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弃疾的作品《清平乐·村居》的名句是什么

名句: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2.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的 ,赏析速求~~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里,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3. 清平乐村居陆世楷赏析

1、《清平乐·村居》原诗全文:

三间茅屋,屋后萧萧竹。更喜柴门临水曲,隔岸柳丝垂绿。

午余一枕匡床,醒来窗外斜阳。犊子驱过短堰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9663934,鹅儿浴起方塘。

2、鉴赏:

这首词题目为“村居”,作者摄取了村居中极普遍,而又是极典型的,富有诗情画意的镜头,客观摹状,却饱蘸作者的“喜悦”之墨,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是一首格调清新的田园词。

词作的上片,侧重描写自己的村居及周围幽美的环境。“三间茅屋”本无什么值得夸耀之处,然而关键在于屋主人对自己村居的热爱,以及周围幽美的环境。首先这屋后种植了“萧萧竹”。何以这村居主人如此看重这竹呢?原来竹乃高人雅士“一日不可无此君”之物。苏轼更把其中奥妙一语道尽:“居无竹,使人俗。”然而作者的村居之美犹不止于此,更可喜的是,柴门面临着弯曲的清流,小河对岸柳树成行,绿丝摇曳,正所谓临清流而生清爽之气,睹柳绿而起闲适之意。可见,上片虽是侧重描写村居的幽美环境,而言语之中,欣喜之情难以抑止,跃然纸上。

下片写自己午后醒来所目睹的乡村所特有的景致。所选取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与上片的静态描写,相映成趣,有一种满足、悠然自得其乐的情态。午后一觉醒来,已是太阳西斜,那梦里乾坤的乐趣只有自己知道了。正所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抬眼往窗外望去,但见牧童正驱赶着牛犊儿,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越过短堰;一群鹅儿刚从池塘中爬上岸,一副悠闲自在的神态。虽说下片描写的是动态的画面,但无论人或是禽畜,都显得从容不迫,安详、宁静。

作者描绘的这些静穆、舒适、悠哉游哉的村居生活,既无整日的案牍之劳形,也无城市生活中的喧嚣、快节奏,更无官场的尔虞我诈、宦海沉浮的忧愁。作者虽然只是选择了几幅典型的乡村生活画面,但已经很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3、作者:陆世楷(1672-1691),字英一,号孝山,浙江平湖人,陆浚睿子。顺治三年(1646)拔贡,五年授山西平阳府通判。

4.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

《舟过安仁》改写在阳光明媚一天,杨万里行船经过安仁.周围的群山连绵起伏,湖水波光粼粼,湖旁的花草树木都倒映在水里,杨万里正陶醉其中.突然,一叶渔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远远望见两个小孩坐在里面.他立刻来了兴趣,便催促艄公快些行船.追上了那叶渔船,杨万里发现两个小孩并没有在撑船,竹竿和船桨都收到船尾,但船只却缓缓地移动.再仔细看,小孩的手上还撑着一把伞,他们拿着伞转来转去,摆弄得还很投入呢.杨万里朝天上望了望,本以为要下大雨了,没想到天空仍是万里无云.他的心中打了一个大问号:既然是个大晴天,那两个小孩为何要撑伞?杨万里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眼前浮现出战帆的高大形象.他不禁微笑起来,猜出了答案:原来两个小孩撑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借助风力使船前进呀!他灵感顿生,提笔写下: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5. 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一首词,为什么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以极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全词46个字,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几百年来脍炙人口.词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与词人的妙笔之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