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5月底,卡地亚中国区行政总裁简雅汶被调回总部后,卡地亚在中国地区的负面消息接连不断,从去年的“梦想门”、拍卖市场价格缩水严重,到今早的经济日报罕见的大篇幅报道“卡地亚不合格率达100%“。这一年来卡地亚身陷各种质量门,到底怎么了?

据报道称:2014年6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对黄金珠宝饰品跟踪式抽检结果,其中,标注“卡地亚“品牌饰品抽样5次,不合格5次,不合格率达到100%。号称“皇帝的珠宝商”的珠宝皇帝近一年来被多家媒体接连曝光了其遭到消费者投诉的事例。据媒体资料显示,自去年,卡地亚在中国关了10家店面,在中国的销售业绩也首次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有专业人士分析,从去年开始,在国内的奢侈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很多品牌开始在中国陆续减少店面,一些品牌发现盲目开店对品牌损害很大,且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而作为奢侈品更应该着重提升单店运营效益,做好现有店面升级,大量开店只会导致品牌价值严重下滑。中国市场为很多奢侈品品牌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由此,包括卡地亚在内的诸多大牌都在中国大量开店做销售。然而,在其吸金的过程中,多数奢侈品牌却没能给中国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著名奢侈品专家就表示:“一方面是产品本身质量有缺陷;另一方面是退换货服务有问题,维修保养时间过长、成本过高,服务态度也是‘看人下菜’等,消费者付了钱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更有业内人士直言,像卡地亚这样的奢侈品品牌在国内屡屡出现服务缺失的情况,可归结为三大原因:一是企业故意制造优质服务的稀缺性,让消费者觉得这是大品牌的处事风格;二是由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会增加成本,而不少奢侈品品牌只把中国市场看作“点钞机”,不愿意扩大投入;三是中国本土缺乏高质量服务型人才,而国际企业又很难将国外的服务人员调岗至中国。不管怎样,靠谱的质量还是需要这位“皇帝”拿出诚意的,别再以“梦想”做挡箭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