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子兵法的好词好句

《孙子兵法》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1.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始计第一】2.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始计第一】 译文: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3.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始计第一】 译文: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

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4.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第一】 译文: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

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5.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作战第二】6.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第三】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谋攻第三】8.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谋攻第三】9.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谋攻第三】 10.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第三】11.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谋攻第三】12.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军形第四】13.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军形第四】14.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军形第四】15.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兵势第五】16.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兵势第五】17.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兵势第五】 18.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兵势第五】 19.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兵势第五】20.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兵势第五】21.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虚实第六】 2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虚实第六】 23.进而不可御者。

2. 孙子兵法中的好句子

-我来看看我能记住多少…

始计第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一曰道,2曰天,3曰地,4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默写太慢了=-=就写后面记得的吧。其实是我只会第一章…………- -#

作战第二:兵贵胜,不贵久。 闻拙之速,未睹巧之久也。 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胜地而益强。

谋攻第三: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后面还有没有次我就不知道了- -|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不行了不行了,我实在打不下去了,打了半个小时了,输入法有点问题。楼主你看着给分吧=-= 这只到第三章,后面还有很多,我选着默的都是觉得不错的。后面还有点我看楼上答的,我就补充一下。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个是说如果你实力不好就别太逞强,否则肯定会死在人家手上。

夫兵形似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这个是说别墨守陈规。

还有些什么将有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之类的,反正你自己找去吧=-=

3. 孙子兵法的好句有哪孙子兵法好句有哪些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剐戳而无戚。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好词好句

三十六计胜战计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敌战计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攻战计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混战计 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并战计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颠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败战计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始计第一 孙子兵法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本篇主题词】知用其计,攻其不备,出人意料,为兵家取胜诡道。

【现代释用】 说到“计”,人人皆知,对于它的作用,很多人都能信口说几句,但绝大数人又不能用得明白,皆因不知“计”的奥妙。孙子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

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可见,孙子头脑中有一套征服人心的妙计。

粗略看来,他提供了一下八点计策:一是,因利而制权;二是,用而视之不用;三是,远近相互交错;四是,用利益打动人;五是,在混乱中取胜;六是,避开强大对手;七是,善于激怒对手;八是,能够攻其不备。一句话,这些都是所谓的算计。

所谓“多算胜,少算不胜”表明:算计应先于行动,算则胜,不算则败。战争如此,领导、做人、经商,莫不如此。

作战第二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其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①:“忌”加“艹”头。

谋攻第三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军形第四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

5. 要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急用

名句摘抄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6. 摘抄描写说话提示语好词丶好句

1.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2.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孙子兵法

3.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4.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左传·昭公八年》

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6.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

7.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8.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名人名言》梁元帝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0.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契诃夫

11.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韩愈

12.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苏拭

13.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徐无鬼》

14.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德谟克利特《着作残篇》

15.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苏洵

16.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福楼拜《包法利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