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赠友送别类的古诗

温庭筠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送友人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11.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1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1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2.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送孟浩然之广陵 芙蓉楼送辛渐 故人西辞黄鹤楼, 寒雨连江夜入吴, 烟花三月下扬州。

平明送客楚山孤。孤帆远影碧空尽, 洛阳亲友如相问,惟见长江天际流。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友情送别诗词 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伦理观念: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二,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 第二节 唐前送别诗歌 第三节 唐人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的雨.浥:润湿.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作者小传】: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赠王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没有了,消失了.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

二、历代赠友送别诗大全

送别 作者:【范云】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东风柳线长, 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 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 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 江上早归航。 送别诗 作者:【无名氏】 年代:【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别诗作者:【无名氏】 年代:【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静物】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又作”草”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

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

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

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

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

三、旧友新朋相会的诗句

1.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有了解之谓也。(梁漱溟)

2.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3.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4.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5.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杜甫)

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7.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8.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9.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

10.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四、借舞道别 的诗句有()

借柳饯别: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之涣:《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欧阳修:《长相思》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注:杨柳,取其枝条长而柔软之形,表示依依不舍之意。所以过去的人分别都会以折柳来代替惜别之情。所以借柳话别的诗句最多。

借酒饯别: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借歌道别: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元稹 《重赠乐天》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之所以没有写舞,是不大确定古人在离别时是唱着还是舞着来相送的。总之《离歌》是要唱的,但和着歌声是否会起舞,就不得而知了……

五、关于折柳送别的古诗句

折柳送别这其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塞外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边关将士思乡的心态。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