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草的古诗句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二、写出30句带有“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马思边草全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带有草的古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无名氏)

四、带草的诗句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五、关于草的古诗句

草的古诗句:

一、作品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白话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三、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四、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六、有关草的诗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点评〗

这首诗前两行为写景,一行写小雨,一行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行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讲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近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七、含草花字的诗句

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5.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6.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7.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 李贺《将进酒》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