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的儿子(黄飞鸿有几个儿子)

提到中国武术,有一个人的名字便绕不过去了。他就是——黄飞鸿,一个在中国武术史上上响当当的人物。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飞鸿,这三个字,已经不只只是个人名,他更成为了一种信仰及文化符号。

但是对于黄飞鸿的评价却存在着许多争议,有人对其高超的武功钦佩不已,有人却对其嗤之以鼻,关于这个名字背后有太多秘密等待我们揭晓。

平生遭际实堪伤,一代宗师靠卖药为生

黄飞鸿的生活背景,恰逢社会动荡,面临社会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冥冥之中他的人生轨迹与时代的多灾多难的特点达到了契合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悲剧,悲剧女神频频光顾这个不幸儿的身上。

他家境贫寒,早年面临漂泊的羁绊,五六岁时跟着父亲走遍大街小巷,靠着卖一身的力气和以售卖膏药为生计。到十九世纪末在广州开设“宝芝林”,悬壶济世,才慢慢开始走向安定。

黄飞鸿四子当中,唯有黄汉森最得真传,可惜天妒英才。在广西梧州,他当“护勇”时被“鬼眼梁”杀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随后黄飞鸿停止向儿子传授武术。

刘永福战败后,黄飞鸿冷静地分析了形势,高瓴建屋地窥见了军营中武术正一步步地走向颓废。回到广州后,他只给潜心人治病,无心再教徒弟练武。他与外界断绝了联系,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

1924年8月,广州商联团长陈廉伯在广州发动武装暴动。黄飞鸿全心全意倾注而成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匾额,噩耗般地也在战争中被悉数毁尽。生活郁郁不得志,生活过得紧紧巴巴,连最心爱的儿子都离他而去。

最终,黄飞鸿1925年因丧子之痛和生活困难的双重压迫之下黯然去世,广东南拳一代宗师就此逝世。

就算逝世之后,却没想到家里穷得后人连下葬的钱都拿不出。弟子邓秀琼也算是有点余力,感念师恩,在她的的帮助下,黄飞鸿才能得以安葬在白云山脚下。也算有了个善终。

一代宗师,师承何人?何以扬名?

据林锡钊师傅亲口描述的《洪家拳虎鹤派传承表》记载,黄飞鸿的拳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派别指导。正是经过从师学习,才铸成了黄飞鸿一代宗师的成才道路。

而黄飞鸿麾下收纳了一众弟子,其中出名的也不在少数,也不算辜负了黄飞鸿的苦心栽培,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朱愚斋。这些弟子也为他以后扬名海外埋下了伏笔,在他身故后为他的成功之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黄飞鸿出生于武术之家,父亲黄麒英,名列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都被传得沸沸扬扬,但多数是虚构想象出来的。

《广东武术史》编写专家之一董德强先生在采访中说,经过亲自实地调查,广东许多武术名家是虚构的,就算是真的有这号人物,那他的真实搏击水平也值得打上一个问号。

方世玉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充其量算是小说人物,虽然有黄飞鸿这个人,但他的武功只能算普通,行医为主,一辈子没有干过架。

由此可见,黄飞鸿功夫无人能出其右,以一敌百,都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满足看客的猎奇心理罢了。

既然黄飞鸿生前不过一名籍籍无名的市井拳师,死后,如何大放异彩,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宗师”?这就不得不提起前面所说的过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了。

他最出息的徒弟是林世荣,不过他有个不太雅观的江湖别名叫做:猪肉张。猪肉张在某届武术比赛荣获第一,并且先后出版《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后续他又继续捡起了师傅留下来的行当,收纳学徒,培养了以朱愚斋为代表的众多弟子。

而朱愚斋根据师傅讲述的轶事,经过艺术加工,文字润色以后,在报纸上进行了《黄飞鸿别传》的连载。

悲惨命运

虽然自称皆是纪实,但明眼人一眼便能够可看出有不少艺术加工的成分。正所谓,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嘛。《黄飞鸿别传》这个故事满足了人们当时的猎奇心理,辅之以朱愚斋的春秋笔法,加上后续电影工作者的不断翻拍,黄飞鸿的故事广受好评。

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很快黄飞鸿从一个一名籍籍无名的市井拳师,死后大放异彩,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宗师”,一跃飞升成为中国武坛的夺目璀璨的明星,照耀后世。

谁能料想,这位现在名声大噪的一代宗师在当时并不为官方话语所重视,无论在广州、佛山的地方志还是官方编撰的其他文史资料中,都难以找到有关黄飞鸿只言片语的记载。

此外与大荧幕上的风流潇洒不同,现实中的黄飞鸿并没有过得舒心惬意,甚至可以说是惨淡。

第一任妻子名叫罗氏,他们的结缘是父亲之命,黄飞鸿没有抗拒封建的安排。但原配的罗氏不久就去世了。

之后,又陆陆续续地续上了弦,纳了妻子马氏和第三任妻子岑氏,怎奈天不遂人愿,她们也接连着病故。外界议论纷纷,甚至都说黄飞鸿克妻,他因此怕耽误了别人,将小40岁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纳妾,而不娶她做正室。

莫桂兰这个小姑娘则普遍被外界一致公认为是影视剧中十三姨的雏形,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她被她的叔叔收养,他在广州开了一所武术学校。

她小时候喜欢练武术,性格像个小男孩。但据莫桂兰本人表示,这对老夫少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伉俪情深,而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美好,也只不过是满足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罢了。

结语

《黄飞鸿别传》虽这是根据黄飞鸿真人真事编写的“纪实性作品”。但仍被史学家批评为“人物真实,故事杜撰”。

关于黄飞鸿的所有事迹基本上都是通过民间话语建构出来的,由于没有官方话语下场的阻滞,与黄飞鸿相关的民间故事才得以信马由缰,其形象也因此能迎合观众的喜好而千变万化,日渐丰满,成为有血有肉,有仁有义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