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

有一个叫余莺儿的,原来只是倚梅园的小宫女,因除夕夜甄嬛和皇上同来赏梅,机缘巧合之下,这个躲着偷听的小宫女,记住了甄嬛吟出的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后来皇帝寻找那晚吟诗的女子,余莺儿正好说出了这一句,于是被皇帝误认为是倚梅园中赏梅的甄嬛,还封了她为官女子。再后来,她因为昆曲唱得好,又被皇上赐名“妙音娘子”,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好景不长,一直韬光养晦想避开圣宠的甄嬛,终究还是被皇帝发现了。于是皇帝开始专宠甄嬛一人,这位妙音娘子也被抛在脑后。并且由于她太过骄纵跋扈,还被太后罚闭门思过。

哪知闭门思过的余莺儿还不老实,她恨极了甄嬛,认为是甄嬛夺走了自己的圣宠,于是便收买了从前服侍她,如今自己碎玉轩当差的宫女,将毒药放进甄嬛的药罐里,想让甄嬛最后神志不清而死。

但是甄嬛很快发现了药里有毒,查出了下药的宫女花穗,然后又将计就计抓住了送药的太监小印子。二人在被拷打逼问之后,供出了是受余莺儿指使。

甄嬛将此事秉明皇帝,余莺儿被打入了冷宫。为了防止余莺儿再度翻身,甄嬛又故意说出当日在倚梅园的事情,让皇帝知道了余莺儿是欺君罔上,于是皇帝下令赐余莺儿自尽。

这个过程已经很精彩了,但是更精彩的其实还在后面。皇帝下令让余莺儿自尽后,自己就出差办事去了。可这余莺儿不甘心就这么自杀啊,毒酒被她倒了,白绫也被她撕断了,一帮太监们看着这情形也不知怎么办,只能干着急。

后来余莺儿是怎么被了断的呢?是被一个小太监活活勒死的。小太监又怎么有这个胆子呢?原来是安陵容安答应特意跑到冷宫来,让太监们快点了结了余莺儿,不要再给皇帝添堵了。

太监们平时就恨余莺儿颐指气使,不拿他们当人,如今听了安陵容的话,自然都欢天喜地,狠狠为自己出了口恶气。

这就有意思了,余莺儿谋害的是甄嬛,要说最想让她死的,应该是甄嬛。可怎么甄嬛没有杀她,反倒是安陵容跑得这么快来杀她呢?安陵容和余莺儿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置她于死地不可呢?

安陵容自己的理由是,她做这件事是为了甄嬛,为了她们的姐妹情谊。但这不过是幌子,因为她和余莺儿其实早有过节,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报复。

安陵容和余莺儿有什么过节呢?原来是因为安陵容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她认为自己身份低微,所以从来都是温温顺顺不争不抢。可是当她看到余莺儿这个比她还卑微十倍的人,居然能够蒙受圣宠之时,心理的平衡慢慢就被打破了。

尤其是在第一次被翻牌子的那晚,安陵容由于过度紧张,被皇帝“完璧归赵”了。而当她满是委屈与愤恨地出来时,正好在路上碰到了余莺儿愉快地哼着歌儿前去给皇帝侍寝。

至此她对余莺儿的恨意也就更加浓烈,甚至很可能她将自己所受的屈辱,全都怪罪到了余莺儿的头上。所以她在余莺儿不肯就死时,就毫不留情地让太监将余莺儿给杀了。

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明明余莺儿是对甄嬛使出种种卑鄙下作的的恶毒手段,对安陵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伤害,但为什么安陵容竟然比甄嬛更恨余莺儿?

有人可能说这是因为甄嬛有主角光环,所以更圣母一些。但我觉得原因可能在于,有时候受到侮辱的感受比受到真实的伤害更容易让我们产生仇恨。

这种心理很微妙,比如就甄嬛而言,余莺儿再坏,损及的也不过是身体方面(而且是未遂),她纵然再痛恨余莺儿,也不至于仇恨到非要看到她血肉模糊惨死的程度。

可是对安陵容而言,她受到的伤害不在身体上,而在心灵上,身体的伤疤可以痊愈,心灵的裂痕却难以消弭。所以她仇恨的心理更严重,更需要通过报复,抚慰自己受伤的灵魂。

我打一个现实的比方,比如领导私下里批评你工作做得不到位,把你狠狠地骂了一顿,这时你虽然觉得很受伤,很委屈,但不太会产生恨领导的感觉。

可是如果领导是当着同事的面指责你,哪怕程度轻微得多,你也很有可能产生愤愤不平,甚至仇恨领导的心理。

为什么?因为在后一种情况下,更容易触发你的“自尊保护机制”,所以这时你就更容易“走心”,产生心理的疙瘩。

再打个比方,如果发现同事工作中出了差错,你应不应该指出来?当然可以指出来,但你一定不能像个高音喇叭一样,当着全公司同事的面说他做错了,而是应该走到他面前指出来,或者说两个人单独找个地方讨论一下。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心理承受力都不一样,所以最好留心自己的言行,不要冒犯别人的自尊。

其实教育孩子也一样,你在家里骂他两句没事,可是一来别总拿他与别的孩子比较,二来别当着他的同学朋友骂他。

因为你说他做的不好是就事论事,他顶多听了觉得烦,不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可如果你老说他比不上别人,就会让他觉得自尊受到了伤害,他不但会恨你,甚至可能恨那个被比较的同学。

而当着孩子朋友的面骂他就更是大忌了,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酿成悲剧。之前深圳不就发生了母亲在学校打了孩子一巴掌,结果孩子跳楼自杀的悲剧吗?

俗语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很多悲剧的发生,往往并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就只是咽不下那口气而已。而原因就在于,一个心胸不够开阔的人,是很容易被伤到自尊,并对此耿耿于怀的。

再回到安陵容,伤害她自尊的难道真的是余莺儿吗?并不是,因为让她被“完璧归赵”的,是皇帝。她恨皇帝吗?当然也很。可是对于皇帝她不但无可奈何,而且还要依靠他步步高升,所以她其实是将对皇帝的那份恨,一并都算在了余莺儿头上,所以她要赶着过去弄死余莺儿。

在安陵容做完这件事之后,甄嬛和沈眉庄都吓了一跳,她们没想到平时柔柔弱弱的安陵容,竟会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来。很显然,并不是安陵容生来就残忍,而是过度的“自尊”,可能将一个人带入深渊。

这一场戏在《甄嬛传》中是很重要的,应该说它是安陵容“黑化”的开始。而我们通过这场戏也可以获得两点收获:一是为人要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冒犯他人的自尊;二是自己应有更开阔的心胸,不能够过度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