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品味人生的诗句

1.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实现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2.我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奢望的明天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3.感到晚了的时候其实是最快的时候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4.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5.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6.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连学习都征服不了你还能做什么?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also can make? 7.学习不是因为缺少时间而是缺少努力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8.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9.无法避免的痛苦就去享受吧!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10.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11.成功并不属于每个人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12.时间在流逝 HOW time flies 13.今天流下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二、形容“品味”的诗词有哪些

1.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 《离骚》

释义: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是稳中的莲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以观赏了。诗中体现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迈,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薄。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和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释义:桃树和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的花朵和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就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的小路来。司马迁这句诗词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让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没有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在诸葛亮看来,修身治学就应该摆脱名和利的束缚,才能静下心完成志向。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释义: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和雪相比逊色三分,而雪花却没有梅花香。诗人认为,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释义: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译文: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释义: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的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三、关于品味人生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读你的时候,喧嚣顿时消散,静静的世界里,有天籁传来,我的眼前漫过一片碧水,一洲芳草。一叶兰舟划过,水花飞溅;一阕清音响起,万籁无声。那些充满神秘和灵气的文字舞蹈着,拉我走进一个遥远的陌生又熟悉的梦境……

想那个夜晚,该有朗朗的月,该有疏疏的星,有淡淡风拂过,伊人款款,绰约的风姿摇曳成月下陶然的风景。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芳草碧,情葱蓉!

想那个时刻,该有清音渺渺,该有流水淙淙。神光离和,浅笑盈盈,你白裙飘飘的背影就是我不归的路程。道阻且长,道阻且右!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

想你该是兰舟之上弄箫的女子,素衣临水,彤管有炜。涉过如银的江面,你羽衣临风,清音逐水,拂月而来,拂心而来。是谁为你守侯千年?是谁为你秋水望穿?是谁对你脉脉凝视?是谁为你奔波不倦?——清音为谁起啊?素裙为谁舞?

想我该是月光之下布衣的舟子,在水之湄,在水之汜,遥望着一个身影,守侯着一份约定。烟水迷蒙,箫音如梦,在如兰的倾诉中,我迷失了自己。蒹葭何青青,伊人何茫茫?多少回溯流从之啊,只见你浅浅地笑,宛在水中央;多少回逆流而上啊,却只能遥遥相望,你在水一方!

读你,是一幅淡远的山水。

听你,是一曲飘渺的清音。

品你,是一份亘古的情愫。

想你,是一个永远也不想走出的梦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四、关于“慢慢品味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原文】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词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见《冷斋诗话》)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五、关于雨的古诗名句 并品味一下

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六、描写品味女人的诗词句子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临去秋波那一转。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堪春红。

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脂粉污颜色。

小白长红越女腮。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绀黛羞春华眉。

丽质仙娥生月殿。

婉转双蛾远山色。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临去秋波那一转。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倾我心

红袖添香。暗香袭人芳馨满体。芳香袭人。

粉妆玉琢。玉体香肌。兰熏桂馥。

相携踏青,绣履遗香。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颜如玉,气如兰。罗帷绮箔脂粉香。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冰肌莹彻。柔弱无骨。珠圆玉润。圆润如玉。

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肌妙肤,弱骨纤形。

肌理细腻骨肉匀。

玉体迎风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体玉骨冰肌。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好风南来,轻摇纨扇。

流光溢彩,紫气东来。

如短如长,弗浓弗细。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

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七、古典诗词中的品味生活的句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八、读诗词,品味名句

1 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2 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