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一去不复返作者(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翻译)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春,年轻的李白初出川蜀,顺江东下,来到鄂州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昌)。江夏是一座历史名城,李白登临黄鹤楼,看到大江之上一片苍茫,这样的景象让李白产生了作诗的想法。转头一看,黄鹤楼之上已经有了一首题诗,原来是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到这首词句优美,艺术性极高的题诗之后,只好作罢,他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继续顺江而下,来到江南一带。

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的创作背景

《黄鹤楼》是怀古思乡的佳作,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黄鹤楼》,“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黄鹤楼因其所在地是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传说费祎登山驾鹤于此,诗人登临黄鹤楼,触景生情,诗兴大作,写下了这首诗。

关于崔颢,史料记载较少,推测他大约生于704年,李白出蜀入楚是725年,《黄鹤楼》题诗已在。如果崔颢真的是出生于704年左右,他写成《黄鹤楼》时是非常年轻的。

崔颢

《黄鹤楼》异文

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唐代文本中,发现了不同于现在为人熟知的《黄鹤楼》的版本。

昔人已乘白云去,兹地唯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关乡何处在?烟花江上使人愁。

唐宋时期文物资料中出现的《黄鹤楼》多以此版本居多,到了元代之后,逐渐为现在的版本所取代。

敦煌石窟文本

鹦鹉洲的来历

鹦鹉洲是一个让人听到会觉得妙趣横生的名字,是因为这个江上的小岛形似鹦鹉,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原来鹦鹉洲这个名字与东汉末年名士祢衡有关。祢衡恃才傲物,与孔融交好,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称病不肯去,后与曹操发生不快。曹操把祢衡遗送给刘表,刘表更是拿祢衡没有办法,又把他送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非常欣赏祢衡的才华。

在黄祖的儿子黄射举办的一次宴会上,有人献上一只鹦鹉,黄射要祢衡作一篇赋。祢衡一气呵成,写成文辞华美的《鹦鹉赋》。可是后来,在黄祖举办的宴会上,祢衡出言不逊,惹恼了黄祖,下令杀掉祢衡。祢衡被杀于长江上的一个洲上,因为祢衡写过《鹦鹉赋》,人们把这个洲就叫做鹦鹉洲。

芳草萋萋鹦鹉洲

不过,现在的鹦鹉洲并不是崔颢看到的鹦鹉洲。唐代鹦鹉洲在江夏,已经被淹没在江水之中,后来江水又冲积出另一个小岛,人们也将它命名为鹦鹉洲,现在的鹦鹉洲在汉口。

鹦鹉洲长江大桥

李白写成《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大概始终没有忘记崔颢的《黄鹤楼》。天宝六载(747年)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再一次来到金陵,登上凤凰台,所见所感促使李白写出了一首怀古抒情的《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与崔颢《黄鹤楼》不同的是《登金陵凤凰台》中更多了一些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李白从长安离开,他深知皇帝周围充斥着奸佞之人,自己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重。

影视作品中的李白

诗的前四句着重怀古。凤凰台本是南朝刘宋永嘉年间传说有凤凰聚集的地方。在古代,凤凰是一种祥瑞,象征着王朝兴盛。当诗人登临时,凤去台空,只剩下滔滔江水奔涌不息。诗人进一步展开,三国时期吴国和东晋的都城都在金陵,昔日繁华都已不见。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李白将眼光从怀古转到自然。三山是金陵西南长江边上的三座山峰,“半落青天外”是说距离较远,看不清楚。“二水”是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白鹭洲一分为二。白鹭洲是古代长江上的沙洲,洲上白鹭聚集,故得名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不见长安使人愁”。汉代陆贾《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意思是奸邪的臣子可以遮蔽贤臣,就像浮云遮挡了日月的光辉。李白此时身在六朝的都城,心中担忧着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皇帝周围的李林甫等奸臣左右朝政,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力,李白心情十分沉痛。

后世评价

后世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评价是“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环山,下窥井邑,古题咏惟谪仙为绝唱”,有人评价是“太白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惟结句用意似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