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附加税费进那个(计提和缴纳附加税时的会计分录?)



1.计提和缴纳附加税时的会计分录?

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营业税金及附加,一般是月初交纳上月计提的税费,上月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扩展资料:

应交增值税

1、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由运输单位造成的采购物资短缺,运输单位予以全额赔偿的,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方按这部分物资的价款由“待处理财产损益”转出,按这部分物资的增值税由“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予以转出。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企业本月交纳本月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企业本月月底有未交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下月缴纳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记银行存款。

6、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应交税费

2.计提附加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土地增值税(注意)、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等。

计提附加税的会计分录: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销售应税消费品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应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城市维护建设税

(1)企业按规定计算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税金及附加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实际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银行存款

附加税,正税的对称,指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税额作为计税依据的。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

税率按纳税人所在地分别规定为:市区7%,县城和镇5%,乡村1%。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1%。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消费税)*2%。注意:印花税无需计提,到时候直接支付。

3.计提和缴纳附加税时的会计分录?

计提附加税的会计分录是: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扩展资料功能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处理分录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4.企业交了附加税,请问计入哪个会计科目?明细科目又是什么?

计入应交税费,明细科目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等

贷:银行存款

从中国现行税制看,附加税包括两种:

(1)是根据正税的征收同时而加征的某个税种。这种作为税种存在的附加税,通常是以正税的应纳税额为其征税标准。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作为计税依据的。

(2)是在正税征收的同时,再对正税额外加征的一部分税收。这种属于正税一部分的附加税,通常是按照正税的征收标准征收的。如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同时征收的地方所得税,是附加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应纳税所得额的3%)加征的税收,即为此种附加税。这里的地方所得税实际上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一部分。我国现今附加税的征收,通常都有税法指明的特定目的,如增加社会福利、发展教育以及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需要等。

增值税附加税是附加税的一种,对应于增值税的,按照增值税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其纳税义务人与独立税相同,但是税率另有规定,是以增值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的。通常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1、增值税附加税分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是不用交附加税的,内资企业得交。 从2010年12月起,外资企业也需要缴纳附加税。

2)内资企业的增值税要交附加税,附加税就是按增值税的百分之七计算城建税;按百分之三计算教育费附加;按照百分之二计算地方教育费附加。

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的差额,销项税按照17%交税。小规模企业,按照3%交增值税。

5.计提附加税怎么写分录

企业在计提附加税时,其账务处理为:计提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 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附加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缴纳时:借: 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附加应交税金-地方教育附加贷:银行存款附加税,”正税”的对称。

指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其纳税义务人与独立税相同,但是税率另有规定。

附加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附加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

目前,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多采用各种附加税。旧中国的附加税名目繁多,仅国民党政府的盐税就有中央附加、地方附加、外债附加、建设专款等。

附加税额往往超过正税的几倍乃至十几倍。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国民党政府的多种附加税,仅仅保留了少量的附加税。

6.增值税的附加税都有什么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费、地方规定的费(例如堤防费、地方教育费等)

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地方规定的附加费按各地规定的比例缴纳,国家没有统一规定。

城建税的税率则要根据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为7%;在县城、镇的为5%;在市区、县城、镇以外的为1%。

计提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其他地方税费

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

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7.计提附加税怎么写分录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5、3、1%)【具体以税务机关的核定为准)

其它应交款-教育费附加(5%)

其它应交款-河道维护管理费(1%)

1、附加税

附加税,“正税”的对称。指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其纳税义务人与独立税相同,

但是税率另有规定。附加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

2、附加税的内容

从中国现行税制看,附加税包括两种:

(1)是根据正税的征收同时而加征的某个税种。这种作为税种存在的附加税,通常是以正税

的应纳税额为其征税标准。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作为计

税依据的。(2)是在正税征收的同时,再对正税额外加征的一部分税收。这种属于正税一部

附加税,通常是按照正税的征收标准征收的。如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同时征收

的地方所得税,是附加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按照一定比例(应纳税所得额的

3%)加征的税收,即为此种附加税。这里的地方所得税实际上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

得税的一部分。我国现今附加税的征收,通常都有税法指明的特定目的,如增加社会福利、发

展教育以及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需要等。

3、附加税的运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附加税进行了严格的清理和整顿,其数量大大减少。国家

先后征收过的有工商营业税附加、工商统一税附加、农业税附加、城市房地产税附加、工商

所得税附加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规定,农业税以常年产量为计税依据,同

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了办理地方公益事业,可征收一般不超过纳税人应纳农业税额

15%的地方附加。农业税即为正税,随其征收的地方附加,则为附加税。中国对附加税收入

不纳人国家预算管理,而是作为预算外收入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管理,其收入归地方财政支

配,用于城市维护和农村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