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中的对仗句】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

.。

二、古体诗的韵、平仄、对仗,诗的押韵我实在不懂,该怎么押韵.平平仄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调,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永恒的话题.送你一首神诗,你一读就会明白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就这么简单.现代汉语中的平仄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例如: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三、古诗中的对仗句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

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

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

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

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

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

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

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

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

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

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

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

四、含有对仗的诗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无名氏《画》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曲江对酒》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五、格律诗中,对仗、压韵、拗救等各指什么

一、对仗的基本知识 1、对仗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对仗?对仗是格律诗的一大修辞技巧,通常只要求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对仗。

对仗源于古诗或古赋中的骈文。骈文起于汉、魏,成形于南北朝。

骈文整篇以俪句为主,讲究对偶。其俪句多为四言、六言,世称四六文。

所谓对仗,乃指诗之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而言。对仗具有以下两条最基本的特征: (1)字数相等、平仄相反 这一特征乃是格律诗固有的特点,格律诗中一联诗句字数都相等,而且出句与对句都成“对”,所以,一联诗句通常是平仄对称相反。

所谓平仄相反,亦仅指不失对而言,主要指偶序位上的字和尾字平仄对应相反。例如杜甫的《秋兴》之一诗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乃该诗中的颔联。 (2)语义相对、词性相合 此为对仗的词性特征,乃对仗的根本特征。

语义相对,是指句中所用词语的字义要相互对应。词性相合,是指对应词语的词性协调一致(参看下节《对仗中的词性对应》)。

例如(南宋)叶采的《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其中,首联对仗,“双双”对“点点”均为量词重叠;“瓦雀”对“杨花”均为名词;“行”对“入”均为动词;“书案”对“砚池”均为名词。 满足以上两条要求的一联诗句谓之对仗。

对仗诗联又叫做对偶句,亦称为对联。春节家家贴的对联,便是从格律诗中析离出来的。

古人写对联,那是一定要讲究对仗的,否则难成对联。 清人为培养幼儿从小就形成对仗的概念,李渔老先生特意编写了一本《笠翁对韵》的小册子,供儿童背咏。

该书分韵部编写,将常用字尽收其中,按上述第二特征编写了对应“词语对子”之歌,可谓诗词入门之敲门砖也。你不妨去买一本学学,或有裨益。

兹将“一东”韵部的开头一段摘录如次: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戌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 2、对仗在诗中的位置 前面我们说过,通常只要求(八句)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对仗。例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诗: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再如欧阳修《答丁元珍》诗: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以上两首诗之对仗,便是格律诗规则所要求,是为正格。

但诗人写诗并不囿于上述一格,往往在其它联中亦出现对仗。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律诗中多于两联的对仗 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但并不是说其它诗联不可对仗。

实际上,只要你有这种才分,完全可以使全诗四个诗联都对仗或三个诗联对仗。例如杜甫的《老病》诗,四联全对仗: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里,花发去年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杜甫的《恨别》诗,亦是前三联对仗: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问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乃后三联对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诗中只一联对仗或虽两联对仗而非均在颔联颈联 有些诗人对对仗并不是那么看中,有的全诗只有一联对仗,有的虽两联对仗,但并非均在颔联颈联不可。

例如李白的《与贾至舍人》诗,仅颈联一联对仗: 翦落梧桐枝,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像李白这首只在颈联对仗的诗,被称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又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亦是“蜂腰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虽有两联对仗,但不全在颔联、颈联,而是一对在首联,一对在颈联。

有人称此对仗为“偷春格”,本应在颔联的对对仗提前,置于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全诗如次: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再如李白的《送友人》诗,亦为“偷春格”: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绝句中的对仗 通常,对于绝句不要求对仗,但你有才华用对仗亦可。

绝句用对仗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①全诗两联均用对仗 例如杜甫的《绝句》一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两联全对仗。又如《漫兴》一诗: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②首联。

六、格律诗中,对仗、压韵、拗救等各指什么

一、对仗的基本知识 1、对仗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对仗?对仗是格律诗的一大修辞技巧,通常只要求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对仗。

对仗源于古诗或古赋中的骈文。骈文起于汉、魏,成形于南北朝。

骈文整篇以俪句为主,讲究对偶。其俪句多为四言、六言,世称四六文。

所谓对仗,乃指诗之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而言。对仗具有以下两条最基本的特征: (1)字数相等、平仄相反 这一特征乃是格律诗固有的特点,格律诗中一联诗句字数都相等,而且出句与对句都成“对”,所以,一联诗句通常是平仄对称相反。

所谓平仄相反,亦仅指不失对而言,主要指偶序位上的字和尾字平仄对应相反。例如杜甫的《秋兴》之一诗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乃该诗中的颔联。 (2)语义相对、词性相合 此为对仗的词性特征,乃对仗的根本特征。

语义相对,是指句中所用词语的字义要相互对应。词性相合,是指对应词语的词性协调一致(参看下节《对仗中的词性对应》)。

例如(南宋)叶采的《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其中,首联对仗,“双双”对“点点”均为量词重叠;“瓦雀”对“杨花”均为名词;“行”对“入”均为动词;“书案”对“砚池”均为名词。 满足以上两条要求的一联诗句谓之对仗。

对仗诗联又叫做对偶句,亦称为对联。春节家家贴的对联,便是从格律诗中析离出来的。

古人写对联,那是一定要讲究对仗的,否则难成对联。 清人为培养幼儿从小就形成对仗的概念,李渔老先生特意编写了一本《笠翁对韵》的小册子,供儿童背咏。

该书分韵部编写,将常用字尽收其中,按上述第二特征编写了对应“词语对子”之歌,可谓诗词入门之敲门砖也。你不妨去买一本学学,或有裨益。

兹将“一东”韵部的开头一段摘录如次: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戌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 2、对仗在诗中的位置 前面我们说过,通常只要求(八句)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对仗。例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诗: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再如欧阳修《答丁元珍》诗: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以上两首诗之对仗,便是格律诗规则所要求,是为正格。

但诗人写诗并不囿于上述一格,往往在其它联中亦出现对仗。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律诗中多于两联的对仗 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对仗,但并不是说其它诗联不可对仗。

实际上,只要你有这种才分,完全可以使全诗四个诗联都对仗或三个诗联对仗。例如杜甫的《老病》诗,四联全对仗: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里,花发去年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杜甫的《恨别》诗,亦是前三联对仗: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问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乃后三联对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诗中只一联对仗或虽两联对仗而非均在颔联颈联 有些诗人对对仗并不是那么看中,有的全诗只有一联对仗,有的虽两联对仗,但并非均在颔联颈联不可。

例如李白的《与贾至舍人》诗,仅颈联一联对仗: 翦落梧桐枝,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像李白这首只在颈联对仗的诗,被称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又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亦是“蜂腰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虽有两联对仗,但不全在颔联、颈联,而是一对在首联,一对在颈联。

有人称此对仗为“偷春格”,本应在颔联的对对仗提前,置于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全诗如次: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再如李白的《送友人》诗,亦为“偷春格”: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绝句中的对仗 通常,对于绝句不要求对仗,但你有才华用对仗亦可。

绝句用对仗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①全诗两联均用对仗 例如杜甫的《绝句》一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两联全对仗。又如《漫兴》一诗: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②首联用对仗 如张栻《立。

七、对仗的诗句

对 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还可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有名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我想到的一些对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另外楼上朋友也给出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