雾逐渐消散,一条蜿蜒于绿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

五、赞美夜景的诗句有哪些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 白话文释义: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白话文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3,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出自清代: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白话文释义: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4,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出自清代: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一》 白话文释义: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

诗人们月下吟常常雅兴勃发,漂泊的游子惹恨牵愁却不忍把她遥观。月轮啊!你是翡翠楼边悬挂着的玉镜,月轮啊!你是珍珠帘外高挂着的冰盘。

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点起蜡烛,辉煌的光彩映照着这画栋雕栏。 5,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出自宋代:张耒《夜坐》 白话文释义: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

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

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六、跪求16首赞颂夜晚的诗歌

1请让我躺在别处接受往昔的折磨最好用沉重的墓石使我相信我的未来让我忘掉你时侧着身子像房间里家具太过笨重像只被单身汉撞见的野猫在房顶上跳过清晨的浓雾哦别来纠缠我请别再一次地请你放下花束眼泪我看见少年的我低下头去在桌上自己的名字下悲叹星空迂回如水流运载小小的骸骨厄运已向戒指一样套上你跟我的指节 2孤独不要繁星因为它是月亮的碎片四散在云的那头天的那边夜色本来完整撕裂的感觉痛的缠绵一个人的足迹延伸到地平线漫漫的夜空为什么对我诉说着永远只想在这碎裂的夜空下长眠4夜的颜色夜空远,万里无云,圆圆的月亮嵌在穹顶,星星稀稀落落,不敢与明月争辉。

阑珊的街灯稀释了皎洁的月光,是黑色,是白色,是黄色,交融在一起,构成了这幅斑驳的颜色。 5黑夜将光明紧紧地锁在了地狱里,再用黑色厚厚的铁皮将地狱包了起来。

不让一丝能被黑夜看见的光钻出来。一眼望去仿佛掉进了一个黑色的梦里。

我听见树枝“哗啦哗啦”作响,像是在说着什么悄悄话,又想是被这漆黑的夜晚吓得瑟瑟发抖。看不见月亮,也没有星星。

偶尔路上驶过一辆汽车,汽车的灯光像一把利剑刺透了黑暗,然而不久它就变得像一个孤单的萤火虫,最后消失在一片黑色的无边里。还有那不知是什么的虫子时不时的叫上一两声,它不会知道在这样的黑夜里这让我多么的害怕。

七、描写夜的诗词 描写夜的文章 描写夜的其他方面的也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

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

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

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

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

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

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

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

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