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们知道带有名不虚传的句子有哪些

1.宋.华岳〈白面渡〉诗:“系舡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只恐当年溪上女,浣纱时节懒匀红。”

2、《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果然标致,名不虚传!几时再得见见,看个仔细便好。”

3、《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

4、《荡寇志.第五五回》:“花荣那厮端的好箭,名不虚传。此人不除,将来阵上好生不便。”

5、《三侠五义.第八五回》:“怪不得人称翻江鼠,果然水势精通,名不虚传!”

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久闻扬州的盐商阔绰,今日到了此地,方才知道是名不虚传。”

2. 诗经里有名的句子请推荐几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晰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址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有篚君子,如切如磋,如啄如磨……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月出皎兮,皎人缭兮,舒窈皎兮,劳心跷兮。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玉暖日升烟 执子之手,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同筹。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自伯之乐,首如飞逢,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心存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发于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心中是悼。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 回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投我以杏, 报之以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相鼠又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叫胡马度阴山 彗彼小星,三五在东 唯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铅球,我倒也,大家都倒也。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幼之不孙弟,长而无术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孙痫稹5云?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瑁g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A。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004年12月13日21点 。

3. 留传致至今的诗句有名的句子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