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感人故事(老师的感人故事)

编者按:2021年6月1日,在《闽西日报》刊发《永定一中女教师卢学洪伸手急救》的新闻报道后,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作出批示:“要向卢老师致敬,向卢老师学习。要在全社会倡导扶危济困的善德。”

原来,今年5月20日,卢学洪老师在街头看到有人摔倒昏迷时,见义勇为,挺身相救。卢老师的善举,令人感动与钦佩,充满前行的力量。正是像卢老师这样一个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善行善举默默地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在感动我们的同时,也让核心价值观走入人们的内心,引领更多的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升华为一种坚定的价值追求。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记永定一中一级教师卢学洪

□ 刘 惠

卢学洪,女,永定一中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副组长,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2005年毕业到永定一中任教至今。提到她的名字,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热心”“无私”,学生们评价最多的是“正义”“幽默”。其实,师生们了解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她,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高中时,卢学洪每周末都去义务照顾一个90多岁的孤寡老人。老人无儿无女,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个见证了历史的老人渐渐地被人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卢学洪遇见了这位老奶奶。那年干旱,全镇老百姓自发抗旱。卢学洪和母亲走很远的路挑水,就在水井旁,她隐隐约约看见井边杂草丛中的那扇木门里,似乎坐着一个黑影。母亲先挑着水去浇菜,好奇的她走近这幢黑乎乎的废弃土楼。这位双目失明,两耳接近失聪的老奶奶,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步履蹒跚地摸索了出来,看到老奶奶的那一刻起,卢学洪决定要尽力照顾这位孤苦的老人。

挑水,种菜,做饭,洗衣,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她添置生活用品;梳洗,聊天,把自己的好时光与她分享……这是卢学洪与老人交往的日常。

一个狂风骤雨的夜晚,卢学洪打着手电,手里抱着从家里带去的几块塑料布,匆匆忙忙赶去老奶奶的住处,爬上由几根木棍搭起来的“屋顶”,冒雨把塑料布盖在了老奶奶的床顶。大雨淋湿了整个世界,却浇不灭这位少年一颗滚烫的心。

卢学洪如此风雨无阻地照顾了她三年,直到她去世。

周围群众纷纷赞扬这个热心的少年郎,村委主任更是到处询问她的来处,母亲知道这件事情后,并不吃惊,只是淡淡地夸了句:“孩子,你做得很好!”班主任知道这件事后,惋惜地说:“应该拍照,写通讯,传播正能量。”

面对这种不求回报的行为,有人说,你傻呀,自己家日子都艰难,还去接济别人?也有人说,你逞能啊,以为自己是救世主?还有人说,你不要命啦,这样的瓜鬼也敢惹?

卢学洪家兄弟姊妹多,再加上年迈的奶奶,还有目不识丁的地道的农民父母,生活捉襟见肘。即便如此,母亲却时常接济比他们家更困难的人。在卢学洪老家,一个终生无子嗣的老人,会被贴上鬼神的标签,老人因此成了人们口中的不祥之人——“瓜鬼”,但是母亲告诉她,善有善报,正义在身,何惧鬼神!

每当听到别人的指指点点时,卢学洪总是大大方方地站在老人居住的土房子里——这幢被大火焚烧得只剩几根黑木棍,两扇裂开的土墙,又遭遇兵匪,还被村人当牛寮的土房子里,忙里忙外,进进出出,丝毫不畏怯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辛辣的嘲讽,坦荡自然。

这世上哪有什么救世主,哪有什么瓜鬼,只有这个少年郎一颗纯纯粹粹,坦坦荡荡的心,行走人间罢了。

少年时期的她,会把拾荒所换的零钱攒下来给父亲买件衣裳,或者给年迈的祖母买些软烂的食物,用每周勤工俭学所得的费用给年幼的弟弟妹妹买些喜欢的物什,也会将自己从废书堆里淘来的心爱的书籍拿去捐给更需要的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善待并敬畏生命,是每个人的良心使然呀!

侠肝义胆兼忠烈 碧血丹心永不灭

时间推到2018年7月25日,雷雨,行人步履匆匆,在九一路与城郊卫生院交界路口,一辆摩托车疾驰而过,将正在送外卖的小哥撞飞几米开外。摩的司机没有停下,选择继续前行。行人只顾自己避雨,没人上前关心一个陌生人的疼痛。鲜血汇聚成涓涓细流随着雨水,流向路牙。外卖小哥躺在地上,眉头紧锁,痛苦地呻吟着,飞来的横祸让这个七尺男儿流下了泪水。这时,卢学洪刚好路过,赶紧打伞为这位伤者撑起一方小小的天空。蹲下查看伤势,只见小伙子两个膝盖摔破了皮,其中左腿骨折。由于伤势过重,她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并拿出随身携带的面巾纸为伤者擦去脸上和伤处的雨水,然后安慰伤者,使其心情放松。15分钟后,医院的救护车及时抵达,她又协同护士把伤者抬上了车。救护车一路拉响警报,疾驰而去。她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举虽小,但在雨天,却能够使人感受到明媚的阳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皆然。人有多大能力,就应当承担多大责任。正所谓:侠肝义胆兼忠烈,碧血丹心永不灭。

大爱无形 大音希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个举手之劳,救人于危难,一个举手之劳,书写人间温情,一个举手之劳,温暖一座城。2021年5月20日,永定区一李姓阿姨的家属6人到永定一中办公室,将一面写有“师德高尚 救助生命”的锦旗和一些水果送到学校,感谢卢老师在李阿姨突然倒地的危急时刻挺身相救。

原来,5月2日下午4:20左右,卢学洪老师骑自行车载着孩子外出玩耍时,路过老卷烟厂门口的理发店,看到众人在围观。卢学洪问了一下情况,得知是一位李姓阿姨带孩子来理发时突然晕倒。了解到群众已经打了120,卢老师本来打算离开。后来想了想,感觉有点不放心,她又折了回去。

此时,卢老师发现病人已经意识不清,并出现了面色发红、嘴唇发绀的症状。卢老师叫了一声“阿姨”,病人只是“嗯”了一声,却喘不上气。卢老师见状,赶紧把女儿托付给围观的一位群众,一面调整李阿姨的体位,一面疏导群众为李阿姨提供更宽敞的救助空间和更充足的新鲜空气。

“按照之前在培训时学到的知识,我判断病人应该是心跳骤停。”卢老师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所以,我赶紧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刚开始病人咽喉有一口浓痰,基本没什么呼吸。我用理发店的棉签和纸巾给她处理干净后,赶紧急救,做到第三组人工呼吸时,终于能听到病人的呼吸了,这时医院救护车正好也来了。我也就离开了现场。”

面对突然倒地的陌生人而挺身而出,予以人工呼吸施救,有没有顾虑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卢学洪说:“当时就是想尽快救人,别的顾不上。况且救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伸出援手。”

“对于热心人来说,这可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救命之恩。”李阿姨的家属感激地说,正是卢学洪的临危不惧,给了李阿姨第二次生命。因为医生说,脑溢血会引起呕吐,如果当时没有卢老师施以援手,可能就会因为喉咙异物导致大脑缺氧加上脑溢血而死亡。

事后,李阿姨的家属想方设法多方打听,终于找到救命恩人卢老师,以表达谢意。这时,卢学洪老师见义勇为的事迹才被学校知道。

由于抢救及时,李阿姨被送到医院后,经过手术治疗和两个多星期的休养,现在已能下床走动。

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从“永定一中微信公众号”看到后,立即在“永定新闻网微信公众号”予以转发,同时指派记者去采访,通过永定新闻网、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社“新华号”等媒体平台及时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平台的浏览量超过100万。特别在《闽西日报》刊发后,龙岩市委书记李建成作出批示:“要向卢老师致敬,向卢老师学习。要在全社会倡导扶危济困的善德。”

铁肩担道义 热血铸忠诚

自2005年大学毕业,到永定一中任教以来,永定一中厚植人文土壤,弘扬师德师风让卢学洪变得更加坚韧自信。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三尺讲台,热爱这个给予她温暖和关怀的大家庭。在她执教的近20年生涯中,她始终秉持爱生如子、甘于奉献的理念,将满腔热血洒在三尺讲台。

在她人生出现困难和困惑时,是一中的领导和老师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让她顺利地渡过了一段灰暗的时光,有了重新拥抱阳光的勇气和决心。吃水不忘挖井人。于是,她在各方面努力上进——在教学上,实现了学校提出的“三年熟悉教材,五年自成风格”的目标,通过不断钻研教材教法,研究任教班级的学情,学习先进理念,吸收各方专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完成了蜕变。卢学洪上课收放自如,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爱,所带五届毕业班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考上理想的大学,其中任教的2008届高三8班和所带2019届高三10班全部上一本,近90%被双一流、985、211院校录取,在永定一中近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的3个特长学生中,其中有两个出自她所带的班级。在备课组和教研组工作中,她统筹安排,身先士卒,带领组员们攻坚克难,定计划,研学情,学知识,编教材,在教育园地里耕耘,取得联考和高考的好成绩。

她工作认真负责,事无巨细,废寝忘食,数次累倒在讲台上,也由此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但即便生活相对富裕,她也始终不忘帮助他人。从2005年毕业伊始,卢学洪每个月都会从微薄的工资里匀出一部分,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与她同吃同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已经数不清有几个夜晚陪着学生在医院度过,第二天又匆忙赶去早读到班、上课。她照顾学生的同时,还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这让她的每一天都异常忙碌而充实。但是她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永定一中给了她一方自由翱翔的天空,她更当勤勉自励、敬业报效。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卢学洪老师以她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莘莘学子无比爱护,对一方水土满腔的热情,赢得了万千喝彩,展示了新时代“四有”教师的迷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