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划破夜空,会触动文人的心灵;瀑布飞流直下,会引发诗人的灵感;鸟儿缓缓低吟,会勾起才子的妙思——人生路的漫漫征程,能否让你我觉醒?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纵观古今,有多少人在困境面前束手无策,抱怨沉沦,蹉跎了岁月,又蹉跎了自我。世界上多的是抱恨终身,少的是感同身受。与其慨叹人生,不如趁早觉醒,开启新的征程。

一个人的觉醒,不悔过往。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就是人生常态。以前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无论对错,或是好坏,后悔都无济于事。唐朝薛昭纬在诗中写道:“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而你的每一次后悔,都是对光阴的浪费。

宋代词作家李清照中年丧夫,孑然一身,心无所依,在烽火连烟中颠沛流离。此时,她遇到了风度翩翩的张汝舟,常常拿着字画上门请李清照评赏,对她百般关怀,便以为是谦谦君子,心生温暖。可是经过日久天长,李清照才发现,原来这个男人想的不是和自己一起共度余生,而是觊觎李清照手中值钱的金石书画,人品实在不堪。李清照从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敢于再嫁,更是宁愿坐牢都要与张汝舟分离。她没有伤春悲秋,更不曾后悔,而后安之若素,成就一代大家,不曾辜负上天赐予她的天赋与才华。千百年来,我们依旧对她仰视崇敬,为她的字字珠玑、篇篇华章,更为她的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倘若有一天,我们也遭逢人生变故,一步踏错,能不能也像李清照这般不后悔,蜕变成一个新的自己?现实往往是,如果我们选择左边的路,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对右边的路念念不忘,心有抱憾。当一个人开始觉醒时,就会明白:真实的人生,怎么选择都会有遗憾。

一个人的觉醒,不惧将来。未来已来,你就是躲起来,捂住自己的眼睛,还是要走进新的时代。该来的,都会来,你躲不过。时不我待,不惧将来。迈开脚步,顺着时间的方向奋力向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忘掉过去的不愉快,带着幸福和温暖,继续前进,即便前途未卜,依旧信心满满。

未来总是迷茫不可知。物来顺应,顺其自然,就是我们面对未知生活时应该有的态度。无论未来有什么事情降临于自己的生命中,都要坦然地接受。无论惊与喜,都不会过度地排斥,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春去秋来,夏冬往复,鸿雁南飞,弦月摇树—–万物兴衰皆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正是因为顺应了自然的规律,顺遂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令人驻足的美丽。一生一世,不因外界喧嚣而浮躁,不因他人的言语而怯懦。当你做好了坦然接受的准备,所有的将来便不再可怕。

一个人的觉醒,活在当下。你的遭遇好坏没几个人在乎,日子难不难过别人也不想知道,所以不要和谁去抱怨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向上走,向前冲,不要被悲伤怨言拖进泥潭。一个人开始醒悟,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咽下了心里的抱怨,秉持着亡羊补牢尚未晚,怨天尤人无意义的理念,沉默地跨越着人生中的壁垒。

苏轼一生辗转南北,接连被贬,仕途坎坷。如果一般人经历过这些,早已牢骚满腹了。但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硬是把当下活成了“诗和远方”:被贬谪黄州,他躬耕于东坡,救助弃婴,移风易俗;被贬谪惠州,他发现“罗浮山下四时春”,改善农具,恩泽黎民;被贬谪儋州,他教化乡民,培养出海南的第一位举人姜唐佐,打开一方文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对自己的评价。曾官至吏部尚书,却把平生功业归于三个被贬的地方,把他乡作故乡,把仕途上的不得志化为诗与远方的超脱。

觉醒,心如明镜,清除所有的心灵杂质,才会拥有明镜般的智慧。用心若镜,物去不留,方能不乱于心;物来顺应,不念过往,才能不畏将来。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