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在ESPN体育频道播放了名为Be Water的纪录片《30对30》第四季第七集。

《Be Water》是李小龙经典讲义中的一段话,出自电视剧《盲僧追凶》。

对于想练武的人来说,要明确空自己的思想。它们像水一样看不见,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也能流动和冲击,创造出最大的破坏力。

而引申到生活中的哲学,就是人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品质来适应周围的环境,从而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

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被环境同化,而应该努力靠自己去改变环境和社会。

这是李小龙可怜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人生哲学。

纪录片《若水》展现了身处六七十年代歧视横行的美国的李小龙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仅仅通过一批稀有的档案和当事人的口头陈述,影响和改变了西方人对黄种人的看法。

01、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是上世纪40年代著名的粤剧演员。

1940年,李海泉带着怀孕的妻子何爱瑜在美国纽约州旅游,并于当年11月27日在加州三藩市生下李小龙,因此一出生就是美国公民。

李小龙的母亲何爱瑜是香港四大家族之首何启东同父异母的买办何甘棠的养女。

何爱瑜本人就是欧亚混血儿。她的生母,李小龙的奶奶,原本是生活在旧上海的英国人。何爱瑜自幼被何甘棠的情妇张琼仙收养。

所以李小龙有1/4欧洲血统,和何东家族也有一些亲戚关系。刚刚去世的赌王何鸿燊是李小龙的表弟。

终其一生,李小龙从来没有炫耀过,也没有因此获得任何利益。反而因为血统不纯,从小就被周围的人排挤。

甚至在被同学发现血统不纯后,还被叶问大师禁止上咏春的正式课程。

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消除种族隔阂,促进世界和谐的想法。

在美国留学后,他致力于将中国的功夫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能从东方学到功夫和哲学。

02、

1959年4月29日,

带着父亲给他的100美元,李小龙在晚上10点乘坐油轮,独自离开香港前往美国。在船靠岸的那天,这100美元刚刚花完。

在写给朋友霍金斯的信中,他自豪地说:“从我踏上这个国家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花过我父亲的一分钱。”

1960年的美国,种族冲突尖锐,黑人平权运动风起云涌。

比李小龙小两岁的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因为在闹市区的餐馆里不受尊重,把自己刚刚获得的奥运金牌扔进了海里。

亚裔遭受的歧视和不公比美国黑人遭受的还要严重。

因为二战,日本人处处被冷落;早在1882年就通过的《排华法案》,使得华人被视为弱势族群,处处受到歧视。

李小龙一踏上这片土地,就深深感受到了来自白人社会的冷淡和敌意。

曾经自信满满的李小龙几乎不知所措。

然而,他天生的倔强和不屈不挠的性格使他选择了面对困难。

他决定开办“甄凡国美术馆”,吸引不同民族的学生;

同时,他去各种公共场所,结交不同种族的朋友,改变西方人对中国人固有的偏见。

李小龙因其谦逊有礼、自信乐观的独特气质,很快获得了来自外国的友谊,不同肤色的学生聚集在武馆里。

那时候他的梦想很幼稚,希望能在全美开一所自己的武馆。

但一次偶然接触好莱坞,让他意识到宣传自己武功更好的方式是通过影视作品。

03、

在1964年,

李小龙受邀在长滩国际空掌上锦标赛上表演。好莱坞著名发型师杰伊·瑟布林注意到了他的现场表演,并把他介绍给了制片人威廉·多兹尔。

一年后,李小龙接受了《陈查理长子》的试镜,并获得了出演《青蜂侠》的机会。

这部1966年的连续剧共有26集。从一份内部工资表可以看出,男二李小龙的收入只有450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1107元),是整个剧集中最低的,甚至还不到白人跑龙套的一半。

李小龙饰演加藤,青蜂侠的司机兼助理。加藤被设定为没有台词,只负责战斗的日本人。

但在李小龙的努力下,加藤这个角色被注入了独特的活力,李小龙的全球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可惜因为青蜂侠这个角色塑造的不好,电视剧播出后表现平平,只播了一季就被砍了。

但加藤的人气还是给了李小龙一些信心,他也希望借此机会再次寻求与华纳的合作,进而实现自己弘扬武侠的愿景。

不久后,他将剧本《无声的萧》卖给了华纳公司。

本来就看不起李小龙的华纳,在口碑失利后,态度上更加嘲讽。他们不相信一张中国脸能撑起一部影视剧,他们甚至对李小龙的理想和抱负嗤之以鼻。

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李小龙不得不离开,双方不欢而散。

此后,李小龙回归教练身份,继续专注于武术领域。他也时不时参与一些好莱坞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但大多是客串。他仍然在好莱坞坐冷板凳。

04、

1971年,受够了好莱坞的冷漠,李小龙决定回香港发展。

这时,刚刚成立嘉禾影业的邹文怀向李小龙发出了合作邀请。李小龙被邹文怀的真诚打动,一口气和他签了四部电影。

同年,李小龙回到香港,出演电影《唐山大兄》和《精武门》。

七十年代初,腐败的港英政府与香港人的矛盾达到了临界点。《唐山大兄》和《精武门》所宣扬的民族精神,与香港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不谋而合。

这两部电影的连续上映创下了香港票房新纪录。

一年后,李小龙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再次打破这一票房纪录。

不仅如此,全球上映的《猛龙过江》更是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功夫片热潮。

这一次,连好莱坞都不敢忽视李小龙的存在。华纳主动联系他,希望修复两人的友谊,寻求拍摄合作。

于是嘉禾与华纳合作,首次推出由中国影星主演的好莱坞电影《龙争虎斗》。

《猛龙过江》由好莱坞编剧迈克尔·阿林编剧。不过李小龙在影片中倾注了很多武侠的想法。片名与洪金宝一较高下,甚至演示了现代综合格斗的全过程,并提出了压制取胜的规则。

后来,UFC终极格斗CEO白大拿根据李小龙的格斗理念修改了MMA规则,并尊称李小龙为MMA之父。这部电影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不幸的是,李小龙在电影上映前的1973年7月20日突然去世。

他身后留下了太多未完成的心愿,却在死时被卷入花边新闻,令人回味,也令人心酸。

同时,他的去世也让嘉禾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混乱,失去了旗舰王牌,公司未来命运不明。

但聪明的嘉禾也想到了弥补公司损失的“妙招”,因为李小龙去世时还欠嘉禾两部电影合约,他们可以用“遗作”的名义,将这两部电影合约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基本材料之一已经有了。李小龙去世前夕,为新片《死亡游戏》拍摄了许多动作戏,这些珍贵的镜头也被封存在嘉禾的仓库里。

于是嘉禾找了一个美国导演写了一个新剧本,充分利用了这些形象,又找了body double补了一个新镜头,于是一部李小龙主演的遗作《死亡游戏》诞生了,也赚了344万港币的票房。

对于另一部电影合约,嘉禾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

第一,我写了一个剧本,李小龙出场不久就被“杀死”,他的弟弟为他报仇。然后,我剪辑了一些之前嘉禾版权的李小龙电影中的删节镜头,把故事的前半部分和李小龙拼凑在一起。

恰好李小龙的葬礼有真实的画面,可以融入到影片中,足够真实。只要让一个演员完成剩下的复仇剧,就完成了,于是又一部由李小龙主演的代表作《死亡之塔》诞生了。

但《死亡塔》在李小龙去世8年后上映,观众自然不买账。最终该片票房仅收195万元,结局惨淡。

05、

虽然32岁(不到33岁)就去世了,但李小龙在世人眼中留下了自信、谦虚、真诚、勇敢、正直、热爱的中国形象。

他的“若水”哲学思想不仅渗透着功夫的概念,而且跨越了功夫和武术,影响着各个领域崇拜者的思维模式。

这些思想都保存在他留下的作品里,等待着每一个后来者去探索。

有人说李小龙在美国很有名,但我们国家很多人只把他当功夫明星。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读过他的书,没有真正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