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1984)

这是春晚的第一个小品。吃面,名副其实的春晚小品。

据说在排练的时候,陈佩斯在表演中途突然发现现场一片寂静,以为是效果没出来。结果往台下一看,好多人都是席地而坐。

原来因为太搞笑了,工作人员笑得都要坐地上了。

2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散文《羊肉串》(1986)

讲真,现在想起陈佩斯吃羊肉串的场景,能激起吃货们的嘴馋。

陈佩斯蹩脚的新疆口音,和孜然、辣椒面一样,成了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国》。

该小品播出后,掀起了街头小贩争相模仿陈佩斯服装的热潮。

宋丹丹小品《懒人相亲》(1989)

这是宋丹丹在春晚的第一个小品。

“我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到目前为止,这是一条热线。不同的是,时代变了。30年后,大龄女青年越来越老。

赵本山小品《相亲》(1990)

这一次,是赵本山第一次上春晚,开始了21年的征程。

又是相亲的话题。不同的是,这一次,视角是老年人。两位老人以为自己在和年幼的孩子约会,却没有想到他们有自己的命运。

赵和巩汉林的小品《这么挤》(1995)

当然,当我想到速写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赵。

这张95年的小品,是赵老师在春晚舞台上的巅峰之作。

小品结束,赵老师跳完了舞,最后单膝跪地。之前她晃了两下膝盖,观众都会笑,以为是设计好的效果。

其实赵老师腿部受伤,不小心摔了一跤。回头一看,发现当时巩汉林也在伸手帮忙,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每次再看,还是会痛。

赵和巩汉林的小品《打工奇遇记》(1996)

这个小品还是讽刺的风格,嘲讽当时的无良商人。

在小品中,赵的改编版《走四方》风靡全国。

表演中,赵老师还挥毫自如地写下了“货真价实”四个书法大字,娴熟的笔法让很多人惊叹不已。

其实赵老师是小学戏剧出身,只是不识字。这幅书法是为了节目效果,经过几个月的刻苦练习特意写的。

春晚有很多好的小品,笑点太多了。他们让很多人期待春晚。

我认为最好的一部是赵的《打工历险记》。我不止一次嘲笑它。

经典的春晚小品是一代人的回忆。真的很甜!