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偶然”的名句.诗词.名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准备收藏起来,也希望你不要那么早关闭问题,多看看大家的回答题都城南庄 唐五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

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偶然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

偶然路过的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2.有关”偶然”的名句.诗词.名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准备收藏起来,也希望你不要那么早关闭问题,多看看大家的回答

题都城南庄 唐五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偶然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墙里佳人的笑声慢慢越变越小,墙外的行人再也听不见了。偶然路过的多情的行人得不到回应,不由感到沮丧,为佳人的无情所懊恼。

3.有关古诗开头的句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顽强的草啊!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多么渺小的草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都么旺盛的草呀!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中这样描写了龙舟上健儿奋力拼搏的英姿豪气。

你看,引用诗句开头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用三言两语就进入正题,不拖泥带水。二是能增强气势,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感受。三是诗句意蕴丰厚,能够充分拓展文章的内涵。像这样的开头展示了划龙舟的激烈场面,就为下文介绍端午节的风俗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端午前后,梅雨霏霏,空气潮湿,疾疫猖獗,菖蒲之叶似钟馗之剑,相传可以斩妖驱魔。事实上,艾叶和菖蒲散发出来的阵阵药香,也确实可达到防疫驱瘟之目的。

这里引用古民谣,不仅描述了菖蒲叶的形状和作用,而且蕴含一个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叶和菖蒲叶的风俗传统做了一个介绍。

4.《偶然》的诗歌鉴赏

偶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现在重读这首诗,一种对既定不变人生轨迹的感叹由然升起。

作者将两人偶然地相遇,比作是云与水的有距离的短暂的相逢。有距离,却产生了美。我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吗?报着一丝不安的期待,又偶尔有些甜蜜的着急。偶然的瞬间光华,表现出偶然也是昙花一现,永恒才是唯一的追求!美就是一种距离,爱就应该远离。所以在忘记时候,我们有没有彼此放慢脚步?有没有瞥回头偷偷的看对方的背影?人世间的这种相遇看似偶然,实际却是一生当中永远的烙印!

5.《偶然》全诗

一、《偶然》全诗如下:

偶然

作者: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二、写作背景:

偶然 (徐志摩诗歌)

该诗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三、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