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怎样查古诗的押韵

语音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诗歌的用韵也是不断变化的。

近体诗是按诗韵押韵的。在诗韵方面的集大成的著作是清康 熙中编订的《佩文韵府》,比较通俗的诗韵书是《诗韵集成》、《诗韵合璧》。

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增广诗韵全璧》而排印的 《诗韵》一书,容易检索,便于初学。 古体诗也可以按诗韵押韵,只是邻韵可通押,比近体诗宽 一些。

宋词本按诗韵押韵,但适应语言的变化,韵部大大简化了。 后来清人戈载根据宋词用韵的实际概括出词韵,编成《词林正 韵》一书,共分十九个韵部( 部;入声 为促声,分五部)。

元曲用的是元代北京语音的韵部。 周德清将它概括为十九 部,编为《中原音韵》一书。

这本书在汉语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又是查元曲用韵的必备著作。元曲用韵体例也有不同于诗词的地 方:(一)押韵不分声调,平仄可以通押;(二)一韵到底,一折戏 (一支套曲)虽有多支曲子也要一韵到底,如关汉卿《窦娥冤》第 三折“法场”,用[先天]韵;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长亭送别”,用[齐微]韵,都是一韵到底;(三)不忌重韵(韵 脚字可重复出现),不忌赘韵(不押韵的地方也可押韵)。

查《诗经》、《楚辞》的用韵应查上古韵部。上古韵部各家 有分歧。

国内最流行的专著是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等。查 汉魏六朝的诗赋用韵,可参考中古韵书,也可查上古韵部。

查中古时代每个字的声韵调,一般可用《辞源》。丁声树、李荣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按今音编排,每个字都注明了中 古的韵摄、等呼、声调、韵部和声母,查起来也很方便。

查上古 时代每个字的声韵调,最容易找的工具书是唐作藩的《上古音手 册》。如《诗经•伐檀》第二章“辐、侧、直、亿、特、食”押 韵,今曰已不押韵,查中古音也不是一个韵部,查《上古音手 册》便知道它们同属入声[职]部(按王力分部)。

郭锡良编的 《汉字古音手册》,既可查中古音,又可查上古音。

二、怎样查古诗的押韵

古代诗词押韵常识

一、诗词押韵的一般规则

押韵,也称协韵或叶韵。

押韵是同韵母的字在相同(按:说“相应”为好)位置上重复出现。在相同位置上重复出现的同韵母字,自然称为韵脚。第一个韵脚的出现,称为起韵。

古代诗韵是怎样押韵的呢?在隋唐以前,是从当时口语的近似音中选择韵脚字。在隋唐以后,出现了韵书,便从韵书规定的同韵中选择韵脚字。韵书的出现以至定型,是几经修改的。现在所说的古代诗韵,指的是来水韵。金代的王文郁合并《广韵》、《集韵》中的旧韵为一百零七韵,刘渊将其刻成韵书印行,因为王、刘的籍贯都是平水(今山西省绛县),所以称为平水韵。到了元末,阴时夫在平水韵的基础上,考定诗韵为一百零六韵,为后人所沿用。清代及其以后通行的《佩文诗韵》,也是这一百零六韵。

词韵和诗韵有些区别。在南宋以前,还没有一部人所共守的词韵;在南宋以后,不少人参照诗韵制定词韵,也是几经修改,到清代,戈载作《词林正韵》,定词韵为十九部。词韵的第一部至十四部,包括平、上、去声韵,十五部至十九部为入声韵。词韵的每一部,是几个诗韵的合并。如词韵第一部,便是平声东、冬韵,上声董、肿韵,去声送、宋韵的合并;词韵第十五部,便是入声屋、沃韵的合并。因而,词韵比诗韵要宽。也就是说,填词比写诗,在选择韵脚字方面的余地要大些。

和韵,写诗填词时,数人相唱和,后者用前者的韵,称为和韵。和韵的情况有三:第一,是用原韵,而不必用原字,称为依韵;第二,是用原韵也用原字,并且韵脚字的先后次序都相同,称为次韵;第三,是用原韵原字,而韵脚字的先后次序不同,称为用韵。

限韵,数人一起写诗填词时,限定用一个韵,称为限韵。限韵的情况有二:第一,是限韵不限字;第二,是限韵也限字,限定用某韵中的某几个字。

叠韵,用自己作过的诗词的原韵,再作一首或几首,称一叠或几叠。

二、近体诗、古体诗和词的押韵

(一)近体诗

1、一般只押平声韵

2、两句一押韵,韵脚在偶句的句末。有一部分是首句起韵的。

3、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4、必须在一个韵中选择韵脚字,不能邻韵通押,更不能四声通押。只有首句起韵的可用邻韵(只有首句起韵的才允许在首句用一个邻韵字)。

5、不能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二)古体诗

1、可用平声,也可以用上、去、入声。

2、有的是两句一押韵;有的是一句一押韵;有的是三、四句一押韵。

鲍照以前的七言古诗都是一句一押韵的。一句一押韵的七言古诗称为柏梁体。

3、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如王维的《桃源行》,全诗32句,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一至四句用上平十一真韵,五至十句用入声一屋韵,十一至十四句用上平十三元韵,十五至十八句用入声十四缉韵,十九至二十二句用上平十五删韵,二十三至二十八句用入声十七霰韵,二十九至三十二句用下平十二侵韵。

4、可以从一个韵中选择韵脚字(属用本韵。同近体诗);也可以从相邻的两个或几个韵中选择韵脚字(属通韵。近体诗除首句起韵的特例之外,不存在这种情况)。

5、在通韵方面,不仅同声中的邻韵相通,而且声之间也可通韵。声之间通韵的,上、去声通押的为多。

6、可以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三)词

1、押韵有密有稀

⑴一句一押韵的。如“长相思”

⑵两句一押韵的(较常见)如“卜算子”等。其中也有首句起韵的。如“玉楼春”

⑶在两句一押韵间杂着一句一押韵或间杂着天、四句一押韵。

⑷三、四句以致五六句一押韵的。这在长调节器中较多见

2、有的一韵到底,有的可以换韵

3、换韵的几种情况

⑴相随式。如“菩萨蛮”,第两句一韵,依次换下去,不出现同韵。

⑵回环式。如“钗头凤”、“惜分钗”现韵相换,先是甲韵换为乙韵,然后再由甲韵换乙韵。

⑶怀抱式。如“定风波”。词的上片首尾为甲韵,中间为乙韵。

⑷两韵或几韵相换,但以一韵为主。如“相见欢”、“定风波”。“定风波”有甲乙丙三韵相换,以甲韵为主,韵脚步字最多(丙韵字最少)并且词不达意的首尾都为甲韵

4、有的用本韵,有的通韵

通韵方面的几种情况:

⑴不同部的韵通用

⑵同部不同声的韵通用 ①有一些是随便通用不同声的韵,平、上、去、入四种声通押的都有,但以上、去声通押为常见。②有的词则明确规定,平声要和上、去、入通押。如“西江月”、“换巢鸾凤”。

5、有的可以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三、查询古诗诗句

杜甫的《归雁》有三首:

1。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2。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3。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四、哪个网站能查古诗的句意

观 沧 海

(三国)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在青山绿水中,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孤单与孤独。

五、可以帮我查几首古诗吗

1.长歌行 (汉)汉乐府 (110145) 2.咏鹅 (唐)骆宾王 (64946) 3.望天门山 (唐)李白 (44359) 4.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27911) 5.敕勒歌 (南北朝)北朝民歌 (31374) 6.七步诗 (魏晋)曹植 (39521) 7.绝句(1) (唐)杜甫 (40866)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25957) 9.咏柳 (唐)贺知章 (36760) 10.江南 (汉)汉乐府 (38490) 1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27152) 1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35271) 13.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19658) 14.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23908) 15.绝句(2) (唐)杜甫 (30035) 1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18515) 1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26659) 18.静夜思 (唐)李白 (36373) 19.春夜喜雨 (唐)杜甫 (32741) 20.春晓 (唐)孟浩然 (42086) 2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22771) 2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17076) 23.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12525) 24.塞下曲(1) (唐)卢纶 (15534) 25.鹿柴 (唐)王维 (16896) 26.游子吟 (唐)孟郊 (25553) 2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11619)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15987) 2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18662) 30.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15495) 31.竹里馆 (唐)王维 (13137) 32.元日 (宋)王安石 (17073) 33.赠汪伦 (唐)李白 (19742) 34.悯农(1) (唐)李绅 (18074) 35.枫桥夜泊 (唐)张继 (17712) 3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14395) 37.清明 (唐)杜牧 (17620) 38.出塞 (唐)王昌龄 (15696) 39.送元二使之安西 (唐)王维 (13431) 4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14589) 41.古朗月行 (唐)李白 (16551) 4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10627) 43.竹枝词 (唐)刘禹锡 (12479) 44.乌衣巷 (唐)刘禹锡 (12480) 45.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9457) 46.忆江南 (唐)白居易 (19884) 47.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11870) 48.江雪 (唐)柳宗元 (16933) 49.望洞庭 (唐)刘禹锡 (11481) 50.江南春 (唐)杜牧 (17020) 5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11460) 5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14196) 53.别董大 (唐)高适 (12458) 54.秋夕 (唐)杜牧 (13842) 55.春日 (宋)朱熹 (15830) 56.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10581) 57.山行 (唐)杜牧 (14554) 58.竹石 (清)郑燮 (10905) 59.寒食 (唐)韩翃 (9847) 60.墨梅 (元)王冕 (12576) 6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8936) 62.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10624) 63.赠花卿 (唐)杜甫 (9370) 64.示儿 (宋)陆游 (11981) 65.小池 (宋)杨万里 (15872) 66.悯农(2) (唐)李绅 (12695) 6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9949) 68.乐游原 (唐)李商隐 (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