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拒绝浮躁”的诗词

拒绝浮躁

梦之仪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一个观点说得很中肯,他说这个时代显得特别浮躁。有些人追求暴富,有些人梦想一夜成名,有些企业看到一些新兴的行业便一哄而上,以至最后纷纷落马。所以汪先生提出:拒绝浮躁。同时他又要求,“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做人做事做管理,都应当注重细节,脚踏实地。”

要说当今这个社会,确实是够浮躁的。浮躁,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大通病。

比如说读书,工作之余、生活空闲时,倘若能静静心读读书还是不错的,可现今已经浮躁的让人静不下心来读书了。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埋首于青灯黄卷间,不问功利地苦读书?真的是太少了。

读书是这样,很多事情也是这样的,说件小事吧。去年的时候,我在内网上认识了本系统的一批文学爱好者,其中有一个叫“册子”的很特别。他爱好文学,精通古典诗词,不但如此,册子还是一个非常甘心于寂寞的人,不争名不争利。他的有些诗写得非常好,我就问他投稿了没有?他说他从没有想过要去投稿,他只是因为喜欢才写。为喜欢而写,说得多好。在现在这样非常功利的社会,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还能够为自己的心灵而做自己喜欢的事,真是太难得了。我的另一位知心好友则不同,她每完成一篇,必要选择稿费高的杂志才肯投,说这样是提高经济效益。她说的自然也不无道理,但我似乎更欣赏前者。我做不到像册子那样,但总归也能选择一些自己喜欢或中意的报刊和栏目投稿,也不管稿费有多少。

汪先生又说,拒绝浮躁的办法是,看准一件事,狠狠地扎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做下去,肯定会成功。汪先生此言,真让人受益一生。

在我们西塘这个小小的古镇上,有一个曾经默默投身于版画的老艺术家,他就是醉园的王亨先生。王先生年轻时就爱上了版画,此后几十年间致力于版画创作,形成了他自己的创作风格。前几年,西塘旅游开发了,王先生以他和儿子的版画作品为展示内容,构成醉园一景,醉园因而成了西塘的一个特色景观。王先生以他几十年的默默无闻,换来了今天的成功,他为西塘古镇旅游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如果王亨先生也浮躁的话,如何耐得住几十的默默无闻?

汪先生还说,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某种责任是不是承担了。坚定地做某一件事,做到位了,就成功了,社会自然不负于你。他说的还是“拒绝浮躁”这层意思,但已经多了“责任”两字。责任有很多种,有对家庭的责任,有对工作的责任,也有对社会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那么人生才更臻完美,社会才日益完善。但有时候,浮躁总会让人心智失去平衡。多年以前,金华发生了特大税案,涉及到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人,这是某些人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结果,是无视自身责任的结果。因为浮躁,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浮躁,让我们在应该选择的时候无所选择,浮躁,让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浮躁,让我们丧失了太多的机遇甚至我们美好的明天。就让我们拒绝浮躁吧。

2.关于“拒绝浮躁”的诗词

拒绝浮躁 梦之仪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一个观点说得很中肯,他说这个时代显得特别浮躁。

有些人追求暴富,有些人梦想一夜成名,有些企业看到一些新兴的行业便一哄而上,以至最后纷纷落马。所以汪先生提出:拒绝浮躁。

同时他又要求,“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做人做事做管理,都应当注重细节,脚踏实地。”要说当今这个社会,确实是够浮躁的。

浮躁,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大通病。比如说读书,工作之余、生活空闲时,倘若能静静心读读书还是不错的,可现今已经浮躁的让人静不下心来读书了。

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埋首于青灯黄卷间,不问功利地苦读书?真的是太少了。读书是这样,很多事情也是这样的,说件小事吧。

去年的时候,我在内网上认识了本系统的一批文学爱好者,其中有一个叫“册子”的很特别。他爱好文学,精通古典诗词,不但如此,册子还是一个非常甘心于寂寞的人,不争名不争利。

他的有些诗写得非常好,我就问他投稿了没有?他说他从没有想过要去投稿,他只是因为喜欢才写。为喜欢而写,说得多好。

在现在这样非常功利的社会,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还能够为自己的心灵而做自己喜欢的事,真是太难得了。我的另一位知心好友则不同,她每完成一篇,必要选择稿费高的杂志才肯投,说这样是提高经济效益。

她说的自然也不无道理,但我似乎更欣赏前者。我做不到像册子那样,但总归也能选择一些自己喜欢或中意的报刊和栏目投稿,也不管稿费有多少。

汪先生又说,拒绝浮躁的办法是,看准一件事,狠狠地扎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做下去,肯定会成功。汪先生此言,真让人受益一生。

在我们西塘这个小小的古镇上,有一个曾经默默投身于版画的老艺术家,他就是醉园的王亨先生。王先生年轻时就爱上了版画,此后几十年间致力于版画创作,形成了他自己的创作风格。

前几年,西塘旅游开发了,王先生以他和儿子的版画作品为展示内容,构成醉园一景,醉园因而成了西塘的一个特色景观。王先生以他几十年的默默无闻,换来了今天的成功,他为西塘古镇旅游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

如果王亨先生也浮躁的话,如何耐得住几十的默默无闻?汪先生还说,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某种责任是不是承担了。坚定地做某一件事,做到位了,就成功了,社会自然不负于你。

他说的还是“拒绝浮躁”这层意思,但已经多了“责任”两字。责任有很多种,有对家庭的责任,有对工作的责任,也有对社会的责任。

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那么人生才更臻完美,社会才日益完善。但有时候,浮躁总会让人心智失去平衡。

多年以前,金华发生了特大税案,涉及到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人,这是某些人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结果,是无视自身责任的结果。因为浮躁,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浮躁,让我们在应该选择的时候无所选择,浮躁,让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浮躁,让我们丧失了太多的机遇甚至我们美好的明天。就让我们拒绝浮躁吧。

3.提醒不要浮躁的古诗句有哪些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元稹《菊花》

意思是: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 杜甫《丹青》

意思是:

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 程颢

意思是: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意思是:

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

意思是: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学记》

意思是: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赵策一》

意思是: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 杜荀鹤《泾溪》

意思是: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意思是: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意思是: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 欧阳修《五代史 伶官传序》

意思是: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4.求几句劝人心静不要浮躁的诗词句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外不见人过,内不为邪迷所惑.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均来自六祖慧能大师的> 古之所谓豪杰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来自苏东坡的>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忘了出处。

5.形容浮躁的诗句

偶尔的仁慈 放纵一次的善待自己 只是在心里惦量着 怎么样让时间更显的美丽 安排好了自己的一切 却安排不了别人是否有默契 虚荣的期望着 乱乱的 浮躁在此刻生效 有心做好一切 却无力 世界有我根本就是多余 女人 一直都是悲哀的代名词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 像荒野的草 即使父母 在他们眼中女儿就像是漂浮在空中的尘埃 弹指一挥 抛洒后便无心再顾及 浮躁满地 那是尘埃和着泪在哭泣 时光无休止的重复 我也在浮起落地中翻滚无处 任雪冰风撕 让思想独自游荡 怎挡得了别人的介入 时间如痛苦般缓慢 一切都是那样的碍眼 以为不协调的总是别人 却忽略了自己才是重点 站在危险的边缘 浮躁的感叹 我的世界怎么如此的烦乱 看着镜中的自己 浮躁的感叹 老了 岁月的痕迹 斑斑点点 抓住每一个路过的人包括自己 浮躁的呐喊 我是谁 我是谁的谁 我的世界还有谁。

6.关于浮躁的诗句有哪些

1、《送林子中知成都》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 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

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

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

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丹田芙蕖开,余光发形容。

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

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间出作遨头,伐击鼓与钟。

远民生爱敬,有古循吏风。岂止招学徙,区区继文翁。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2、《荐士》年代: 唐 作者: 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3、《古隍行》年代: 宋 作者: 朱南强 茂林修竹恒苍苍,畦兰畹芷胜幽芳。

在葱佳气蔼祯祥,小小一村名古隍。屋西有山名虎耳,东流挹抱长溪水。

三峰笔架卓面前,背后驹骊翠屏奇。绕帘数顷祖遗田,信可容侬耕晓烟。

摘山钓水美且鲜,南窗笑傲北窗眠。三馀祗把子孙教,不伯趁炎竞浮躁。

先于道谊后文章,事长谦恭事亲孝。桑麻芋粟小园收,社酝茅柴逐旋笋。

但得官清摇役省,此生温饱复何求。4、《送李生谒张侯》年代: 宋 作者: 石介 李生长七尺,栖栖长自吊。

一饮酒一石,常怀酒瓮小。一食午一腔,平生未曾饱。

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悼。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

不识伯乐氏,飞黄遍牛皁。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

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

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磊磊公侯器,可以镇浮躁。

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

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5、《古隍行》年代: 宋 作者: 朱南强 茂林修竹恒苍苍,畦兰畹芷胜幽芳。

在葱佳气蔼祯祥,小小一村名古隍。屋西有山名虎耳,东流挹抱长溪水。

三峰笔架卓面前,背后驹骊翠屏奇。绕帘数顷祖遗田,信可容侬耕晓烟。

摘山钓水美且鲜,南窗笑傲北窗眠。三馀祗把子孙教,不伯趁炎竞浮躁。

先于道谊后文章,事长谦恭事亲孝。桑麻芋粟小园收,社酝茅柴逐旋笋。

但得官清摇役省,此生温饱复何求。韩愈【hán yù 】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2、《荐士》年代: 唐 作者: 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注释】:1、荐士:“士”指孟郊,当时做溧阳县尉任满,在京城等待补官。郑馀庆于元和元年(806)五月罢相为太子宾客,九月十六日改国子祭酒。

此诗作于九月郑馀庆改任国子祭酒之前。参见清王元启《读韩纪疑》。

2、三百篇:《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