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的经历(苏东坡的起伏一生)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这一天,离除夕只有十一天,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然而,距离成都70公里的苏家,并没有过年的心思,因为老三的媳妇正处在生娃的关键时刻。

苏家在当地小有名气,并不是因为他家家产有多丰厚,而是因为他们家乐善好施。

但说他家家产不丰厚,也只是相对四川顶级富豪而言,比起普通人还是好很多。

至少也是小康以上水平:他们家是开布店生意的,连锁店有好多家。

布店这种店在现在看来没啥,在当时可是妥妥的刚需。产品刚需、交易频次又高、再加上可以批量生产,是搞钱必备的三要素。所以苏家家境不错。

“哇”的一声,苏家老三的娃娃有惊无险地出生了,是个儿子。

乡亲们称赞道:这娃运气不错,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以后不用愁买房没有六个钱包。

说起来投胎到这家,确实需要很大的运气。

大约三百年前,他们家有祖先做过宰相,这几百年间苏家在四川一直是名门望族。

是谁说富不过三代的?站出来看我不打你。富不过三代说的是,第四代可能没有第一代那么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过的不如普通人。

比如说,富一代的富裕程度是100分,富四代确实不如富一代,可能只剩60分,但是普通打工人只有10分。富四代还是远超普通打工人。

如果祖上有牛人,可能会护佑后代好多代。这种护佑并不是指物质的传承,社会关系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格局、理念、看事情视角的传承等等。这种精神的传承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也没人教,只能靠家长言传身教或者自己开悟。

这不,这个娃娃的大伯和二伯都考上了进士。进士是啥概念?考功名大概需要过五关: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

考上秀才,没有做官资格;考上举人,可以分配到县里当部门领导;考上进士,最少也可以当个县长,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去省里或中央。

但是考进士难啊。据统计,进士的录取率大概是六万分之一,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大约是千分之二。所以范进中举为啥会疯掉?不要笑他,要是你考上举人,你也会在梦里笑醒,实在太太太难考了。

所以这个苏家老厉害了,娃娃的大伯和二伯都考上进士。这样的家庭,都不需要相亲,自然会有大户人家找过来。你看,娃妈就是当地首富的女儿,舅舅也是进士。

别人家连考个举人都像登天,但这家好像进士不值钱一样,一抓一把。

所以大家都说小家伙出生在这个家庭运气非常好,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他将来是超级天王网红,强烈吸粉一千年,因为他是苏东坡。

今天我以苏家为荣,明天苏家以我为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2

那么这家里有没有郁闷的人呢?有,这个人就是苏东坡的爸爸。家里进士太多太太内卷了,他完全生活在大哥、二哥、小舅子的阴影当中。

你们越牛,就越反衬出我的low。你们越勤奋,就越反衬出我的懒。

爸爸的性格和大伯二伯不一样,他们可以静下来读书,但爸爸看书完全待不下去。不喜欢读书,也爱不参加考试,所以啥功名也没有。

没功名意味着在家就没有地位,每次家庭聚餐的时候,都被家里人在耳边叨叨。别以为在大家族就过得爽,要是没点本事也不好混。

但苏东坡的爸爸不喜欢读书,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想法。世界那么大,他想不走寻常路,想去大城市闯一闯。

那时候没有“北上广深”,只有“开洛商邯”,开封府、洛阳府、商丘府和邯郸府,分别是宋朝的东京、西京、南京和北京。

苏东坡的爸爸去了许多地方,认识了许多人物。每次回老家,除了给大家带回了各地特产之外,还有讲不完的神奇故事。

然而,会讲故事不能当饭吃,工作还是没有的。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出去大城市闯吃啥、喝啥?还有游山玩水、请人吃饭,都是要花钱的。

而且大城市什么东西都贵。开封赚钱开封花,一份别想带回家。更何况他只消费不工作,家里都快被他吃空了。

为了养家,苏东坡的妈妈只好卖掉自己的嫁妆,开始学着做生意……

苏东坡的爸爸一共在外面闯了十几年,除了大把大把花家里的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一家人很有意见。

最有意见的就是苏东坡的妈妈。好歹自己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本来啥都不用干,现在嫁到你们家,还得自己想办法赚钱养老公、养孩子。

你说你在外面也闯了这么多年,都闯出个啥?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还得靠我们来养你,像不像个男人?你静下心来,先考个公务员,有工作之后你想怎么闯就怎么闯。

但爷爷对此是支持的,他觉得:现在开布匹店的越来越多了,竞争又激烈。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这个家族继续往上走,还得想其它办法。何况家里已经有个进士了,鸡蛋不用放在一个篮子里。

生活中应该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高风险才能有高收益。如果一眼望到头,那么收益也就那样了。比如苏东坡的伯伯天天按时上班、拿死工资,所有的东西都是确定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会是这个收入,怎么可能变得更好?必须做一些带有不确定的事情,比如认识个什么人、发表个什么论文被大佬发现……才有可能带来超预期的收益。

苏东坡伯伯的工作就是稳健性的,旱涝保收;苏东坡爸爸干的就是激进型的,高风险高收益。苏东坡的爷爷这个人力资源投资配置很不错。

1048这年,苏东坡11岁,他爷爷去世了。苏东坡的爸爸在家没人支持了,而且在外面也受够了刺激和鄙视的眼神。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决定回家好好读书、发奋图强。

苏东坡的爸爸苏洵虽然快三十了才开始读书,但之后还是成功地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任何时候努力都不为晚。

大多数人走的路,才是容易走的路。你说我不想高考直接去工作,会不会比那些高考的人更有出息?有这种可能,但是概率很低,或者要吃更多的苦。

3

小时候的苏东坡,衣食无忧。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治愈。良好的原生家庭,给了他无穷的正能量。

田野的广阔土地,给了他很好的玩耍空间。家里的笔墨纸砚,又给了他充分的熏陶。

只玩不学,那会玩物丧志;只学不玩,那会变成书呆子。会学又会玩,加上健全的心智,是成大才的三个必备条件。

1054年,苏东坡十八岁长大成人。堂堂一表人才,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门当户对,是经过千万次婚姻检验过的重要原则。如果不对等,要么是在物质上定向扶贫,要么是在精神上三观不合,大部分会以悲剧结局,很难长期走下去。

作为四川眉山进士俱乐部的中产家庭,自然会有其他进士家庭过来联姻,隔壁县的王家最有眼光,看中了苏东坡,把十六岁的女儿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

四川出美女,长相不会差。出身于进士家庭的王弗,经过文化熏陶,相貌、气质均很佳。

虽说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从小受到家庭影响,王弗也熟读书籍、熟知各种典故。

十九岁的苏东坡,最大愿望就是考上进士。每天早上起来上早自习、晚上上晚自习。王弗陪着他一起上自习。

学累了就会出去爬爬大山游游泳、吃吃烤肉散散步。才子、佳人、良辰、美景,那是高三初恋的味道。

苏东坡有时候答不出来的问题,王弗能答出来,但她在外人面前从来不直接说,而是委婉的提醒,给足苏东坡面子,颇有些天龙八部里王语嫣的感觉。

只要苏东坡眨一眨眼睛,王弗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什么叫心有灵犀?说的就是他们。

但苏东坡性格偏外向,王弗性格偏内向。比如苏东坡对看不惯的事情总会仗义执言,王弗劝他低调些委婉些,不要那么直接,他说:君子坦荡荡,他们做的就是不对,我见一次说一次。

婚后没多久,天上掉馅饼了。但其实这个机会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苏东坡的爸爸争取来的。

苏东坡的爸爸当年在外面闯荡了十几年,认识了不少大人物。后来又专心读书,还有两个儿子读书也很厉害,这件事情在四川广为流传。

当时成都的领导是财政部副部长张方平,他也听说了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决定约他们父子三人聊聊,看看这些人究竟是真有本事,还是夸夸其谈之辈。

苏东坡爸爸在大城市多年打拼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机会,虽然走了些弯路。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返还给你。几代人的接力赛,终于到了冲刺的时候。

张部长按照贵宾的标准接待他们。一番长谈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父子三人确实有才华,如果能到合适的岗位必定能造福百姓。于是决定帮他们一把。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准备,机会来了也抓不住。与其天天抱怨没机会,不如先好好修炼抓机会的能力。

苏东坡的爸爸问:我们是不是要先在成都考出省,然后一层层地考上去?张部长说,不用,我给教育部副部长欧阳修写个推荐信,直接推荐你们去首都参加考试。

用推荐信直接参加终极考试,当时是有这个的政策。但大人物一般不会随便写推荐信,因为写推荐信其实是用自己人格做担保。

曾经有很多有钱人有权人重金找张部长要推荐信,都被他拒之门外,这次破例为他们家推荐。

4

父子三人拿着推荐信进京赶考,果不其然,苏东坡和弟弟轻轻松松地考过了举人,苏东坡还是第二名。

但苏东坡一点也没有得意的意思,他的目标是进士,举人算啥?听说还有人考上举人就疯了?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欧阳修是这次进士考试的主考官,他觉得之前的考试都是考如何写假大空的文章,花里胡哨有什么用,搞的很浮夸。希望扭转风气,考一下治国的真本事,为国家挑选一批有能力的人。这个建议得到了皇帝宋仁宗的同意。

于是考试开始,很多考生还没习惯考试的改革,还是沿用以前那一套,纷纷落榜。苏东坡阐述了他尧舜的仁政治国理想和方法,让欧阳修两眼放光,让副考官梅尧臣先是背后一凉。

为啥会背后一凉?因为他发现苏东坡文章写得好啊,尤其是考卷里有个典故用的可真好,但自己怎么也记不起来是来自哪里,心想我学了这么多年,怎么连这个典故都不知道?

后来去问苏东坡,苏东坡淡定的说:哦,那个是我编的。

编的……也只有超级学霸敢干这种事。

1057年三月八日,考试结果出来了。看结果的人山人海,红旗招展,苏东坡榜上有名,排名第二。

第一名是曾巩,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由于阅卷时是闭卷批阅,阅卷之前欧阳修觉得第一名的肯定是自己的学生,想避嫌,就把第一名改成第二名,第二名改成第一名。结果打开一看傻眼了。

欧阳修对这件事一直表示很有歉意,后来和苏东坡见面聊了下,觉得这人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很看好他,决定帮人帮到底。

他带着二十一岁的少年苏东坡出席各种上流人士的场合,逢人就说:这小伙不错,将来比我要强得多。

欧阳修本身就是皇帝眼中的大红人,这下苏东坡一下火了。

人帅、又年轻、还有才。一开始只是流行他写的词,只要出一首新词,马上传遍整个大街小巷。上至皇帝、皇后、皇太后,下至铁匠、纤夫、叫花子,争相传阅。

到后来,他用过的帽子、用过的笔墨纸砚,都有粉丝到处求同款,横扫文艺圈和时尚界。

据说还有七八个高官家庭想拉他回家做女婿。他说,谢谢哈,我已经结婚了,我家王弗很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汴梁花。

然而,幸福的隔壁往往住着不幸,笑声太大一不小心就会吵醒它。

如果一件事情太顺利,往往意味着运气已经到了顶点。物极必反,马上有坏事发生。

成绩出来之后没多久,苏东坡得到凶信:苏妈妈已经病逝,享年四十八岁。苏东坡嚎啕大哭,妈妈好不容易熬出来,到了可以享福的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待。

苏东坡和弟弟守墓四十九天,丁忧二十七个月。

5

1059年,苏东坡23岁,守孝三年期满,全家从老家搬到帝都开封,开始准备一年后的任职考试。

这个考试由宋仁宗当主考官,先笔试,再当场面试,根据面试的结果分配工作。

本来挺多人报名了,一听说苏东坡和他弟弟都报名了,直接要求退报名费。

考试之前,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生病了,宰相韩琦对宋仁宗说:要不我们改个考试时间吧?宋仁宗居然答应了。

考试开始,轮到评阅苏东坡文章了,宋仁宗先是眼睛一亮:这字写的可真好。然后脸上开始青一阵白一阵。

为啥?苏东坡在文章里面写宋仁宗太懒了,天天不怎么上班;批评他好色,娶了一千个老婆;还说他开销太大,天天只买买买……

宋仁宗自认为还是很能听臣子的意见,这下懵了:虽然你很有才,但你好歹给点面子吧,要不要批得这么狠?

犹豫了一下,宋仁宗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全场最高分,而且是宋朝开国一百多年以来的最高分。然后推荐他去当陕西凤翔的办公厅主任。

宋仁宗还是很仁的,不然苏东坡职业生涯直接凉凉。苏东坡以后再也没有碰到这么好的大老板了。

刚到凤翔的时候,市长姓宋,对小天才苏东坡超好。半年后,领导换成了陈希亮市长,苏东坡的好日子到头了。

陈市长处处抓他的小辫子:苏东坡偶尔起来晚了没赶上马车上班迟到,罚!有时带娃看病提前下班,罚!

苏东坡相当不爽,回家跟老婆吐槽:我堂堂大宋几百年第一名,这个老家伙就是这样对待天才的吗?老是针对我干什么?

但王弗想了想,说:可能不是这样哦,我觉得是市长在磨练你。你想想,凡是你提的对老百姓好的政策,陈市长是不是都批准了?凡是针对你的,是你自己确实犯规在先。如果真的是处处针对你,那你提的所有政策都会被驳回。

苏东坡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果然后来苏东坡任期满离开凤翔的时候,陈市长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轻,就能拿全国第一。书法好、词也写得好、长得又帅、粉丝又多,一切顺风又顺水,很容易滋生傲气、妄自尊大。让你受点挫折,是希望你以后走的更远更踏实。

苏东坡实在名气太大了,来找他喝酒的人很多。苏东坡也爱交朋友、为人豪爽,酒量不大,但酒品很好,酒品如人品,对来的人一律坦诚相待。

但王弗经常会提醒他:有些人比较善良,你可以加倍对他好。但有些人很假,你得有所保留,不然他们以后会坑你的。比如今天来吃饭的这个,特别虚伪,以后离他远点。

王弗从小在官宦家庭长大,经过资深HR培训,看人很准,为苏东坡排了不少雷。

三年期满,苏东坡全家准备返回帝都复命,等待下一个任期。宋朝的制度就是在一个地方干几年,然后调到另外的地方再干几年,因此需要不断地换新地方。

准备启程离开时,王弗生病了。其实王弗身体从小就比较弱,而且半年前刚怀孕就流产了,还没休养好又得了感冒,不停咳嗽发烧。

苏东坡心疼地说:等你好了再走,明年我们再回去复命。

王弗着急地说:前几天有人来信说,苏爸爸也生病了,而且朝廷让你早点复命,我们早点回去。

苏东坡坚持说不行,再等等。

这样反复劝了好几次,王弗执意要早点出发。而且这时其实已经有点好转了,那么就出发吧。

从陕西到河南要走很久,这时候已经快要过年了,特别冷,王弗本来稍微好点了,在路上又着了凉,咳嗽一天比一天严重。

过完年是元宵节,王弗带儿子出去看灯会,结果没想到感染了流感,发烧、咳嗽不止。找医生看效果不好。

五月的时候,突然病情恶化,去世了。她才二十七岁啊!孩子还这么小,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好好的一个人,说没了就没了。

但还没来得及伤心,没过多久,苏东坡的爸爸也去世了。

苏东坡伤心欲绝,母亲几年前刚去世,现在老婆、父亲接连去世。

世界就是这么残忍,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临。

6

回老家守孝三年。

守孝期间,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一直陪着苏东坡。这个堂妹比王弗小12岁,但长得和王弗特别像,有王弗的影子。守孝结束之后,苏东坡娶王闰之为妻。

回到首都之后,苏东坡发现变天了。

宋仁宗这时候已去世,但没儿子,传位给宋英宗。宋英宗身体不好,在位四年不到就去世了,又传给了他儿子宋神宗。

宋神宗这时候二十不到,想干一番大事业。干啥大事业?打仗!打到北方去!

为啥?一百年前,宋朝二代目太宗被契丹人追杀,中了两箭,在手下的掩护下逃出来了,但是随行的嫔妃都被契丹人抢走强暴生下小孩。几十年前,三代目宋真宗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年年都要送钱给外国。

丢人,实在太丢人!国仇家恨,血性男儿谁能忍?所以要发愤图强打回去!

怎么发愤图强?第一步是得要搞钱。没钱怎么练兵?

那怎样才能搞到钱?六代目宋神宗想到了王安石。王安石其实在四代目宋仁宗时就已经提出搞钱办法了,但宋仁宗表示你那套不能搞。

宋神宗觉得可以搞,而且要大搞,就让王安石成立一个搞钱小组,这个小组直接受神宗领导。

那么他们想怎么搞?

第一个大招是青苗法,大概意思是:以前农民在青黄不接没钱用的时候,可以找当地地主借钱,缓过去之后再还钱给地主,地主赚利息。现在开始,农民不能找这些地主借,没钱了应该找官府借,这样利息就可以归国库了。

第二个大招是市易法,也就是市场上的东西,你们不能自己卖,货源和价格都由国家统一制定。这样赚的钱也归国库。

还有很多个……

听起来不错,理论上没问题,但实际一执行起来就变味了。

比如第一个政策,管放款的人为了完成KPI,使劲鼓励来借钱。有些自制力不行的人想:以前地主是不会借给自己的,这么容易借,白来的钱不用白不用?赶紧去借啊。借了之后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先爽一把再说。

贷款一时爽,还款火葬场。要还钱的时候到了怎么办?偷啊、抢啊,社会乱套了。

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制定的政策就是容易出问题。所以去企业工作要想走的远,一定要先去基层干干。

于是,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去到皇帝那投诉。有的很直接:这政策不行,搞坏社会风气。有的很委婉:这政策好是好,但是要一点点执行啊,不能一下全变了。

神宗心里也苦啊:搞钱,老百姓苦;不搞钱,没法雪耻。思虑再三,觉得搞钱又不是为了自己享受,是为了国家。这件事成功了就是秦皇汉武,老百姓你们先忍忍。

于是皇帝一概不理投诉,铁了心支持王安石,反对的大臣都被贬职、或调走。

苏东坡也写了投诉信,但是发现没用。面对这种局面无能为力,实在太难受了,要不还是去外地当官吧?帮不了所有人,能帮当地老百姓做点事也好啊。

打了个申请,宋神宗同意他去杭州当副市长。

7

这一年,苏东坡36岁。在杭州的三年任期里,他和两任市长合作愉快,共同在力所能及的程度上,保护杭州市民免受王安石变法带来的负面影响。

闲暇之余,也会去游西湖,一不小心就为西湖免费代言了一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任期结束,被调任山东密州市长,任期也是三年。

密州比杭州要冷很多,物产没有杭州丰富,治安比杭州要差,于是苏东坡和手下经常锻炼身体以备不时之需,有时还去森林里面打猎,即兴来一首,又上中学课本: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苏东坡的治理下,密州的治安日渐好转。这一年中秋,心情不错,和部下一起喝酒,想起了去世的爸妈和妻子,又想起了五年没有见面的弟弟,作词一首,又是千古名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人说,这词有啥好的,我看不出来。那是因为你看的诗太少了,假如读过100篇写月亮的诗词,一下次就能知道好坏。

就像你吃过100个厨师做的小炒肉,一下子就能知道哪个炒得明显比较好吃一样。

抓盗贼、保民生、救婴儿,在密州干得不亦乐乎,似乎生活已经走上的正轨。

但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起了很多事。这些年虽然不愁吃、不愁喝、还办了很多好事。

但还是担心整个国家,每次和老婆王闰之聊这些,她都说:你想得太多了。话不投机,没有聊下去的愿望。

王闰之做饭、持家不在话下,但是精神层次达不到那么高。

要是王弗在就好了,她最知道我在烦什么。王弗在天上,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作词一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诗被称为千古悼亡词第一。

密州任期已满,要去徐州当市长。刚到徐州的时候,黄河发大水,马上就要淹没徐州城。当地富豪争相逃走。

苏东坡当机立断,抓住富豪、关闭城门:你们要是跑了,带了个坏头,所有人都会跟着你们逃跑,谁还会留下来守城?

苏东坡带领全市人民加固堤坝,严防死守。洪水退去,又带领全市人民清除淤泥。

8

1079年,徐州任期满,调往湖州当市长。这一年,他43岁。

政绩突出,大老板很赏识。但还是像上次一样,如果过得太顺利,往往意味着运气已经到了见顶,马上要暴跌了。

本来打算和在杭州、密州、徐州一样,为老百姓多干点事情,这一天大祸临头了。

刚上任不到三个月,一个陌生人突然到家里,自称是苏东坡弟弟得到密报派他来报信,让苏东坡做好准备,上面要来抓他了。

为什么要抓?后来才知道是一群小人想陷害苏东坡。其中一个人是苏东坡在陕西凤翔时的手下。当时他跑到苏东坡家里送礼求帮忙时被拒,王弗就提醒过苏东坡,这人心术不正,终于得到了应验。

拿什么陷害呢?苏东坡到湖州上任前,按照惯例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感谢信,顺便加了几句劝皇帝以人民为重,语气有点重。

本来宋神宗也不觉得有啥。但被那几个小人揪住了,硬是说苏东坡诽谤宋神宗,应该判死罪。

宋神宗仔细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真的有讽刺的意思。于是开会让大家讨论究竟有没有讽刺的意思,结果投票比例一半一半。宋神宗决定派人去查这个事情。

这几个小人就去抓了苏东坡,押往开封的大牢。

大牢里的苏东坡又想起了王弗,之前曾多次提醒他,让说话写文章要注意点,不然会惹祸,不禁老泪纵横。

不过苏东坡其实自己也知道,不劝谏的确是可以明哲保身,甚至还可以高升,但遭殃的都是天下老百姓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这样做迟早会给自己带来灾难,也凭着良心义无反顾地去做。

关到大牢以后,被刑讯逼供,苏东坡奄奄一息。好在牢头也是苏东坡的粉丝,在那几个小人不过来审讯的时候,好肉好菜招待。

外面的人则开始一场营救活动,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支持王安石的大臣也劝谏宋神宗不要杀。皇太后也是苏东坡的粉丝,也劝宋神宗不要杀。

宋神宗其实是知道苏东坡有才的,也不想杀,但是事情闹这么大,不杀似乎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更重要的是会动摇他继续执行新政策的威信。

犹豫不决,去问王安石。王安石虽然和苏东坡政见不同,但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强盛、只是方法互相不认同而已。而且他也认为苏东坡很有才,不屑于用这种方法陷害。

王安石说:我确定、肯定、一定苏东坡是没有恶意的。虽然苏东坡非常反对王安石的搞钱政策,但现在连王安石都这样评价,那说明苏东坡没问题。

终于苏东坡在被关了103天之后,被放出来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贬为湖北黄冈派出所抓贼队副队长。

一下次从市长跌落到副队长,而且还经过死亡威胁,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也太大起大落了。

有人说曾过,月薪四五万的人最幸福。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经过死亡威胁的人,对世界看得更透彻,内心更坚韧。在前往黄冈的路上,苏东坡又来了一首千古名句,除了中学课本,还要承包初中教材: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刚到黄冈的时候,怎一个惨字了得。

苏东坡现在是戴罪之身,一般人不敢随便联系自己,关系好的又怕连累别人。门前冷落,让爱热闹的东坡很郁闷。

但心态的落差来不及多想,因为还有生计问题需要马上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吃饭的问题。现在的收入完全养不了家里十几个人。

第二个问题是住房的问题。现在一家老小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面,不够住。

在朋友的帮助下,苏东坡在黄冈东边一块土坡上开始开荒,这也是东坡的由来。

一辈子没有种过田的苏东坡,开始零基础学习种地,阐释了什么叫做从入门到精通。

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他的解决方案是研究美食。

那时有钱人喜欢吃牛肉和羊肉,不喜欢吃猪肉,因为味道不好,但猪肉便宜啊。

有一、次苏东坡和朋友下棋,忘记了猪肉炖在锅中,结果歪打正着猪肉非常入味,于是苏东坡继续各种改进,把香喷喷的猪肉推广给好朋友。

结果这个菜太好吃了,一下子全国流行起来,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又有次,有朋友来苏东坡家吃饭,可惜家里穷食材有限,只能尽量想办法将有限食材做出舌尖上的味道。苏东坡用黄州豆腐制作了一道菜,大家吃过后都说好吃,流传至今。

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随遇而安这几个字,说出来容易,但是能像苏东坡这样做到太难了。

农不忙时候,苏东坡还经常喜欢去江边的悬崖去爬山,江边的大赤壁给苏东坡来了无尽的灵感:

随口来一句就是千古名词: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还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有《赤壁赋》……

每一篇的点击量都以亿为单位,引起无数转发、点赞和打赏……

10

苏东坡在黄冈的时候,宋神宗终于发动了他想要的用于雪耻的战争。

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宋神宗以为有机可乘,派五路兵马北伐,但都因为粮草原因无功而返。

1082年,再次和西夏大战,又失败了。

两次惨败,宋神宗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劳民伤财搞的钱,还有几十万大宋士兵,就这样葬送了。

1085年三月暴病而亡,他的儿子宋哲宗上台。由于宋哲宗年龄还小,太后临朝听政,新的管理层决定停止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重新启用之前被打倒的大臣。

太后本来之前就很看好苏东坡,于是升升升,都快做到副宰相了。但苏东坡认为,变法已经进行十几年,已经相对较稳定,且不是所有变法都是失败的。如果想改变可以慢慢变,再剧烈变动又会引起社会动荡,建议不要全面废除变法,结果又把现在的这批人得罪了。

1093年,苏东坡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去世。一个月后,支持苏东坡的高太后也去世了。宋哲宗开始执政,重用小人。

在小人的努力下,苏东坡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到惠州。惠州在南方天气热,夏天又很长,天热容易滋生细菌,瘟疫横行。在当时,真是人听人怕的南蛮之地,流放人员的不二选择。

但他并没有消沉,迅速与惠州人民打成一片。先是帮惠州人民修了一座大桥贯穿大江,方便江两岸百姓往来。然后看到这里医疗条件不好,鼓励大家种药草、筹建医院,提升了这里的医疗水平。

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继续研究美食。

闲暇之余,试吃了一下南方水果,发现除了容易长虫之外,荔枝超好吃,反手给惠州一个免费代言。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每首诗词都会被粉丝争相传播,这首也不例外。

结果这首诗传到了首都,小人们看到之后气不打一处来:把你流放到南方是为了让你受罪的。你倒好,还天天吃荔枝吃的很爽是不是?那让你去海南吧。

那时海南比惠州条件更差。惠州好歹还有正常的食物,到了海南经常闹饥荒。

而且天气不好,大船没有办法穿过海峡,最惨的时候只能吃蝙蝠。

苏东坡没有气馁,开始零基础学习海南话,和海南人民打成一片,还在海南开设学校,教他们读书写字。培养了海南省第一个进士。

1101年,宋哲宗去世,宋徽宗上台。没错,就是那个再过25年就要被金国掳走的北宋皇帝。

宋徽宗又改变了之前的政策,要召苏东坡回去重用。在返回的路上,一代巨星苏东坡,在常州逝世。

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流放状态,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即使从零开始也不在意。

外圆内方,坚守自己内心为民的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形式。

在顺境中不妄自尊大,在逆境中不妄自菲薄。

永远热爱生活、研究生活、享受生活,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滋润中华文明数千年,鼓励着后世亿万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