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无石(水无鱼山无石人无父)

设疑诘难的问句诗(一)奇趣诗连载102

2021-03-11 10:09·陈振桂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一、问句诗的涵义及其起源发展

问句诗,也叫问语诗,又叫设问诗,属于问答体。“问答体” 又称“问难体”、“诘难体”,是以问答句式显示智慧和机锋的诗体。

问答体,大抵起于民歌,先秦古籍亦多用问答成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诗歌,就有的运用了这种问答的表现手法。如齐风里的《鸡鸣》,就是以小夫妻的一问一答构成全篇:妻子说鸡叫了快起床,丈夫说那是苍蝇在叫;妻子说东方都亮了,丈夫说那是月亮的光辉。通篇采用问答形式,把小夫妻眷恋的感情表现得极富情趣。后渐入诗格。至屈原《天问》始为文人作此体之始。

屈原的《天问》诗共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里,它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诗篇。因为该作品乃是一种空前绝后的文学形式:全文自始至终,完全由问句构成,作者或一句一问,或两句一问,或四句一问,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层层设问,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它是问句体的雏形。

这种有特色的诗体问句诗,必须全诗为问句,又叫设问诗。如中唐大历十才子的皇甫冉,有一首《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的诗: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这首诗借问句,把流水、树丛、山色、云霞写得扑朔迷离,饶有情趣。这样的问句似问非问,十分随意。无须回答,也无从回答。

北宋大文豪王安石也有一首诗,题为《勘会贺兰溪主》,内容是问讯友人移居情况的。诗云:

贺兰山下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话从容?

此诗前两句问新居的环境特征,第三句问迁入新居的时间长短,第四句才是问日常起居。这一句问得妙,看起来是问友人平日与谁闲聊,实际上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友人“话从容”的思想情感。

下面这段《劝修经》,源于释迦凡尘语录:

何水无鱼?何山无石?

何人无父?何女无夫?

何树无枝?何城无市?

又如吴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落在他州?

这首诗流行在南宋初期。当时金兵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土地,南宋朝廷一味妥协,使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这首句句设问的民歌,唱出了百姓骨肉分离、飘零异地的怨愤。

再如民谣:《中国现象》:

中国多少大贪官?多少人民骂城管?

可知黑道有土匪?警黑一家多安然?

外出打工有多艰?讨要工资有多难?

城乡差别有多大?农民退休可有钱?

教育部2020年12月18日公示:陈振桂主编的《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幼儿文学》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

还有一些情歌:

其一

云雁携书寄谁人?寻寻觅觅可曾真?

寄情还嫌千万里?朝暮相思夜到晨?

其二

谁道青山不曾老?可见芳菲雨漂流?

相思能否寄鸿雁?华年似水哪堪留?

其三

谁家圆月上树梢?可知情郎万里遥?

何处诗里寻觅觅?缘何飞逝暮又朝?

其四

秋月春花何时了?故情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可安静?美梦黄粱有几遭?

其五

夜夜相思怎到晨?玉容憔悴为谁人?

怎得鱼雁捎书信?依遍楼栏秋复春?

其六

谁道青山不曾老?山盟海誓几言豪?

鸳鸯成对终何去?绝唱流传抵暮朝?

问句诗不光是古体诗有,现代诗也有。例如《春天来了吗》:

春天来了吗?

去问黄黄的迎春花。

春天来了吗?

去问解冻的小溪。

春天来了吗?

去问叽叽喳喳的燕子。

春天来了吗?

去问探出脑袋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