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数据不看保单结构是不对的。

以前的开门红,都是理财产品为主。在保险姓保的政策引导之下,以前很多万能险和理财险少了很多。保险公司不能卖容易带有利差损的理财险,中国平安的开门红理财险只保证1。75%的收益,而有公司卖4%+收益的后来被叫停了。

这是导致保费增速放缓的原因。但保费增速放缓是不是意味着保险公司迎来拐点呢?

过去1月份开门红保费很高,但理财产品,对于保险公司公司利润来说并不是太大。以往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只比二季度稍高,所以关键还是看长期保障型业务占比,要关注量,更要关注质。比如2019年,平安放弃全国统一运作的“开门红”,由各分公司运作,弱化开门红概念,主动收缩中短期业务,看重长期业务等,推进进一步提高新单价值率战略。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并不说明中国的寿险公司进入增速放缓的拐点。但是,可能会是保险代理人增速放缓甚至下降的拐点。在新单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一部分代理人会选择辞职,代理入队伍会呈现负增长的局面,这样短期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但至于拐点,还远不到时候。

我觉得这并不能称之为拐点,这只是在当前国家金融监管之下,及政策、行业调整的一种现象。我们都把2018年称作监管之年,却不知2019年比之2018年监管还要严,随着”保险姓保”政策的提出,保险公司产品逐步转型,相对件均保费降低。保险行业的发展,不能只看保费总量,还需对KPI指标进行详细分析!

保险市场格局从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开始,已经开始走向一定的分化。

三大上市保险公司是重人力、重资本、高投入的金融机构,其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始终不高。在以往传统代理人模式下,这些保险机构占据渠道优势,其数据表现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自去年互联网保险风口起来之后,其他中小型保险机构借助互联网渠道发力的现象明显,对三大保险公司形成了一定的业务挤压。以微信“微保”和支付宝“好医保”的业绩增长来看,行业反而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当然,三大上市保险公司的业绩也说明了一定大经济环境的问题。大环境不理想状态下,现金为王最重要。

对的,现在保险行业负面新闻还是蛮多的,个人也是为了明白自己买的那十几份保险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来到保险公司上班,陆陆续续的学习了一年多了,终于略知一二了,知道了那些应该买,那些靠后买,谁最应该买,现在才明白那些所谓的负面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我不像那些业务员一样疯狂的去推荐,我只把最好的,客户利益最大化的介绍给客户,无所谓赚钱,其实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送出的是一份保障,不是工资的追求。客户如实告知,代理人如实介绍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赔环节!

是的,寿险已经迎来拐点!

是的,整个保险行业1月份保费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是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率仍较高,说明我们行业的增长空间还有很大的提高!已经不像往年那样粗糙,越来越精细

这个说法就有问题,寿险行业回暖,并不是拐点。我国经济L筑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现在在底部震荡,大的经济环境有所回暖。但是距离拐点,实在有距离。这是经济大环境层面。

保险行业也代表国家政策方向,现在国家大力发展保险,也是经济投资多元化的表现。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更全面。

高质量的发展,并不一味追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