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陀飞轮,在手表界意味着最高最具技术水平的制表工艺,机械表中又堪称表中之皇,表中精度,超低误差,而且表走动非常准确,运行方式非常独特,有人曾评论过陀飞轮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极致之表,代表了制表工艺以及创作的精髓。

制表界的行家都深知,处于垂直位置的陀飞轮装置通过其框架按既定频率旋转,平均方位性误差(通过在既定时间内经过圆周的每一点实现),从而减少地心引力对摆轮(调速机构)的影响。这一精妙的装置被安放在Rotonde双重神秘陀飞轮腕表的中心部位,似乎摆脱了重力法则,给人以毫无支撑并悬浮于空的观感。 

 

陀飞轮是什么?陀飞轮手表知识普及

普通的机械表,由于擒纵系统中的游丝会受到松紧度、金属疲劳的影响,摆轮摆动的规律也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所以误差较大。陀飞轮擒纵调速装置在克服上述一系列影响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当年的怀表时代,这种旋转擒纵机构对于钟表的走时精准性有很大的提升。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钟表核心的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规律性地做360度旋转。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甚至消灭。目前,大多数陀飞轮是1分钟转一圈(360度),也是业内公认的理想旋转速度。 

卡地亚手表品牌简介

卡地亚(Cartier SA)是一间法国钟表及珠宝制造商,于1847年由Louis-François Cartier在巴黎Rue Montorgueil 31号创办。1874年,其子亚法·卡地亚继承其管理权,由其孙子路易·卡地亚、皮尔·卡地亚与积斯·卡地亚将其发展成世界著名品牌。现为瑞士历峰集团(Compagnie Financière Richemont SA)下属公司。1904年曾为飞机师阿尔拔图·山度士·度门设计世界上首只戴在手腕的腕表——卡地亚山度士腕表(Cartier Santos)。

 

卡地亚陀飞轮手表——Rotonde de Cartier Cadran Lové浮动式陀飞轮腕表

卡地亚鉴赏家将陶醉于这款散发着空前美学魅力的腕表。为了将这一非凡的浮动式陀飞轮置以适当位置,卡地亚打造了这一全新杰作:Rotonde de Cartier Cadran Lové浮动式陀飞轮腕表,搭载卡地亚 9458 MC 型工作坊精制机芯。赤金雕凿的镂空格栅饰以罗马数字时标,如雄伟的竞技场一般,顺势陷入陀飞轮框架下方。在坚毅、阳刚的图案和精巧的轨道式时标的映衬之下,陀飞轮的转动看似轻巧无比。

该款腕表中浮动式陀飞轮的设计旨在增强其整体美感,因而摒弃了传统陀飞轮框架固定于机芯表桥和夹板之间的方式。浮动式陀飞轮的框架似乎真的在表桥上“飞行”,并如失重般悬浮于表盘之上,这样的设计易受震动影响并面临摆轮失稳的风险。鉴于这种装饰结构需要达到极高的技术精密程度,制表大师对陀飞轮框架的设计倾注了大量心血。对自身卓越实力的信心,促使卡地亚揭示常人不知的秘密:考虑到“日内瓦优质印记”对每一处细节的严苛标准,此款卡地亚腕表工作坊精制的机械机芯所实现的美感和完美程度令人叹服。 

陀飞轮的原理是什么?调节走时的魔术师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换句话说,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调节控制器,即是其摆轮、游丝和擒纵器,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如果把调节控制器装设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笼框”上,即可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这样便可以使钟表走动时十分准确,并能够互补误差。这个原理看来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笼框”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或0.013盎司——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鹉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个精细组件组成,而其中大部分为手工制作!

卡地亚擅长将前卫大胆与典雅风范相融合,是引领制表风格之先驱。它不仅制作了世界上首枚腕表,还在上世纪初推出了矩形表盘腕表,颠覆了制表设计的传统。卡地亚的时计作品彰显了“制表工艺的热情”,并将卓越的创新技术和个性特色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