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牙日的诗歌

国际爱牙日为每年的9 月20 日。为了在公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的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来历

国际爱牙日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全国爱牙日设立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又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我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每年的9月20日同样也是“世界爱牙日”

历届主题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 国际爱牙日代言人

1990年:爱牙健齿强身 1991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1992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牙周 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预防牙周疾病 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 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05年:孕妇口腔保健健康 2006年:注儿童口腔健康 2007年:与生命质量 2008年:关注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09年: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010年: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牙齿的重要性

牙齿又称“牙”。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在人体,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个。六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三十二个。按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双尖牙用以捣碎食物,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相反,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唇颊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会使人的面容显得苍老、消瘦。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保护牙齿的方法

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必须注意牙齿的保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常吃蔬菜还能使牙齿中的钼元素含量增加,增强牙齿的硬度和坚固度。实验证明,厌食蔬菜和肉类食品的幼儿,其骨质密度均比 吃蔬菜和肉类食品的幼儿低下。常吃蔬菜还能防龋齿,因蔬菜中含有90%的水分及一些纤维 物质。咀嚼蔬菜时,蔬菜中的水分能稀释口腔中的糖质,使细菌不易生长;纤维素能对牙齿起清扫和清洁作用。此外,多吃些较硬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健美,如玉米、高粱、牛肉、狗 肉及一些

2.《吕氏春秋·尊师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

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 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1】,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

段干木,晋国之大驵【2】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

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 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

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

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3】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译文: 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

圣人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的尊贵没有达到帝王,才智没有达到圣人,却想不尊奉老师,(那)通过什么能达到(帝王圣人的境界)呢?这就是五帝废绝、三代灭绝的原因。

况且上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听见,(如果)不学习,人耳朵能听见还不如耳聋(听不见);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如果)不学习,人眼睛能看见还不如眼瞎(看不见);使人的嘴可以说话,(如果)不学习,人嘴能说话还不如口里有病说不出话;使人的心可以认知事物,(如果)不学习,人心能认知还不如狂乱(无知)。 因此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

能够保全上天赋予人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这叫作善于学习。 子张是鲁国的鄙俗小人,颜涿聚是梁父山上的大盗,(他们)向孔子学习。

段干木是晋国的市场经纪人,向子夏学习。高何、县子石,是齐国的凶恶残暴的人,在乡里受指责,向墨子学习。

索卢参是东方闻名的狡猾之人,向禽滑黎学习。这六个人,是(该受到)刑罚、处死、侮辱的人。

如今,(他们)不仅免于受到刑罚、处死、侮辱,(还)从此成为天下知名的人,终其天年,王公大人跟随他们并礼待他们,这些(都是)从学习中得到的啊。 君子学习,谈论道理一定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听从(教诲)一定尽心竭力来发扬光大。

听从(老师的教诲)而不尽心竭力(去发扬它),称这种行为为“背”;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称这种行为为“叛”。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在朝廷上不会接纳他们,君子不会和(他们)交往为友。

因此,教育,是大义;学习,是大智慧。大义没有比使他人获得利益(更)大的,使人获得利益没有什么能比教育(更)大的。

大智慧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修养身心没有比学习(更)大的。自身的修养完成了,那么作儿子的不用支使就孝顺了,作臣子的不用命令就忠诚了,作君主的不用勉强就公正了,拥有最有利形势的人就可以作天下的君主了。

所以子贡问孔子说:“后代将用什么称赞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赞呢?(如果)不停止(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喜好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大概只是这些吧!”天子进入太学祭祀先代圣人,与曾经当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这是用来表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做法)啊。

3.《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求人》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卷二十二 慎行论 求人【原文】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①。

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

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②,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

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

尧传天下于舜,礼之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子,身请北面朝之:至卑也。 伊尹,庖厨之臣也;傅说,殷之胥靡也,皆上相天子:至贱也。

禹东至榑木之地③,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④,黑齿之国;南至交址、孙朴续樠之国,丹粟⑤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⑥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乡⑦;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⑧之国,夸父之野,禺强之所,积水、积石之山。 不有懈堕⑨,忧其黔首,颜色黧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

得陶、化益⑩、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于夫子。

”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

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故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

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 皋子,众疑取国,召南宫虔、孔伯产而众口止。

晋人欲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子产为之诗曰:“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子产在焉,不可攻也。

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乃辍攻郑。

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 ’子产一称而郑国免。”

【注释】①必贤人:一定要依赖贤人。②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这是假设之辞。

春秋时期,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谏,吴国国君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最终都导致了灭亡。③榑(fú)木:传说中的地名,即扶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的尽头。

④青丘:传说中东方海外之国,产九尾狐。⑤丹粟:丹砂,因为形状如粟,故称“丹粟”。

⑥巫山:山名,在四川巫山县东,属巴山山脉。关于这座山也有很多神话传说。

⑦其肱:即“奇(jī)肱”。奇肱、一臂、三面,都是神话传说中的西方国家。

奇肱国的人“一臂三目”,一臂国的人“一臂一目一鼻孔”,三面国人则生着三张脸。 ⑧犬戎: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国。

⑨懈堕:懈怠。堕,通“惰”。

⑩陶(yáo):即皋陶。化益:即伯益。

焦火:炬火。焦,通“爝”。

火炬。息:熄灭。

偃(yǎn)鼠:鼠类,又作“鼹鼠”。箕山: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后世又名“许由山”。

妨:妨害。五常:同“五教”,五种封建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聘:聘问,诸侯间派大夫问候修好。褰(qiān):把衣服提起来。

洧(wěi):水名,源出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春秋时其地属郑。无竞惟人:国家强大完全在于有贤人。

【译文】要使自身安定,国家安宁、天下太平,必须依靠贤人。 古代治理天下的共有七十一位圣王,从《春秋》看,自鲁隐公到鲁哀公共十二代,在这期间,诸侯获得君位和失去君位,其道理是一样的;得到贤人,国家没有不安定的,名声没有不显荣的,失去贤人,国家没有不危险的,名声没有不耻辱的。

先王为了寻求贤人,是无所不做的。 他们可以对贤人极其谦卑,可以举用极为卑贱的人,可以到极远的地方去,可以付出极大的辛劳。

假如虞国采用宫之奇的意见,吴国采用伍子胥的意见,这两个国家存在到今天也是可能的。由此看来,国运是可以使之长久的。

如果有人能延长人的寿命,那么人们没有人不愿意;现在有办法使国运长久,而做君主的却不去努力寻求,这就错了。 尧把天下传给舜,在诸侯面前礼敬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让自己的十个儿子给他做臣属,自己要求以臣子身份朝拜他;这是把自己降到最低下的地位了。

伊尹是在厨房中服役的奴隶,傅说是殷商的刑徒,两个人都做了天子之相:这是举用最卑贱的人了。禹东行到达木之地,太阳升起的九津之山,青羌之野,林木茂密之处,耸入云天之山,鸟谷青丘之国,黑齿之国,南行到达交耻,孙朴续椭之国,盛产丹砂、生长漆树、泉水喷涌的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国,不死之国,西行到达三危之国,巫山之下,故露暖气之民所居之处,积金之山,奇肱、一臂、三面之国;北行到达人正之国,夏海之滨,断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逐日之野,禺强居住之所,积水、积石之山。

他四处奔走,毫不懈怠,为百姓忧虑,面色黧黑,周身不适,步履艰难,去寻求贤人,想要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这是辛劳到极点了。结果得到皋陶、伯益、直窥、横革、之交五人为佐,所以功绩刻于金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