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五月二十法国会在香港的海港城举行表展,我们打算过去看看。还记得第一次去香港的那股兴奋劲和好奇心,看到那些摩天大楼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寸土寸金。既是购物天堂又是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据说去海港城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港,对一个从没见过大海的人来讲,第一次见识到她的湛蓝,那种感觉我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虽然这次过去性质不同,但想到去香港感受巴黎气氛,我内心还是十分激动。我不知道这个表展取名“法国五月”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只知道历史上的法国出现过“五月风暴”。在这个什么日子都能牵强地成为情人节的时代,把开幕式选择在5月20日有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我也不得而知,也许纯粹是因为它在五月举办。如果臆想它十分浪漫,这种用网上疯传的思维去揣摩它就显得太矫情了。

我们是下午两点多到的展厅现场,一进去就是一块宣传板,正反面分别用繁体汉字和英文做了关于展厅的描述。其实我们最先到达的是展厅上面的楼层,从上往下俯瞰,座钟和手表都带给人另一种感觉。说实在的,带上单反是种累赘,因为拍来拍去我自己对于展品并没有什么很深的印象,美好的东西记在脑子里才是最好的。还好,我在自己感兴趣的表前面停了很久,还借用了展柜旁边的放大镜认真观察了一番。

展会上古董座钟和怀表占了大多数。座钟一直是法国人的骄傲,参展的座钟不是很大型的那种,但是钟表上面的花纹很精致,造型也很别致,有一个座钟是奖杯形状的。还有一个鸟笼形状的座钟,一直花雀鸟站在圆球上,圆球腰间是时间刻度。至于闹钟,我不是很喜欢,可以说完全没有去关注,因为我觉得闹钟的确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印象比较深的是怀表,参展的怀表种类很多。有一款很小的怀表让我记忆犹新,不光因为它的颜色是我最喜欢的蓝色,还有它的形状。怀表做成了琵琶的样子,怀表盖子上面有雕刻的枝蔓花纹,枝蔓中间是盛开的音符,表盖最外圈是金色的叶状和圆形的花边,表的背后有四根琴弦,不知道可不可以拨出声音。琴弦后面是圆形的镶有珍珠的看着像音箱的东西,表把在最下端。整个表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乐器。还有一款怀表的形状也很独特,三角形的中间是圆形的表盘,表盘的时间刻度用各种不同图案代替。

 

也有一个展柜展示的怀表很有中国藏族风,怀表的表链看上去很像那种藏民挂在脖子上的项链。还有一个展柜展示的是怀表的表盘,表盘是陶瓷的,上面有用到珐琅工艺。当然这个不算特别,一笔带过就好。有一款怀表非常小,我感觉它超越了怀表的定义,应该说是拇指表更靠谱,当然这个纯属杜撰,我不得不佩服下制表师高超的制表技术。

至于手表,我比较乐于分享的有两处。其中一个展柜展示了手表的发展历程,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上世纪30年代前是很流行小表盘的手表的,只是到后来手表的表盘越做越大。站在我的审美角度来看,小表盘太小家子气我不喜欢,可能性格原因,我还是比较中意“Boyfriend”女表的。显然,表盘越做越大,机芯越做越复杂已经成了女表制造的趋势。

还有一款手表的表盘材质很特别,表盘是木质的。对于这个材质我不是很了解,也没来得及去问它到底用的什么木。表盘上面还有横条花纹,只是和整个表盘较大,上面的指针很小,我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上去总觉得不太协调。展厅最后是计时器的展示,包括法国篮球队的计时器,机场计时器等,工作人员很骄傲地告诉我们香港航空交通管制中心大楼用的是他们的计时器。

法国手表最大的特色就是时尚感强,没有非常复杂机芯的机械表。但是Pequignet是个例外,它属于法国高端机械表,所以男表偏多,女表很少,展柜上这个品牌也只有一只女表。因为比较高端,用她的话来说“the price is so high”。当然也有专门做女表的品牌,品牌名字就很女性化“Go Girl Only”。

法国高端女表时尚品牌要算赫柏林(Michel Herbelin)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款金黄色的,表带像珍珠串在一起的表很受欢迎,像珠宝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像腕表的程度。皮质手表的表带需要在手腕上绕两圈,显得与众不同,很受法国人欢迎。也许这也是另一种时尚,不过对我来说,需要绕两圈的表带似乎太麻烦了。

现在手表市场上仍然是瑞士制造占上风,要想寻找突破,法国表就要有自己的独有风格。法国本身的浪漫气息和时尚感催生了珠宝腕表的出现,并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时尚潮流人群的欢迎。除了在风格上独树一帜,法国表的性价比高也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一个原因。市面上的很多手表虽然打上了瑞士制造的标签,但是采用的是法国Style元素。

晚上的开幕式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去说的。现场的香槟我没有去尝,不过法式小点心我吃了一块,没来得及细品匆忙咽下,也就没有什么感觉来形容。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坐车返回广州。香港下着小雨,桥上车灯路灯闪烁,车窗外远逝的维多利亚港在夜幕下越发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